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3月18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红旗渠:问渠哪得清如许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潘志贤 实习生 姚敏霞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3月18日   04 版)

    2020年7月13日,河南安阳,航拍红旗渠青年洞。许丛军/视觉中国

    “我骄傲,我是红旗渠建设者的后代。我的祖奶奶李改云在红旗渠工地舍己救人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我……”河南省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五(5)班学生常朕豫讲起红旗渠故事很自豪。如今,在林州市,红旗渠精神走进校园,红旗渠故事在中小学师生中广为流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红旗渠纪念馆郭芳芳讲解说,红旗渠渠水之清,其源头活水是61年前,在“誓把山河重安排”的壮志豪言中,红旗渠的修筑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奋斗壮歌,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一部林县志,满卷荒旱史”“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据史料记载,从1442年到1943年,500年间就有100多个年份出现大旱灾,其中大旱绝收30多次。据统计,在红旗渠修建之前,全县550个行政村中,有307个村人畜吃水困难。

    “咱林县,真苦寒,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得粮不收,雨少旱得籽不见。一年四季忙到头,吃了上碗没下碗。”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员郑林华在《红旗渠精神永不过时》一文中记载了当年林县流传的一首民谣。

    解决林县人民吃水用水难题迫在眉睫。

    1960年2月,太行山上响起开山炮声,拉开林县人民“十万大军战太行”序幕,世世代代盼水的林县人民开启了一场艰苦而伟大的持久战。

    面对红旗渠修建中的种种艰难,林县人民咬紧牙关,“既然愚公能移山,我们修渠有何难,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历时十年,他们真正做到了“誓把山河重安排”,引晋水入豫,劈山凿壁,林县人民世代盼水的愿景终于得以实现。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在艰苦卓绝的修渠征程中,林县共有81位优秀儿女献出宝贵生命,其中25岁以下28人,年龄最小的17岁。在红旗渠咽喉工程中,由300余名青年挑起重担,凿通了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用艰苦奋斗谱写出青年洞的壮美诗篇。

    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是第一个为红旗渠献身的人,也是牺牲的英烈中唯一的外乡人。在修建红旗渠期间,他的母亲和妻子先后离世,他强忍悲痛,继续奋战,直至献出年仅27岁的宝贵生命。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为了林县人民的根本利益,红旗渠决不能半途而废!” 时任林县县委第一书记杨贵说。

    战太行,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干”字当头,在工地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修渠工地上,段与段、营与营、连与连之间互相比赛,涌现出98个标兵连、233个董存瑞标兵班、117个李改云突击队、2472个模范人物,成为完成艰巨任务的骨干力量。

    关于红旗渠工程,有这样一组数据:累计消耗钢材123.5吨,水泥6705吨,炸药2740吨……工程账本中的每一笔账都有整有零、清晰可查。历时十年、投资近7000万元的红旗渠工程,没发生一起挪用修渠资金行为,没有一个党员干部盗用修渠物资,没有一位领导同志为亲属谋取私利。

    在红旗渠纪念馆里,有一个旧炸药箱,箱体的油漆已经开裂,箱盖上的铁环锈迹斑斑。箱子盖内壁贴着一张字条,泛黄斑驳的纸上,“收据”两个字隐约可辨。

    阳春三月,草木吐绿,红旗渠岸边,踏青的游人纷纷在“青年洞”前驻足留影。如今的红旗渠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成为展现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建设祖国的时代窗口。

    从战太行、出太行到富太行、美太行,一代代林州人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红旗渠精神的时代意义和内涵价值。林州市委书记王宝玉表示:“人人讲红旗渠故事,人人传承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更加光彩闪耀!”

    太行山高人为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潘志贤 实习生 姚敏霞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3月18日 04 版

焦裕禄,你是这样的县委书记
红旗渠:问渠哪得清如许
一锤一钎一双手 悬崖峭壁上凿出“人工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