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1月1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GDP突破100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2.3%

2020年 中国经济“V型”反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1月19日   01 版)

    101万亿元!中国经济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015986亿元,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3%。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感慨道,成绩“来之不易,成之惟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但中国经济已逐渐复苏,走出一条“V型”反弹曲线:2020年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如果把视野放宽到全世界,2020年中国可能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且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占到17%。

    比这些外部指标更引人注意的是,中国经济的内在结构逐渐完善。2020年,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绝对贫困现象历史性消除;人均GDP连续第二年超过1万美元,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总量破百万亿,中国经济如何做到

    去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各国政府施展各种办法,试图稳住经济航向。但从目前结果来看,只有中国真的稳住了,并且交出了一份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GDP比上年增长2.3%,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5%,低于上年涨幅与全年预期目标;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现象历史性消除;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2.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如期实现。

    无论是经济总量、GDP增速等宏观指标,还是就业、失业率和居民收入等微观数据,都显示着这份答卷的分量。

    疫情防控,是2020年中国经济面临的第一大挑战。受疫情影响,许多行业与企业都按下暂停键,一季度GDP增速同比下降6.8%,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经历。

    暂停之后的重启,只是时间问题。去年3月下旬,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4月中旬,规模以上企业开工率超过90%。伴随企业复工复产、各地人员往来流动、大街上车水马龙,中国经济在之后的3个季度走出一条“V型”反弹曲线。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2020年中国经济的实际表现超出预期,三大产业发展保持基本平稳,实体经济稳步恢复,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体现出了巨大韧性。

    有效控制疫情是支撑中国经济稳定恢复的关键。徐洪才指出,一季度需求和供给双双受到巨大冲击,中央政府及时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政策,各级政府围绕“六保六稳”工作,因地制宜,推进各项政策积极落实。不仅减费降税及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让利,还从宏观政策上创新政策工具,直达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将政策落实到位。

    疫情对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的影响最为直接。徐洪才认为,2020年的定向调控扶持政策让中国经济经受住了考验,特别是帮助微观主体渡过难关。同时,对弱势群体、低收入群体消费也提供有效支持。

    开放的双循环

    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了国家政策的灵活性。2020年4月,中央在“六稳”的基础上,提出“六保”任务,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被摆上优先地位。

    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六稳”“六保”落地显效。去年12月,全国25-59岁就业主体人口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7%,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与基层“三保”有关的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扶贫支出分别增长9.8%、9.5%、9.2%。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4%,连续6个月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

    今天公布的经济数据中,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尤其关注就业指标。在他看来,在全年经济增速只有2.3%的情况下,实现1100多万城镇就业增量,“是非常不容易的”。GDP增速比上一年低,但就业数量比上一年还要好,“这更加不容易”。“正是因为我们就业保持了这么高的增长,所以全社会的居民收入和消费才相对稳定。”白景明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内容。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国居民收入增长2.1%。农村居民收入增长3.8%,支持了消费和经济稳步恢复。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尽管受到疫情冲击,2020年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达到54.3%,达到近年来的较高水平。随着我国经济运行稳步恢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度逐季回升。去年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三季度加快3.7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增长拉动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比三季度上升了1.2个百分点。

    “大国一般都是以内需为主,在开放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循环,我们这个比重比美国、日本这些经济大国还要高。”宁吉喆也指出,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需要在开放中更好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

    2020年,外贸增长对中国经济的恢复功不可没。中国企业抓住市场机会扩大出口,全年实现贸易顺差5350.3亿美元,创下近几年的新高。去年12月,中国出口增长18.1%,已连续三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进口增长6.5%,已连续四个月保持增长。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赵萍认为,不论是以国内消费为主的内循环,还是以进出口为代表的外循环,都是开放的循环。“在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当中,我们不仅促进了内需的持续稳步回升,同时也使很多外贸企业抓住了市场机会。”例如,疫情期间,很多国家都严格限制防疫物资的出口,但中国鼓励企业扩大产能,既实现了相关产品出口的增长,也为全球抗疫作出了贡献。

    “时间站在中国这边”

    14亿人口的超大市场迸发出巨大需求,不仅推动本国经济增长,也带动全球经济共同受益。

    世界银行2021年1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活动崩溃的严重程度略轻于此前的预测,主要原因是发达经济体的收缩程度略浅,而中国的复苏更为强劲。

    在这份报告中,世界银行还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7.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月份发布的《中国经济评估及展望》报告,也作出了同样结果的预测。

    国际组织对中国经济前景的看好,源自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有利因素仍在增多。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和潜力,拥有完善的产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还有14亿人的超大市场空间,自我调整能力比较强,能有效应对疫情冲击。

    疫情期间,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催生应用,这也促进了经济的回稳复苏、转型升级。宁吉喆介绍,中国研发投入总量已达到世界第二,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专利申请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我们的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无论是前几年经济下行压力,还是去年疫情冲击,这点都没有改变。”

    坚定“看多”中国,也是全球有识之士的共识。世界头号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在去年12月的一场线上论坛中提出一个观点:疫情期间,中国经济的反弹速度更快,许多优秀企业在这段时期内在中国股市上市,并吸引了大量资本。

    过去一年,众多国际投资者纷纷购入中国资产。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测算,2020年外资净流入A股高达520亿美元(约合3380亿元人民币),其中被动资金流入量仅34亿美元,主动资金流则达480亿美元。

    但达利欧认为,世界对中国的投资仍然相当不足,世界的资金过分投资在美国,而中国等很多市场同样有吸引力。他将继续看好中国,中国市场将在桥水基金的业务中占据“非常有意义”的一部分。他还强调,时间是站在中国这边的,中国可能会做得更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1月19日 01 版

2020年 中国经济“V型”反弹
摆脱贫困 一个也不落下
云南青年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优势凸显
五百多米井下 生命迹象这样被发现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