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培养出李娜的中国网球“国际战略”有了升级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慈鑫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12月15日   04 版)

    8月24日,山东日照,2020中国网球巡回赛日照站次日,中国女子网球著名选手王蔷(右)在训练结束之后。视觉中国供图

    2020中国网球巡回赛(以下简称“中网巡”)近日落下帷幕,在今年这个国际网球赛事因新冠肺炎疫情一度停摆、运动员的国际旅行面对诸多不便的年份,新创立的中网巡为中国网球选手提供了宝贵的赛事平台,使这项赛事的诞生显得恰逢其时。其实,中国网球协会酝酿创办中巡赛跟今年的疫情并无关系,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网球协会副主席黄玮近日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介绍了中巡赛创办的背景:国内网球赛事稀缺、业余网球赛事不规范、职业网球赛事缺少中国话语权。如果说始自本世纪初的中国网球“国际战略”成就了中国网球的成绩突破(夺得奥运金牌和李娜成为大满贯单打冠军),那么,中国网球的进一步发展则需要“国际战略”适时地升级为国内、国际两手抓。

    中国网球的“国际战略”,是指中国网球国家队为国内优秀的网球运动员参加国际赛事创造条件,集中人力、物力确保国内优秀选手可以长期在国外参赛。对于网球这样一项高度职业化、国际化的运动来说,“国际战略”使得中国优秀网球选手可以像国外职业网球选手一样频繁参加国际赛事,加快提升自身实力。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金的李婷、孙甜甜到后来两夺大满贯女单冠军的李娜,以及郑洁、晏紫、彭帅、张帅等中国女网金花,都是“国际战略”的受益者。不过,“国际战略”只能保证极少一部分国内优秀网球选手走向国际赛场,是打造金字塔塔尖的精英工程。随着网球在中国逐步从一项冷门运动变为主流体育项目,国内网球人才的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国际战略”所能提供的国际参赛机会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网球人才对高质量赛事的需求,这就日渐凸显出黄玮所说的“国内网球赛事稀缺”的问题。

    作为中国网球新一代的年轻球员,刚刚被美国一所大学录取的朱铭芳对国内外网球赛事环境的差异有着切身感受,朱铭芳的父亲朱宝军一路陪伴女儿在网球道路上成长,他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国内有质量保证的网球赛事确实太少,2018年,朱铭芳在国内仅参加了全国网球团体赛和青年团体赛两项赛事,此两项赛事加上全国锦标赛,基本上就是国内网球赛事的全部。而朱铭芳之后在美国进行为期3个月的训练时,几乎每周都有适合的赛事可以参加。朱宝军表示,从网球运动员的培养来说,像女儿这样的青少年选手一年至少应该参加10次以上有质量保证的赛事,国内已有的网球赛事显然达不到这个数量。

    除了国内有质量保证的网球赛事稀缺,为数不少的业余网球赛事又存在不够规范的问题。一方面是国内由企业、个人、地方网球协会组织举办的业余网球赛事五花八门,但是不成体系,另一方面,这些赛事的裁判水平、办赛质量等也缺乏指导、监督,使得这些赛事很难与国际网球赛事衔接起来。

    目前,国内省级网球专业队的运动员大约有300多人,但是具备参加ITF和ATP挑战赛(即最低级别的国际网球赛事)实力的运动员,总共也就三四十人,也就是说,国内绝大多数的专业网球运动员是参加不了国际网球赛事的,如果国内再没有相应的赛事可以提供给这些运动员,他们一年下来就只有两三项比赛可以参加,或者只能去打业余比赛。

    中国网球的“国际战略”已经证明,只有保证高频率、有质量的参赛,网球运动员的水平才能提高。但在“国际战略”推行多年之后,中国网球的绝大多数运动员实际上仍像“国际战略”推行前一样,依然受困于有质量保证的赛事严重不足。

    同时,中国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网球运动员都推向国外,让他们在国外从最低级别的赛事打起。朱宝军介绍,如果是世界排名在150位之外的选手,都很难依靠赛事奖金负担在国外参赛的费用。这意味着,除非得到国家支持、有特定的赞助商或家庭有极强的经济实力,否则,绝大多数中国网球运动员都不可能在成长阶段就开始频繁出国参赛。

    但是国内的网球赛事体系始终是一个空白,这是中国网球协会酝酿了两年时间要推出中网巡的一个主要原因。

    从今年中网巡的举办情况看,从8月以来,共在12个城市进行了14站比赛,其中包括主要面向职业和高水平运动员的3站CTA800级别、3站CTA1000级别和1站总决赛,以及面向业余运动员的2站CTA200和5站CTA500级别比赛。疫情之下,包括王蔷、韩馨蕴、王雅繁在内的多名中国女子网球名将都参加了今年的中网巡。

    除了致力于打造国内网球赛事体系,黄玮表示,打造中网巡的另一个考虑是提升中国在职业网球赛事领域的话语权。

    近20年来,随着网球在中国的走热和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希望借助网球这项国际化运动提升城市的国际化形象,ATP(男子职业网球协会)和WTA(女子职业网球协会)旗下的职业网球赛事不断在中国城市落地,为此,中国的这些城市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如果中国有一项自己的国际网球赛事,也可以给中国城市更多的网球办赛选择。黄玮表示,中网巡作为中国掌握IP的网球赛事,不仅为中国运动员提供了国内赛事平台,也向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网球选手敞开大门,将发挥中国体育走出去的“体育外交”作用。

    高举“国际战略”的中国网球,在过去20年里实现了一个个历史性突破,黄玮认为,接下来,中国网球将以赛事为核心,“纲举目张,赛事是纲,赛事拎起来后,其他就都能发展起来”。黄玮表示,“大家说,中国网球要抓后备人才、提高教练水平、推广网球文化,还要抓网球运动的群众普及,要让网球进校园,等等,但是所有这些工作应该从哪个地方突破呢?那就是赛事,按下赛事的按钮,这些工作就都运转起来了”。

    本报北京12月14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慈鑫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12月15日 04 版

当霹雳舞从街头走进高校
培养出李娜的中国网球“国际战略”有了升级版
中国职业篮球步入数据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