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12月31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制造什么”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12月31日   T03 版)

    一只医用口罩的厚度只有0.15毫米,却能靠精密的内部构造阻挡新冠病毒。2020年2月,全国每天至少需要5.33亿只口罩,而当时国内最大单日产能只有2000万只,熔喷布更是一米难求。

    中国拥有最丰富的制造业门类,难道要被薄薄的熔喷布“卡了脖子”?

    “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制造什么!”这就是中国制造的使命。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中国企业再次喊出这句口号。于是,口罩、防护服、消毒设备、方舱医院……纷纷投产出炉,为老百姓的生命架起了一道安全防线。

跨界抢产

    2020年2月底,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合成树脂厂临危受命,要火速建设熔喷布生产线,这是口罩的主要用料之一。

    “从化工行业跨行到纺织行业,从0到1。工艺流程不知道,资料没有,设备也没有。”第五届“中国制造日”网络传播活动现场,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合成树脂厂熔喷布装置主任王兴启回忆当时的场景时说。

    这家成立50年的企业生产以聚丙烯为基础的合成树脂,用作医卫原材料。做口罩,是第一次。

    白天,马达轰鸣;入夜,焊花四溅。600名员工边设计边使用,边安装边培训,边生产边准备。

    24小时里,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合成树脂厂紧急“唤醒”了一条停工多年、产能5吨的生产线,员工们先后探索降解法、氢调法,在聚丙烯装置上直接产出熔喷专用料,使得产能成倍扩大。

    刚投产时,3.2米宽的布幅只能分切出17卷合格的熔喷布,浪费严重。王兴启对切刀进行重新“排队”,十九把切刀都装好,经过四五个小时反复调试,终于抢出了宝贵的1卷熔喷布。每一个3.2米的范围内多分切出1卷,变成18卷合格品。

    投产之后,王兴启和熔喷布装置临时党支部书记刘建新带领团队完成了技术创新20余项,修旧利废8项。“没有临危受命,哪来自主创新。”中石化仪征化纤公司物资采购中心主任华香军说。

与疫情赛跑

    疫情期间,时间就是生命,中国企业与病毒赛跑,创造出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数字。

    上汽通用五菱是全国第一个既生产口罩,也生产口罩机的企业。生产汽车隔音棉的供货商所用的聚丙烯,也是口罩的原料。

    2020年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宣布联合供应商生产口罩;2月8日,首批20万只口罩下线;2月10日,五菱决定自建生产线;2月14日,全自动生产线组装、调试完毕,随后100万只五菱口罩正式交付。它用7天的时间,完成了从零到100万只口罩的交付,又用76小时,自己造出了口罩机。口罩机投产后,上汽通用五菱每天可完成1条全新生产线,产能由日均50万只提升至日均200万只。

    在中国石化,建成第一条口罩生产线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正常的项目工期是按天和按月算,但这次,中国石化学习火神山建设者的精神,以小时计。

    设计、组建、安装,600名员工,24小时交叉作业。3月6日,第一条生产线启动,比原计划提前了48小时。这48小时,意味着多生产12吨的熔喷布,多生产1200万只口罩。5月9日,中石化16条熔喷布生产线全部建成,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熔喷布生产基地。

    际华集团副总经理段银海感慨道,在紧急转产医用防护服的时候,难能可贵的是员工主动加班加点。公司“人倒班机不停”,所有的关键设备24小时运转。

释放创新动能

    应对防疫需要,一系列技术、标准推陈出新。

    疫情时期,中国移动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发的行程卡,如今已成了人们出行离不开的通信保障。周边疫情地图查询、企业复工码等一系列防疫小工具,用到了企业复产、社区管理中;人口流动、地区风险评估报告,用以辅助各级政府部门进行疫情防控的精准施策。

    5G的应用按下快进键。5G+4K新冠肺炎病人转运车成为疑似患者收转环节的重要“通信兵”,必要时指挥部可起动与转运车及医院专家的三方5G远程视频会诊。在车站、学校、园区等人员密集区域,“5G+热成像体温监测”系统充当“侦察兵”和“扫描仪”。

    灭菌环节需要广泛应用新技术,也出台了配套的法规。以往,医用防护服和口罩的灭菌处理通常采用环亚异酶,再对产品表面和内部的化学药品进行释放,这种方法需要7-14天。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叶晓军介绍,采用电子束辐照技术可以在1天之内实现灭菌处理,且无污染、无残留,不含有放射源,灭菌剂量更准确,大大缩短了防护材料从生产到医院的周期。

    这项技术原本主要用于欧美国家,而在我国运用程度仅占到10%左右。疫情初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辐射灭菌应急规范(临时)》,中广核技也参与制定,推动了一次性防护服短期产能的快速释放。

    1月29日,中广核技为医院物资开辟绿色通道,免费除菌,并将该技术运用到医疗废水的处理中。2020年上半年,累计为93家相关单位、超4200万片防疫物资提供灭菌服务;全国首个医院污水应急处理项目也于11月投产运行。

    “人们需要什么,我们就制造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这句口号激励了中国企业制造国人自己的汽车和卫星。

    在第五届“中国制造日”上,许多中央企业在社交媒体上回应了这句口号:“大家都说建医院,我们也当真了。火神山雷神山,只用10多天,还有全国119所应急医院,只要人民需要,何惧险重急难,中国建筑,为人民而生!”“星辰大海,我们也当真!北斗导航,让你无所不至;风云气象,陪你寒来暑往;中星亚太,哪怕高山大海,总要为你点亮永不失联的光芒!航天科技,为人民而生。”

    回顾这一年,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实现经济正增长,这离不开中国制造的抗疫支援和疫后复产。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中国制造还在向上攀登。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12月31日 T03 版

“雷火神山”和它们的硬核“朋友”
“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制造什么”
新能源领跑者比亚迪继续向上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