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1月18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播下一颗水族文化的种子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江山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1月18日   06 版)

    2020年9月11日下午,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水尾乡中心校水书兴趣班中,学生正在跟老师朗读水书。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江山/摄

    扫一扫 看视频

    在水尾乡中心校,琅琅读书声从一楼教室传出,发音却和普通话不同——这是一个教授水族传统文字“水书”的兴趣班。在讲台上带领学生大声朗读的,是该校的数学教师韦永亮。

    水尾乡地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是典型的水族聚居区,2017年底全乡总人口938户3359人,其中水族占85.7%。而在水尾乡中心校,几乎全部学生都是水族人。

    在这所大山深处的小学里,学生可以进入水书班、水歌班、水族工艺传承班和水族芦笙队等,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水族文化课程。而在2017年以前,他们并不熟悉这些属于本民族的文化。

    该校现任校长王应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苗族小伙子。2017年,这个90后小伙“误打误撞”被调入这所颇具民族特色的学校担任副校长,如今他已将民族文化兴趣课拓展成该校的一个特色品牌。

    水尾乡中心校是黔东南州唯一一所低龄寄宿制学校,因为山高路远,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孩子从一年级起就开始住校,一个学期只能回家一两次。王应诚观察到,从小开始住校,孩子们养成了沉默坚韧的品质,但是性格较为内向。如何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让孩子们开朗起来,成为教师们的努力方向。

    此前,王应诚跟随时任校长龙安波一同去过浙江、上海一带学习,许多学校都在走“一校一品”的路线,通过种类丰富的兴趣活动课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他们看着也十分羡慕。但他意识到,在这个2019年1月才刚刚通高速公路的小村落,“想推出‘一校一品’,实在是太难了”,不管是从硬件,还是课程设置,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改变。

    但这并没有浇灭两位校长心中的希望之火,虽然无法与那些东部地区学校比肩,但王应诚相信民族文化是他们可以突破的“一块阵地”,“首先让孩子们明白、掌握自己的文化,然后在此基础上,摸索更多的发展。”

    通过入村走访调查,他惊讶地发现,尽管这里是水族聚居区,但民族文化氛围并不浓厚。因为村民大多是早期从外地搬迁而来,乡里的水族文化还只存在于家庭内部,面临着失传的风险。例如最具标志性的“水歌”,只有部分老人会唱,年轻人和小孩大多一窍不通,许多年轻人更是对水族人最引以为傲的文字“水书”知之甚少。

    “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自己的文化自信,以后该怎么发展?”作为一个从小在苗族村寨长大的苗族娃,王应诚不由得感到担忧。

    他转念一想,这也许反而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就让学校成为水族文化传承的基地”。

    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他们模仿“课程超市”的组织模式,在学校里征集水族教师,根据他们的个人所长,开设水书(文字)班、水歌班等兴趣课程。

    每周二和周四下午4点40分,学生放学吃完晚饭,就可以分流到不同班级上兴趣课。为了尽量不影响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学校要求每个孩子一学期只能选择一门兴趣课。尽管如此,依然有一些课程报名人数超过班级容量,想学习的孩子只能等待第二个学期。

    语文教师潘玉进是水尾乡人,从小吹着芦笙长大,他自告奋勇地承担了芦笙课的教学。在音乐教室里,年龄最小的学生只有9岁。“芦笙是水族人喜爱的一种乐器”,他告诉孩子们,“如果把曲子学会了,还能教你们跳舞。”

    在这间20平方米左右的音乐教室里,不仅有芦笙等民族乐器,还有钢琴、架子鼓、吉他等西洋乐器。“我们秉持的一个理念,就是想办法让咱们山里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享受一样的待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王应诚说。

    韦永亮挑起了水书教学的担子。在他的成长经历里,水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水族人办红白喜事,仍须按照水书记载的“水历”推算决定。当他开始承担教学工作后却发现,自己所学的也十分有限,“但孩子们连最简单的字都不认识,如果没有这些课,水书可能会失传。”

    王应诚发现,将民族文化引入校园后,孩子们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他刚到学校时,许多学生非常胆怯,看到老师很害怕,不敢问好。如今,他们不仅大方地向老师问好,上课时也很活跃,在节庆晚会上还会大胆将所学表演给父母看,“精气神有了很大的提升”。

    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有的初中毕业后直接选择进入民族文化传承班,继续深入研究水族文化;有的升入普通高中,这些孩子回来告诉王应诚,即使和从城市来的孩子一起学习,也因为了解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不会感到自卑。

    王应诚的下一个目标,是和水家学会合作,升级基础设施,引进“电子水书”,让孩子们能用更先进的设备学习水族文化。

    据了解,水尾中心校是榕江县6个水族乡中首个将水族文化引进校园的学校。王应诚表示:“我们的任务是启蒙,在他们心里面播下这颗水族文化的种子。”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江山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1月18日 06 版

将民族文化融入特色课堂
大瑶山里的民族兴趣班
播下一颗水族文化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