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1月0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马上就办”不能变成“马上造假”

马涤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1月08日   02 版)

    “马上就办”竟变成“马上造假”,不是说办不办,就是敷衍着办、假装办……近日,《瞭望新闻周刊》一篇题为《变了味的“马上就办”》的记者调查,再次引发了如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的讨论。

    很多相关讨论都集中在如何使“假马上”转变为“真马上”,认为“马上就办”的重要是“办”,让“假办”变为“真办”。这当然没错,但我认为,更关键的是找出“马上就办”变味的根源。如果只是一次又一次地督促,能够解决形式主义所导致的问题,却解决不了形式主义本身。

    “马上就办”之所以盛行,是因为现实中“不办”现象太多,甚至在某些地方和部门成为常态。为解决这个问题,不少地方没少下功夫、想办法,比如出台工作承诺制,承诺一定期限内必须解决、办完;还有一些地方设置“马上就办办公室”,简称“马上办”,很正规地挂了牌。有些措施一开始确实有效果,也获得了民众的如潮好评,还被媒体作为典型报道宣传。但是,“马上就办”变成“假办”“不办”的情况也随之发生。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曾热闹一时的“马上办”机构,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一些地方“马上办”能不能长期有效,还是要看领导重视程度,并未成为长效机制。

    有的公共部门服务效率低甚至不干事的主要原因,是问责不到位、群众投诉渠道不够畅通。如果监管到位,以“生硬顶”对待群众可能面临被通报、被扣薪甚至调岗降级等后果,即便没有“马上办”,公职人员也会知道“拖着不办”与“马上办”,哪个是更优选择。

    说到这里,问题应该比较清晰了:形式主义、弄虚作假也好,该办不办,承诺“马上办”但一转身就“马上造假”也好,根本原因都是监督不到位。形式主义为何成为顽症也就有了答案:它主要是脱离监督的产物。

    有人会问,现实中不少的形式主义现象,不就是在领导、监管者眼皮底下发生的吗?事实上,监管者在场与监督在场未必是同一概念。如果监管者也喜欢形式主义,或被形式主义所迷惑,形式主义恐怕难以受到领导的监督。“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如影相随”“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由此,进一步接近了“形式主义从何而来”的答案:形式主义是应对“上有所好”,用来蒙蔽上级的。有一个现象很能说明问题:很多发生在基层的弄虚作假,都是欺上,但不瞒下。比如,为迎接上级检查而组织“群众演员”在领导面前“表演”、山体刷绿漆、遮羞墙等等,群众都知道是假的,是形式主义,但基层干部往往不怕群众质疑,只怕上级领导不满意;而基层形式主义上的各种“假”和“装”,以及“马上就办”的虚假承诺等,基本只有一个目的:让上面满意。

    如果上面只能看到“马上就办”的承诺,看不到“马上造假”的真实一面,结果就是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而群众又奈何不了,基层形式主义的泛滥也就无法避免。

    群众最反感形式主义,也最容易看穿形式主义,以群众监督终结形式主义,显然是一种优解。政府部门工作如何,关键还是需要群众来评判。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宜引入第三方评价主体,把监督权、评判权交给群众,而不是只看上级满不满意。

    在一些基层地方,利益攸关度决定着反形式主义的力度。于一些官员来说,若对形式主义的痛感不是很强烈,但又不得不按上级要求“反”,就为再次陷入形式主义、以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埋下了伏笔。

马涤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1月08日 02 版

帮助不返乡的年轻人安放“乡愁”
只许扫码点餐是对消费者选择权的不尊重
治理水电气暖行业乱收费 国有企业要率先垂范
up主吐槽陈凯歌遭举报 合理批评与人身攻击的界限在哪
“马上就办”不能变成“马上造假”
低温天气“冻”真格 劳动保护也要动真格
遏制网络暴力 公诉不失为一剂良药
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