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镇团委,如何发挥基层团组织优势,引领和带动团员青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走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发展之路?
在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杨木川镇团委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近年来,杨木川镇团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升级、教育扶贫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镇党委、政府、团委积极发挥配合协调功能,确保各项工作成果落到实处。
充分利用青年企业家社群资源,发展地域特色产业,就是让老百姓切实获得收益的创新探索之一。
多年来,杨木川镇团委依托党委,积极争取整合资金,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占地100亩、总投资935万元的杨木川镇蓝莓产业扶贫基地,三期工程共建设温室蓝莓大棚30栋、冷冻库一座、育苗棚一座,形成了管理规范、运行良好、效益突出的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区。
2018年,全镇8个村实现经营收益12.57万元,全部告别了“空壳”状态。2020年,基地实现收益56万元,平均每个村实现收益6万元,195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村集体实施二次分配,每人获得收益150元,全镇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共设置扶贫公益岗49个。
杨木川镇团委一方面发展经济助力脱贫,另一方面整合多方公益资源,堵住贫困代际传递的源头。
在团辽宁省委的支持下,通过对接中华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项目在杨木川镇中心小学及村小学得以正常延续实施,为师生节省午餐费用近100万元;结对“呼吸联盟”“青柠檬”等12个公益组织,150名青年志愿者到杨木川镇小学开展科普进校园、少年权益保护等义务服务活动;争取沈阳市青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支持,为镇村学校捐赠2000余册图书,价值5.7万元;开展“99公益日一块做好事”活动,为杨木川镇中心小学募集资金1万余元;协调团辽宁省委希望工程办公室,开展“圆梦大学”活动,资助考上大学的团员。
“打铁还需自身硬”,杨木川镇团委强化自身建设,下设8个团支部,各基层都有健全的班子,组织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班子成员团结、上进、进取。
“我们认真开展了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在团丹东市委和团宽甸县委的部署下,在杨木川镇党委的指导下,严格选人用人标准,着力选优配备团干部队伍。”杨木川镇团委书记毕伟诗说。他介绍,村级团组织在今年2月完成了8个团支部的换届,把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年轻同志选进团委班子,进一步增强团干力量。
不光有得力干将,团镇委还积极夯实团组织活动阵地,创建省级青年活动空间站和志愿者服务站,为团员青年开展活动提供场所,举办科技、文化知识讲座和文体活动。
日常工作中,杨木川镇团委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开展“爱家乡美化环境”活动,先后争取资金200万元,建设青年文化广场4个达2000平方米,管林护林40余万亩,清理河道10公里,清理垃圾200吨,广泛宣传五指分类法。
“通过环境治理,家乡的水绿了,山青了,河里的鱼多了,家乡的白鹭多达2000余只,成为宽甸县的一个美丽画卷。”毕伟诗表示,杨木川镇团委会继续带领团员青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