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1月15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暖评

城市不是一个几百万人一起孤独生活之地

曹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1月15日   05 版)

    前段时间黑龙江一条新闻感动了很多人,人们纷纷感慨“善良遇到善良”。

    黑龙江省鸡西市的一家餐馆面前,一位81岁的拾荒老人一大早在清扫路面积雪的视频,让众多网友泪目。店主李女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是在一次检查视频监控的时候才发现这件事情的,老人帮忙扫雪已经持续了好多天了。这个拾荒老人帮忙扫雪,有可能是因为另外一件事。他平时靠捡塑料瓶子和纸皮为生,常常入不敷出吃不饱饭。李女士是开饭店的,经常会有多余的饭菜,一直以来都会给老人留饭。老人可能觉得无以为报,就用扫雪的方法来报答。

    当善良遇到善良,善良去回报善良,是多么温暖人心的事,善良的人们都会从扫雪的场景中感受到一种如沐春风的暖。其实,这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我更从中看到不同人群的善意互动所形成的一种让整个城市保持着温度的道德生态。拾荒老人和餐饮店主,本来可能是没有交集的两个人、两种身份、两个群体,因为日常的小善良而在城市里有了精神连接。

    也是前段时间,杭州一条新闻被很多媒体点赞。杭州气温持续走低,天城路不少便利店、快餐店等都在门口贴出一张服务单,向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户外工作者敞开大门。这些店铺,有的提供开水、歇脚地,有的专门提供饭菜打折优惠或者热饭服务。有环卫工人说:“心里感到暖和,干活儿也有劲。”

    快餐店、便利店在冬天向环卫工人、外卖小哥敞开大门,这见证了一个城市的温度。善意的传递、善良的感染,形成了一种让城市中的人连在一起的道德生态。

    关于现代城市,一个学者悲观地说,城市是一个几百万人一起孤独生活的地方。这个定义见证了当下城市中人群的疏离感,大家都把自己关在格子和私人“城堡”中,关上门,就是自己的世界,甚至与对门的邻居都老死不相往来。白天因为商业和利益形成的热闹交往,关上门就是孤独。杭州街头的这个温暖现象,是对这个定义的否定,杭州不是一个几百万人一起孤独生活的地方。第一,城市有一种公共精神,让人与人有一种精神纽带。第二,大家相互依赖,不再孤独,是一个生活共同体。快餐店享受到环卫工人提供的清洁卫生,他们觉得有义务为他们提供温暖的休息地。快餐店与外卖小哥连接起了快餐与用户,他们也觉得有义务为小哥提供热水,让他们有抵抗寒冷的地方。

    这种交往产生的心理连接,就像开头那个拾荒老人与餐馆店主的善良相遇一样。在城市社会学家帕克看来,城市人所从事的工作与职业的五花八门是现代城市生活最引人注目却也是最不易被一般人理解的众多景象之一,城市实际上是一种心物机制。帕克看到了五花八门的职业所构建的城市景象,这些职业不是孤立的,而是紧紧勾连在一起,不仅仅是在利益上勾连,在人的精神和道德层面也不可分割,就像杭州快餐店、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的这种友善交往。

    另一个学者用陌生去定义城市:城市是一个陌生人可能在此相遇的居民聚居地。其实,这个学者对城市的定义只说对了一半,杭州给了另一半定义,陌生人能够在此相遇,能够产生联系,仿佛彼此是熟悉的陌生人。打开门,喝上一杯热水,感受空调的温暖,这种善意是会不断传递的,成为一种沉淀下来的文明,让城市生活被向往。

曹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1月15日 05 版

26年,父子两代牺牲在禁毒一线
情暖塞上
你搀扶的样子,像极了亲人
城市不是一个几百万人一起孤独生活之地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