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内环边的、知名度很高的小区曹杨新村,启动了新一轮住房改造签约。改造后,这里几家合用煤卫的情况将得到根本改善,这里的每户居民都将拥有自家独立的厨房间和卫生间。
70年前的1951年,正在紧张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国共产党,一边忙着应对资本家们的各种不配合、不理解,一边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建工人阶级自己的家园——曹杨新村。
工人阶级“向往的生活”
1951年,上海提出“市政建设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的口号,开始建设曹杨新村。1952年,1002户居民搬入了共计48栋楼的曹杨新村,这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工人新村。虽然每户仅三四十平方米,还要3户人家合用一间公共厨房、卫生间,但是能脚踩木地板,还能用上抽水马桶,是当时工人阶级“向往的生活”。
这也成为中国共产党“说话算话”的一个重要表现——要让工人阶级、让人民当家做主。史料显示,曹杨新村建成后,上海又开工建设了“二万户”工人新村,在全市的9个区块内共建成了可容纳2万户居民的住房。这些住房同样被分配给工人居住,是名副其实的“工人新村”。此后,上海又以这些工人新村为蓝本,建设了数十万户的工人新村和其他住房,尽可能地改善了上海市民的住房条件。
“工人新村的建设,使得上海市民特别是工人阶级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同时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水平也相应提高。这使得工人阶级感受到了强烈的翻身感,从而产生了对新政权的认同感。”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党总支副书记、研究员张秀莉说。工人新村的建设,增强了工人阶级建设新上海、新中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够有新的生活。而这对于新政权的稳固来说,尤为重要。”
曹杨新村位于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以北、曹杨路以西。上世纪50年代初,这里还是大片的农田和空地。1951年,上海市政府工作组市政建设小组调查工人居住情况,选址建设工人新村时,在几个备选方案中,选中了这一地区。
这里,有大片农田,征地阻力较小,北接真如镇,南接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可利用土地达3000亩左右,且距离国棉一厂约3.6公里,距离“大自鸣钟”一带工厂也仅4公里。交通便利的同时,又可隔离工厂煤灰烟尘影响,是比较理想的工人居住区域。
1951年5月,工作组作的《普陀区现有工房调查报告》显示,当时普陀地区各行业工人约7万多人,连同家属在内,粗略估计在20万人左右。他们居住的老工房大多年久失修,又因大量搭盖,随时有倒塌的危险;这些工房仿照上海老式里弄石库门房子建造,楼间距小,采光差,终日要点灯;室内非常拥挤、噪杂,一套房内通常要挤进好几对夫妻和孩子,厨房被改成卧室,只能在楼道里烧饭,脏乱不堪。
而关于新建工人住宅的建筑标准,共产党人先后考察了位于普陀区、杨浦区的锦绣里、东京里、南英华里的里弄住宅和几家纺织厂的老工房,提出要在原有水平上提高一步,同时也要考虑到这一住宅模式今后能够推广,建议以“简单、朴素、实用”为原则,附带建筑必需的公共设施和整洁的社区环境。
当时的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负责主持工人住宅的建设工程,强调要统一筹划全市建筑工房的各项工作,有步骤地解决职工住房困难的问题。
“感觉特别有面子”
计划都有了,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荷包空空”的中国共产党拿什么给工人们造房子。根据预算,包括房屋、道路、沟渠、征地拆迁和公共建筑等全部费用,概算为325万元(新币,下同)。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市政建设委员会原拟号召华东纺织管理局带头响应,再争取私营工厂企业投资。但这一计划因华东纺织管理局资金不足,未能落实。
最后采取分流的办法,房屋、公共建筑及室外附属工程,由市财政投资,在公共房屋管理处的公共房屋租金中拨付;城市公用事业的建设费用由各有关单位投资。
曹杨新村第一期工程,于1951年9月开始动工,次年4月全部竣工。整个新村有砖木结构、立帖式2层楼房48幢,167个单元,可分配给1002户人家居住。2层房屋总高度为6米,房屋前后间距13米,为房高的2.17倍,保证了冬季室内有充足的阳光。每户分一大间和一大一小间两种,大间每间净面积约13平方米,小间为5-8平方米。每户均配有简单的抽水马桶,但无洗浴设施(另建有集体公共浴室),灶台和洗衣池为3户合用。
分配单位性质以国营工厂为主,占该批房屋的65%,另有35%的房屋照顾附近规模较大、生产正常的私营工厂。从产业上看,以纺织、五金行业为主,二者占去85%以上的房屋,轻工业、食品、化工行业仅占15%,其他产业暂不予分配。
包括杨富珍、裔式娟在内的114位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代表优先分到了这批住房。1952年6月25日,他们在各厂工人敲锣打鼓的欢送中,乘着十几辆卡车来到曹杨新村。新村里插遍红旗,悬挂着喜字灯笼和“欢迎生产先进者迁入曹杨新村”的横幅。大门一边写着“动脑筋创造发明,积累国家财富”,一边写着“找窍门增产节约,实现幸福生活”。
邵森老人当年作为101军衣厂的劳模,首批入住曹杨新村。在他的印象里,那时候邀请亲戚、朋友过来玩,“感觉特别有面子”。但事实上,后来这个十几平方米的空间里,最多时要挤下他们一家七口人,十分拥挤。
出生于1917年的马宝娣老人在曹杨新村度过了她人生中将近三分之二的时光。她也是因为工作表现优异,而成为首批114位新村居民中的一员。1951年至1953年,她曾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月租在3.2-5.5元之间
首批入住曹杨新村的职工在房租上享有优惠政策,一来是出于曹杨新村的典型示范性质,以此凸显“一切为劳动大众着想”之政治理念,二来也是从当年职工的实际负担能力考虑。按照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处的市场估价,一大一小间的月租要6元,这在当时可以批发价购买40斤普通的粳米。如若按当时工人月平均工资水平50元测算,搬入曹杨新村后,房租一项再加上交通费、水电费(使用抽水马桶用水多)等开销就要花去10元以上,超过月收入的20%,远远高出一般职工家庭的日常开销(房租支出一般占到家庭月收入的3%左右)。
因此,上海市总工会建议压低向入住职工收取的租金,控制在每月2.7元至5.5元之间,差额可由房管处以管理费的名义,向工厂所属的华东纺管局、华东工业部以及私营资本家适当收取。最后确定的月租在3.2-5.5元之间。
曹杨一村总设计师汪定曾介绍,新村的总体布局是依自然地形而设,房屋顺着道路与河流走向呈扇形排列。他回忆:“那时,我们这些欧美归国的建筑师,头脑中一直想的是欧美盛行的‘邻里单位’思想,就是在社区的中心造公共建筑,然后在周边造居民房。”从新村的边缘步行至中心约7-8分钟,中心设立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如合作社、邮局、银行和文化馆等。小菜场和合作社分销店设在新村边缘,便于新村内外的居民采购消费。小学及幼儿园平均分布在新村内,方便儿童就近上学。
1952年6月,曹杨新村即开设了第一家商店——曹杨新村工人消费合作社,当时面积106.5平方米,从业人员49人,年营业额91万元。到1956年,这里除一家综合大门市部外,还有小门市部5家、菜场4家、食堂1家、小吃店4家、热水店1家、理发店3家、洗染店及缝纫工厂各1家,共有职工358人。全年营业额351万元。
在1952年首批居民入住新村庆祝大会上,潘汉年指出:“曹杨新村工人住宅的建造,只是兴建工人住宅的一个开端,政府将继续在沪东、沪西、南市等地建造更多的工房,通过这一工程,为我们将来兴建更多的工人住宅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