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一缕阳光穿破云雾照耀在喀喇昆仑之巅的天文点哨卡上,下了一夜的雪终于停了。环山驻扎的新疆军区总医院医疗队高原宿营区银装素裹,野战救护车上的红十字分外醒目。
10月26日清晨,军医魏玉英陪护着患者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看着病人各项生理检测数值逐渐恢复正常,她强忍高原反应抓紧吸了几口氧。
急诊、收容、手术、医疗保障……这就是医疗队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自5月份以来,新疆军区总医院先后派出30多名医护人员前往海拔5000多米的天文点边防连及其周边驻训部队巡诊,他们战严寒、抗缺氧,用医者仁心温暖了喀喇昆仑高原。
“快救人啊”
“如果后送,可能因耽误手术时间导致肠坏死”“准备时间越短,战士出现肠坏死的可能性就越小……”上高原巡诊第二周,医疗队就遇到特情:某团一名战士急性腹痛,经初步检查为肠梗阻,必须紧急手术。
“通知手术组,在全麻条件下实施手术。”在指挥组统一协调下,医疗队迅速进行扩大会诊并研究确定救治方案。
完善生命体征监测、气道困难程序化处理、手术设备检测……麻醉科军医赵涛高原医疗经验丰富,他专门为这名年轻战士制定了详细的气道困难程序化处理预案和循环系统衰竭应对措施。
“在平原地区进行这类麻醉很平常,但在高原环境下难度就变大了,必须确保战士的生命安全。”赵涛说。
今年夏天,医院重症监护室副主任魏玉英援鄂凯旋第三天,就收到赴高原保障驻训的通知。短暂休整后,她再度出征。
初次踏上某团驻天文点营区,魏玉英看到,长期驻守在高原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让战士们大多脸色黝黑,有的因紫外线灼烧脸上已脱皮,不少人嘴唇发紫、指甲凹陷,手指食指、中指关节处都有皲裂。
“这都是年轻娃娃的手啊!”看着一张张稚气未脱的面孔,魏玉英心里充满怜爱与敬意。从“国际军事比赛”赛场卫勤保障到驰援湖北抗疫一线,再到海拔5000多米的雪域高原巡诊,她都冲锋在一线,但“生命禁区”的巡诊经历让她感触最深。
“快救人啊!”不久前的一个晚上,几名战士抬着一副担架冲进医疗队高原巡诊宿营区,上气不接下气地呼喊着。
高原反应正头痛欲裂的魏玉英一把扯掉氧气管,抓起听诊器招呼护士就冲了过去。病床上躺着的上尉军官脸色发青、意识模糊,氧饱和度只有50%多。检查结果显示,这名年轻军官患上高原肺水肿伴脑水肿,病情十分严重。
“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甘露醇快速静滴、导尿……”经过全医疗小分队3个多小时紧张抢救,患者终于脱离生命危险,被后送接受进一步治疗,这时魏玉英才松了一口气。护送患者的部队官兵得知战友转危为安,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巡诊医疗队就像‘救火队’”
如果用红线在地图上勾勒出医疗队员高原巡诊的足迹,就会发现,红线已经织成了一张密密的网。
有一次,医疗队到海拔5300多米的某点位巡诊。途中遇到一名战士在路边焦急地挥手拦车,队员们迅速停车,原来是物资车上的驾驶员出现了严重高原反应。
“病人当时血氧饱和度很低,已经进入嗜睡状态。”心肾内科护师刘焕英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如果晚救半小时,这名驾驶员就有生命危险。”
医疗队军医们高原巡诊经验丰富,很熟悉急性肺水肿、脑水肿症状,但他们从未见过患者出现那么低的血氧饱和度。高原戈壁滩上,沙尘漫卷,寒风呼啸,4名年轻军医下车齐心协力将病人抬上救护车。
集中会诊、协作救治,值班医生和护士轮班守护……经过全队医护人员的努力,病人血氧饱和度逐渐回升,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国庆节那天,医疗队员们开了个简单的联欢会。为不影响第二天巡诊,“医疗队庆国庆主题晚会”下午6点就早早开始了。队员们既当演员又当观众,整个巡诊点都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
“有突发情况!”晚会开始没多久,急诊组一名值班医生跑到举行晚会的帐篷里大声呼喊,“两名战士在巡逻中意外摔伤了!”
几名医务人员迅速携带急救器材、药品赶往医疗区。躺在病床上的受伤战士仍有意识,询问症状,只是说“浑身疼痛”。
医疗队员迅速展开抢救,这时却发现X线车主板巡诊过程中不知何时被颠簸坏了。他们赶紧取出便携式X光机,但它只能像照相机一样用三脚架悬在病人上方,需要医护人员搬动病人体位进行扫描。
骨盆、腰椎、胸椎、脊椎、双侧肩关节……半个小时时间,他们给伤员拍了十几张片子。“因为便携式X光机的线拉不了太远,放射技师郭鑫穿着铅衣就站在X光机跟前操作机器。”新疆军区总医院政治工作部主任赵红旗回忆当时的情景说。
经过检查,两名受伤战士都是右侧肋骨骨折。经固定处理后,医疗队连夜将他们下送到低海拔地区进行手术。
“巡诊医疗队就像‘救火队’,总是24小时待命。”骨科医生叶斯波难忘在高原上做的那台手术。一次巡诊任务中,他们接收了一名从高原驻训场送来的锁骨骨折病号。
几名骨科医生会诊后一致认为,“受伤战士的锁骨移位很明显,如果畸形愈合锁骨将出现较大错位,必须通过手术进行矫正”。
那段时间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期,患者无法及时下送至市区医院,只能在高原医疗站进行骨科内固定手术。对于一台骨科手术来说,除去钢板、螺钉、配套的电钻等必需器材,最重要的是消毒,钢板消毒需要达到180摄氏度以上。叶斯波说:“幸好上高原时我从医院请领了高温消毒锅,并携带了小到掌骨,大到尺桡骨、股骨等常见的钢板和外固定架。”
“虽然医疗器械带得足,但毕竟没有在海拔那么高的医疗站进行内固定手术的先例,是要担风险的。”作为病人的主管医生,叶斯波主动提议,组织全医疗站专家对患者进行一次扩大会诊。通过分析心肺、血液等检查结果,大家一致认为,“没有明显的手术禁忌症”。本着为战士的健康负责,叶斯波决定为患者进行内固定手术。
得益于全医疗队的通力配合,手术非常顺利。由于高原缺氧,叶斯波担心术后伤口、骨骼愈合较困难,他又专门为这名战士制定了防感染专项恢复方案。
小战士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都把自己的‘家伙事’带齐!”每次巡诊出发前,医疗队队长王广军都不忘提醒大家,“巡诊不带仪器,只发药是不行的,用专业的设备给战士们做一下检查,能让他们心里更踏实。”
军医王坤是一名超声诊断学博士,他每次巡诊都要背上两套仪器:便携式心脏彩超机和心电图仪。“要更加准确地诊断高原性心脏病及其并发症,不懂心电图是不行的。”这次上高原的队员中最初没有心电图诊断医生,王坤果断接手了心电图诊断工作。
有一次,王坤在巡诊中遇到一名心脏时常“一揪一揪不舒服”的战士,“他连续在高原上看过几位医生,总感觉不托底。”王坤用心电图仪为他做完诊断,看到心电图上的数据战士终于相信了,“原来症状是睡眠不足导致的”。
医疗队在高海拔地区巡诊,除了看病发药,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普及高原病防治知识,为驻训官兵开展心理疏导。
医生赵涛的文件夹里收藏着一张小纸条,上面是一名高原驻训战士工工整整写下的感谢医疗队员的一段话。
赵涛记得,那是一次例行巡诊。心理疏导小分队队长张楠问诊时,一名老班长带着一个瘦瘦的小战士来找她。小战士不到20岁,“原本挺乐观开朗的,最近突然有些闷闷不乐,饭量都小了,担心出现心理问题,特意带他过来看一下医生。”老班长说。
张楠专门把小战士邀请进隔壁无人的帐篷进行一对一谈心。20多分钟后,她就了解到了事情原委。原来,小战士前几天打电话时得知,父亲在老家生病住院了,家里就他一个孩子,他很担心父亲的身体,又怕跟班长说了给连队添麻烦,所以一直藏在心里。
“包给我了!” 张楠医生随即答应他,“我会尽快联系山下医院里的专家,帮忙关注你父亲的病情,直到他康复出院。”听到这话,小战士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得知小战士喜欢喝奶茶,细心的护士长徐英利用他们谈心的间隙,赶紧在帐篷的火炉上熬了一杯自制的“高原奶茶”。谈心一结束,就趁热端给了他。
离开医疗队时,小战士偷偷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下一段话:“有人在这里治疗身病,有人治疗心病,二者都要感谢你们,请原谅我的唐突、冒失,向伟大的医务工作者致敬!——一个坚守高原的战士。”
黄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