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家住辽宁省军区鞍山第二干休所的志愿军老战士、二级战斗英雄郑起,每天都会按时收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看着电视上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老人家不禁思绪万千,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炮火纷飞的朝鲜战场釜谷里阵地上。
71年前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年仅19岁的司号员郑起在全连仅剩7人、弹尽粮绝的情况下,面对敌人的猛攻毅然吹响军号指挥战斗,吓得敌军仓皇溃逃。郑起“一把军号退敌兵”的故事被传为美谈,他的那把铜军号作为一级文物,如今保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那是一场前赴后继的战斗。我们不顾一切、不怕牺牲,就是为了把任务完成、把阵地守住!”回忆起当年,89岁的郑起激动地说。
那一天是1951年1月3日,郑起所在的志愿军第39军116师347团7连奉命夺取和守卫釜谷里南山阵地。347团的对手是“联合国军”中的英军第29旅皇家来复枪团,这是一支参加过诺曼底登陆的英军精锐部队。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白发苍苍的郑起依旧清晰地记得当时艰苦激烈的战斗情景:“无数炮弹落下来,树都被打断了,前面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后面的又冲上去。”
英军接连出动了飞机、大炮和坦克,炮火异常猛烈,但7连官兵始终坚守在制高点上,寸步不退。战斗从凌晨持续到第二天上午11时,7连指导员和几名班长相继牺牲,连长厉凤堂也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的厉凤堂将自己的手枪与“把阵地牢牢守住”的任务,一起托付给了郑起。
19岁的郑起临危受命,带领着全连仅剩的十几个人,顽强地打退了敌人一次次猛烈进攻。他们饿了就随手抓一把雪吃,子弹打光了便滚下山坡从敌人的尸体上搜集弹药,继续战斗。
很快,搜集来的弹药也打光了,敌人又发起了第七次进攻。当听到山下再次响起枪声,看着身边仅剩的6位战友,郑起知道,“这次只能拼死一战了”。
“敌人已经冲上来,我们就有什么用什么,哪怕用刺刀、石头也决不能后退!”多年后,坐在辽宁鞍山的家中,郑起依旧记得那一刻死守阵地的悲壮心情。危急关头,他无意中摸到了一直随身携带的军号。
作为司号员,每到冲锋时,郑起总是第一时间跃出战壕,吹响号角。“这是最后一次了,也不能例外。”强忍着满身伤痛,郑起抄起军号,艰难站上被打塌的堑壕,挺起胸膛奋力吹响了冲锋号。
他原本“抱定必死的决心”。没想到,听到志愿军的号声响起,快冲上山顶的英军突然愣住了。短暂几秒后,蜂拥而上的敌人立即掉头飞快向山下逃去。
郑起备感惊喜,他立刻鼓足劲儿,接连吹了3遍。等到军号声停,溃逃的敌军几乎已不见踪影。
“他们听到号声,以为我们的队伍还在,没胆子和我们较量!”这位身经百战的志愿军老兵骄傲地说。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冲锋号响起意味着“勇敢的志愿军要发起战斗,血战到底了”。“这是一场场战斗打出来的结果,我们的血性让敌人闻风丧胆。”郑起说。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战争刚刚打响,郑起与战友们首战云山便一举击溃了号称“王牌师”的美军骑兵第1师。随后的1951年元旦前夕,他们又跟随大部队强渡临津江,直接将抗美援朝的战线推进到三八线附近,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场的局势。7连也由此被授予“临津江突破英雄连”荣誉称号。
郑起记得,12月底的临津江畔寒风凛冽,气温一度达到零下20摄氏度。志愿军官兵毫不犹豫地跳进刺骨的江水中,再上岸时,有人的鞋子和脚冻到了一起,脱都脱不下来。
“淌水的棉裤全冻成冰,一砸邦邦响。团长李刚就用铁棍帮我们敲冰凌,冰敲碎了立刻冲上去战斗。”谈起战场上的经历,郑起热泪盈眶。他熟练地报出一串牺牲战友的名字,随后语调哽咽地说:“我们的战士不怕死,我们的战士真可爱!”
郑起1946年参军,当东北民主联军到家乡征兵时,14岁的郑起想的是“跟着共产党走,过上好日子”。18岁跨过鸭绿江第一批入朝参战时,他发誓要“彻底打败侵略者,保卫难得的好日子,绝不能让老百姓再受苦”。
“不论时代怎么变,我们保家卫国的信念始终不变,不怕苦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要永远传承下去。”如今,年近90的郑起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仍然会每年回到老连队,给年轻官兵讲述当年的故事。
历经多次调整改革,7连现为陆军第79集团军某旅装步5连。5连指导员张国奇记得,2019年他第一次见到郑起,在连队荣誉室里,这位年迈的老人讲到激动处,突然颤巍巍地站起来,高举双手比出一个吹军号的动作,口中哼唱出冲锋号的曲调。
“这是刻在英雄前辈骨子里的记忆,也是我们要传承发扬的血脉。我们会守好他们打下的和平,抗美援朝精神永存!”张国奇坚定地说。
去年,在军事博物馆开展的“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上,郑起那把建立奇功的军号再次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关注。每当旁人问起“一把军号退敌兵”的故事,郑起总是说:“那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志愿军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震慑住了敌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通讯员 海洋 安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