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度过最后一个冬天,我的博士生涯也即将结束。求职、投简历期间,我发现不少基础科学专业的朋友都选择了“跨界”找工作:化学专业的同学转行进入行业咨询公司;学生物的同学做起了证券咨询;本科学习数学专业的朋友在读了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后,最终进入了某互联网“大厂”……
一些朋友放弃专业研究,虽然心有不舍,却也是多方面衡量后的选择。基础科学研究本来就是又苦又累的“冷板凳”工作,与之相比,不少年轻人都更青睐收入更高、环境更好、更有活力的互联网工作。而且我发现,由于基础学科学生就业面较窄,很多人在选专业时就会避开基础学科,转而选择大数据、计算机等更加热门、前景更好的专业。
同时,基础学科领域的评价体系也有待改善。与应用科学不同,很多基础学科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出成果,有时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不断研究和投入。而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对成果的快速产出要求很高,导致目前不少科研成果局限于表层研究,不利于基础学科重大问题的解决。此外,由于基础学科评价体系以SCI论文发表为重点,使得基础学科领域的成果转化率不高,大多数研究都仅仅停留于纸面,难以解决工程实践中的问题。这些现实问题,都成为年轻人坚守基础研究的障碍。
基础研究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历史上的伟大发明和创造,均离不开在相应领域的深厚基础研究。从蒸汽机的使用,到交流电的大规模应用,离不开物理学家在动力学以及电磁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化学、材料学以及物理学的结合,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业化生产开辟了道路;现代生活中,作为清洁能源的核能的大规模应用也离不开科学家们在原子物理学领域的深厚研究。可以说,没有近两个世纪以来的基础研究,就没有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从“嫦娥”奔向月球,到“蛟龙”潜入深海,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工程实力日新月异地发展和进步。在日常生活中,高铁出行、一键约车、网上点外卖等新兴模式,也让我们不断感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便捷。但需要认识到,这些创新大多集中在科技应用层面。在基础研究方面,中国需要追赶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其实,在基础科研领域,年轻科研工作者更容易做出革命性和开创性的成果。纵观近现代历史,不少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在年轻时代就已经做出了开创性及革命性的成果。比如,爱因斯坦在26岁就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海森堡在24岁建立起了矩阵力学,并提出不确定性原理及矩阵理论。这与青年时代思维更加活跃,较少被保守思想桎梏,更容易突破旧思想的束缚密切相关。基础研究,更需要开创性的思维和丰富的创造力。
“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
对此,防止基础领域的人才流失,鼓励更多年轻人去做基础科学研究,应成为重点。一方面,需要改变现有评价体系,建立起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双向评价机制,改变单一的“唯论文论”评价方式,加大对基础科研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中科院研究员袁亚湘就曾指出,除了论文,应更加看重研究工作在本领域的学术影响和同行专家的公开意见。
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年轻基础学科科研工作者的薪酬待遇,加强生活保障,为他们提供稳定、舒适的研究环境。基础科学研究离不开浓厚的兴趣,坚持不懈的耐心与好奇,如果年轻科研者们总是为了做项目、拿经费、出成果而忙碌,甚至因为与其他行业收入差距过大而焦虑,便无法塌下心来深入做研究。
从“短平快”的角度来看,基础科学显得有些“无用”。可正如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杰·科恩伯格所言:基础科学在当下并没有即时的应用,但在未来会解决很重要的问题。对国家未来的科技发展而言,让更多年轻人愿意坐“冷板凳”,使他们能够安心做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李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