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
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
---------------
今年以来,最受人关注的事情莫过于新冠肺炎疫情了。中国以巨大的牺牲,阻击病毒的扩散。今天,我们有效遏制了疫情,经济在重启,生活在恢复。
对抗疫的艰苦程度,我有切身体会。从2月15日到3月31日,我在武汉参加抗疫报道,在那里工作了45天。在疫情的暴风眼,我见证并记录了惊心动魄的疫情阻击战。
2月中旬,在武汉抗疫最胶着的时候,报社决定向武汉一线增派报道力量。2月13日,报社领导询问我是否能去武汉。讲真,我有点紧张。那时候,社交媒体上传播的很多是令人绝望的消息,病毒仿佛恶魔,恐惧笼罩着人心。
但我最终还是决定领受这个任务。作为记者,如此重大的新闻现场,在职业生涯中可遇不可求,错过了会有遗憾。更重要的是,真实、准确、有公信力的报道,在当时还很稀缺,武汉需要记者,公众需要有效的信息。
2月15日,我乘坐高铁抵达武汉。在汉口站,火车的车门只为两个人而开,一位是从外地返回武汉的社区干部,另一位是我。那天武汉大雪纷飞,街道上空荡荡的。偶尔遇见的车子,不是警车就是救护车,恍如世界末日。
到了武汉之后,我首先前往华西医院医疗队驻地拜访了医疗队领队、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教授。那时候,确诊人数、死亡人数不断增加,疫情令人绝望。人们很想知道,人类究竟能否降住新冠肺炎病毒,医务人员能在多大程度上拯救患者的生命。康焰团队收治了病情最重的患者,我希望从他那里得到点信息。
康焰披露的情况令人欣慰。通过专业、有序的救治,在到达武汉的前10天时间里,那个重症病区128名重症患者中有61人转为轻症。通过集中力量救治有死亡风险的病人,病亡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采访结束后,已经在武汉工作了一段时间的我的同事王嘉兴感到很振奋,他说:听了那么多坏消息,真的太需要专业人士讲点好消息了。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很快刊发了报道《我们怎样降低死亡率》。很多网友受到鼓舞,一位网友说:“我们会迎来最终的胜利,就在眼前了!”这是新闻的力量,它给人信心。
对处在新闻现场的记者来说,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记录重大历史事件中稍纵即逝的珍贵瞬间。国家所经历的这些都是将来的历史,而新闻是历史的底稿。作为记者,要做好这场记录,这是我们的职责。
我到达武汉之后的第一个重大选题是“五个百分之百的决战”,简而言之,当时的武汉要把该检测的检测了、该隔离的隔离了、该收治的收治了等等。这些工作在今天看来不是什么难事,但在2月中旬的武汉,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那段时间,我在武汉市见到了许多忙碌的街道和社区干部,他们要为困在家中的居民代购蔬菜、日用品等物资,要为不同用药需求的居民代购药品,还要转运那些疑似感染的病患,做这些都是需要勇气的。
我采访过的一位街道党工委书记,在医务人员不足时,自己开着电瓶车把辖区的新冠肺炎患者送到医院就诊。他同时要求自己的部下“个个都要做医务人员的替补”,“不找任何理由”。
在与疫情的肉搏战中,一线医务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武汉当地还有多位医务人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殉职,他们中有的是90后。
刚到武汉不久,我连续写了两位90后医生殉职的报道,一位是刚当妈妈的夏思思,一位是结婚请柬都还没来得及送出去的彭银华。他们工作在抗疫最前线,同时也是普通人。
还有很多普通人在抗疫需要的时候,默默地出着力。当整座城市一片寂静,还有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青年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在坚守岗位,保障城市最基本的运行。
在经济需要加速重启的时候,很多人逆行回到还没解封的武汉,打开车间、启动设备、加紧生产。
当然,从1月23日封城到4月8日解封,900万武汉市民留在家中,没有出门。他们的坚守,也是为这座城市的抗疫作奉献。
很难说清楚谁是这场疫情阻击战的主力,因为各行各业的很多人都在出力,中国今天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果,也都和他们相关。我们在新闻里看到的是他们当中的少数,但每一个普通人的付出,都值得铭记。
王鑫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