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5月2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不仅是全国“米袋子”“菜篮子”“果园子”“油瓶子”,山东还是——

青年策马扬鞭的创新战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5月25日   05 版)

制图:李晗

    “连钢创新团队”成员。山东港口青岛港供图

    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俯瞰。山东港口青岛港供图

    物换星移,沧桑巨变。海尔冰箱的崛起之路,浓缩了一部企业的创业史,对东部大省山东而言,更是其创新发展历程的生动注脚。

    以一省之力托起全国海洋科技的“半壁江山”,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屡创历史新高,工业互联网发展方兴未艾……来自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的信息显示,2020年度共58个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为80后,其中最年轻的一等奖第一完成人高超33岁。一个个创新密码背后,蕴含着青年智慧、青年力量、青年勇气,年轻的领军者令山东创新之路熠熠生辉。

    ---------------

    “砸”出创新基因 向海而生

    这是一台36岁的冰箱,它的名字叫海尔。

    从呱呱坠地到风华正茂,它被抡起的大锤狠狠地砸过,也作为全球首台航天冰箱助力“神十”飞天,还屡屡让外媒惊叹“世界冰箱业进入中国时代”。从单纯储存,到与用户智慧沟通,如今它正以万物互联的崭新姿态亮相。

    对海尔集团而言,创新基因或从不合格冰箱被砸的那一刻开始植入。

    1985年,一封质量投诉信引发时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即海尔集团前身)厂长张瑞敏震怒。在员工们的泪水中,他下令,抡起大锤,将76台不合格冰箱悉数砸毁。“表面是砸冰箱,实质上是砸掉产生不合格冰箱的思想。”

    海尔向何处去?破釜沉舟的张瑞敏将目光锁定在“创新”二字。

    为充分激发员工创新潜能,在张瑞敏力推下,一系列现代化管理举措应运而生:“试用员工、合格员工、优秀员工”三工并存,动态转换;从售后服务数据切入,追溯质量到工位、个人,实行激励挂钩……

    “启明焊枪”“晓玲扳手”……诞生于一线工人之手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青岛电冰箱总厂成为中国首个以员工名字命名创新成果的企业。

    从1984年创业至今,海尔历经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等不同发展阶段。随着2012年进入网络化战略阶段,创新载体随之变化,这一年成为“创业小微”诞生元年。

    若将海尔比作巨人,2000多家由青年引领的创业小微如同一条条毛细血管,充盈着这一硕大躯体,成为其活力不竭的来源。

    李文伟负责的滚筒洗衣机高端用户需求研发部,经历了从瀑布式研发向迭代式研发的转型,即更注重用户需求与开放式创新。从洗净衣服到呵护衣服,从手工操作到智能音控,用户需求不断更迭,成为李文伟的创新动力。入职20多年来,他累计申请专利300多项,已授权专利150余项,技术发明专利近百项。

    “我们的企业文化鼓励年轻人挑大梁,从小的创新点开始,充分信任年轻人,让他们策马扬鞭在创新赛道上飞驰。”李文伟说。

    海阔湾深,创新基因同样厚植于129岁的山东港口青岛港。从一座只能停靠渔船的简陋码头到世界第五大港、中国第二大外贸口岸,自动化码头建设水平引领全球,历经百年沧桑却愈显生机勃勃,创新成为山东港口青岛港的活力密码。

    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大港分公司流机队副队长唐卫眼中,“创新是一种精神传承”。

    1992年,唐卫高中毕业即入职,在公司导师带徒制度安排下,他拜徐青荣为师。作为山东港口青岛港首批高级技师,徐青荣有一手“绝活儿”——用耳朵能准确“听”出拖车的毛病。

    多年来,唐卫从徐青荣那里学到了反复打磨、不断学习提升的韧劲。从一名普通装卸司机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26年来,唐卫创新上百个项目,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5项,累计培养出高级技师21人、高级工500余人,集团突出贡献技师12人,首席技师1人。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山东已成为广泛共识。

    “十三五”时期,山东科技创新呈现由“量”到“质”、由“形”到“势”的根本性转变,高新技术企业年均增幅达30%,全省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储备了一批产业前瞻性原创技术。

    青年方阵引领高科技创新前沿

    面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山东引领高科技创新的青年方阵尤为引人注目。

    身处山东港口青岛港浓厚的创新氛围中,越来越多年轻人奋战在科技前沿,助推这座129岁的港口焕发活力。

    2020年年底,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从2013年组建至今,该团队建成一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为智慧港口建设运营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33岁的张常江是“连钢创新团队”的一员。耗时一年研发成功全球首例集装箱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系统、参与制定中国港口协会的一项团体标准、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这名年轻人的成长速度让人惊叹。

    “作为团队的新生代力量,我要继续传承‘连钢创新团队’的精神,在工作中不断发挥岗位力量,为自动化码头插上智能化、智慧的翅膀。”张常江说。

    对“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山东省港口集团高级别专家张连钢而言,创新永无止境,“我们要进一步发扬拼命加创新的精神,始终保持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为山东港口建设智慧绿色的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作出我们最大的努力”。

    天高海阔,逐梦深蓝。厚实的青年海洋人才储备正是山东托起我国海洋科技“半壁江山”的重要支撑。

    据统计,全国近一半的海洋科技人才、全国1/3的海洋领域院士集聚在山东,通过打造海洋智能超算与大数据中心、深远海科考共享平台等创新平台,山东率先栽起科技“梧桐树”。

    被视为“国之重器”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打破传统人才管理体制,试行科研人员以“双聘”为主,与协同单位共享科研成果,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吸引了包括院士31人、长江学者2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67人在内衔接有序、梯次合理的2200余人的海洋科技创新队伍。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运行之后,管华诗院士倡议并发起实施中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针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系统培育、聚集开发、创新研制一批重大海洋药物。目前全球14款海洋新药中,有2款是由管华诗团队研发。

    出生于1987年的秦冲,是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019年归国后,加入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功能实验室从事研究。秦冲团队所开展的基于PROTAC(靶向蛋白降解)技术的海洋药物研究,正是“蓝色药库”开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海尔,年轻人主导引领全球研发项目的例子并不鲜见。拥有十几个创业小微的冰箱研发团队,一群平均年龄30岁的年轻人曾于2015年制定了全球冰箱业首个保鲜标准。

    “这意味着我们不仅成为全球引领者,而且成为规则制定者。”参与者之一、现担任海尔冰箱全球技术总监的朱小兵回忆,目前,这项标准半年内已被20多个国家所采纳。

    如今,山东不断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在深入实施“人才兴鲁”战略背景下,山东强化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不超过35岁、全球前200名高校或自然指数前100位科研机构的博士来鲁就业创业的,直接给予省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

    截至目前,山东省共有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9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8人,常期在鲁工作的外国人才约1.5万人。

    政策“加减法”释放人才创新红利

    青年人才的成长需要阳光雨露。山东不断释放政策红利、机制创新,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引进培育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

    “十三五”期间,针对青年人才,山东做足“加减法”,强化放权、减负、激励,全面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内在动力。

    2020年,王进作为优秀拔尖人才,被山东师范大学引进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加入山东省高峰学科化学学科团队。他目前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在化学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1项。

    除了学校针对青年人才构建的培养体系外,王进还享受到济南市和山东省专门针对青年人才的各项支持政策。  “这些政策支持,让我感受到了山东对于青年人才的重视,可以让科学人员踏实教学、潜心科研。”王进说。

    对员工进行创新鼓励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蔚然成风。回望百年发展历程,这里诞生了“振超效率”“郭凯速运”“文海内修”等248项职工绝活和331个“员工状元”。“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各种创新激励机制层出不穷,“金点子”奖月度颁发,职业发展通道、各种评先树优均向有创新成果的员工倾斜,为年轻人打造容错机制……

    “我们对创新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基于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点滴进步,青年创新如同一棵棵树苗,给他们一片创新的热土,才能根深叶茂。”山东港口青岛港大港分公司党委书记毛传英说。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量子科技与产业的少数几个省份之一,10多年来,山东给予平台、政策、财政、项目引进等各种支持。目前,山东量子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成果丰硕。

    山东承诺,“十四五”时期,将对青年才俊量身定制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支持举措,加大力度引进博士、博士后、留学人员等优秀青年人才,着力提高青年科技人才待遇,支持科技人才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兼职兼薪、离岗创业等方式取得合理收入,提高其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5月25日 05 版

青年策马扬鞭的创新战场
“创二代”成“拼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