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1月07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青年说(中国制造日特别版)

力挺中国制造 青年一代期待新一轮“升级红利”

程鸿鹤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1月07日   T07 版)

曹金泽

张钰鹏

邢泽洋

胡婉仪

    第五届“中国制造日”网络传播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步举办以来,致敬时代、致敬“中国制造”的热浪从北京主会场穿越云端涌向四面八方,在众多网民,特别是青年心中燃起乘风破浪、接续奋斗的使命感。

    青年一代既是推动科技创新、实现制造强国的建设者,也是中国制造不断升级的受益人。对于他们来说,中国制造的新一轮升级意味着什么?站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当口,他们对中国制造还有哪些新期待?

    中国制造彰显民族精神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 曹金泽

    在我的记忆中,中国制造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历程。特别是在经过70多年的不断努力后,中国制造的产品不仅全面满足了本国人民的需求,还远销世界各地,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一道靓亮丽风景线。

    在我看来,中国制造不仅包含食品加工、汽车制造、机械化工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产业,同时还有航空航天、生物制造等高精尖技术。更重要的是,中国制造代表着中国人不甘人后的民族精神、不畏挑战的拼搏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我相信,未来中国制造会依托实体产业,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创新、升级。那时候,“Made in China”自然会成为优秀产品的代名词。

让中国制造开上“信息高速路”

中国人民大学电影学专业 张钰鹏

    如今,制造业技术的换代、升级速度越来越快,产品也越来越个性化。面对产品设计、生产流程、企业管理的诸多转型要求,传统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与管理水平愈发重要。要想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推陈出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缺一不可,企业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解决这些课题。

    毫无疑问,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赋能中国制造,在生产方式、销售模式等环节带来一系列新变革。例如,在选购一些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产品时,可以通过定制化的方式,打破标准配置的概念,在汽车生产阶段就选择自己喜爱的配置、颜色。这就满足了年轻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在我看来,中国制造业应该持续推进信息化转型。只有这样,中国制造才能开上“信息高速路”,在创新升级的过程中越来越好。

    摆脱低端印象的中国制造需要重新定义

    同济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 邢泽洋

    众所周知,中国制造这几年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也在全世界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点赞和关注。在我的印象里,中国制造并不是一朝一夕发展起来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一开始,由于技术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中国制造往往给人留下价格低廉的印象。而且当时中国制造主要集中在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低的轻工业产品上,比如衣物、简易器材等。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制造也逐渐向高精尖技术方向发展。尤其是“十三五”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优质产品享誉海外,中国企业以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等优点不断刷新着世界对中国制造的认知。

    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不乏世界顶尖的科技成果。例如2016年落成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作为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为我国今后探测深空提供了设备支持。再如近几年的嫦娥工程、量子通讯、量子计算机等技术,都表明中国制造将不断开拓进取,走向世界,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

    让中国制造“新名片”越擦越亮

    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 胡婉仪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梳理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制造经历了多次转型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中国高铁,已经成为我心中中国制造的代名词。

    无论是全球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京沪高铁“复兴号”,还是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交通保障的京张高铁,抑或是中国按照国铁Ⅰ级标准帮助肯尼亚建设的蒙内铁路,都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制造的高标准、高质量。

    如今,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制造最具全球影响力的“新名片”之一。憧憬未来,我期待更多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助推国家的各项建设,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同时,也让“走出去”的中国品牌更好地造福全世界。

程鸿鹤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1月07日 T07 版

一朵棉花背后的中国制造
力挺中国制造 青年一代期待新一轮“升级红利”
打造“车生活全价值” 广汽本田站上了市场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