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5月27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一汽-大众30年:昔日合资试验田 今朝创新主战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许亚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5月27日   11 版)

    30年来,一汽-大众累计产销整车超过2200万辆,实现工业总产值3.5万亿元,上缴税金超过5600亿元,带动产业上下游创造近50万个工作岗位。它不仅见证了中国车市由小到大的腾飞,也试图成为中国汽车业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缩影。

    在一汽-大众成立30周年庆典现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留平直言,不论是销量规模,还是经营质量、发展能力,一汽-大众都已位居中国乘用车企业第一位。

    在一汽-大众成立30周年庆典现场,一汽-大众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潘占福(左)与一汽-大众第一(财务)副总经理施安德共同致主礼词。

    如果抛去“一汽-大众”的前缀,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安庆路5号恐怕不为人知。事实上,这里负责连接着5座基地的上万名员工,也决定着数百万辆新车的命运。公司门口矗立着一座醒目的纪念碑:“建设现代化轿车工业基地”,似乎还在向人们诉说着那一段激情澎湃的岁月。

    1987年7月,国务院作出了建立轿车产业的重大决策。由于刚刚踏上改革开放之路的中国汽车工业既缺少技术,也缺乏资金,与外国公司合资合作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1987年10月,时任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哈恩博士应时任一汽厂长耿昭杰之邀访问长春,得知一汽已经征地8000亩,准备上马15万辆的国家级轿车项目。

    经过几轮商讨后,一汽和大众集团子公司奥迪决定组装3万辆奥迪轿车,作为先导工程;同时引进奥迪100技术生产新红旗轿车;并在1991年正式成立合资公司——一汽-大众。作为我国首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企业,它在当时如荒滩一般的安庆路5号拔地而起。

    如今,安庆路5号再无荒芜。30年间,一汽-大众累计产销整车超过2200万辆,实现工业总产值3.5万亿元,上缴税金超过5600亿元。从最初的一个品牌一款车型,到如今经营3大品牌、布局5大基地、在销30余款产品、年销200多万辆新车,一汽-大众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质量并进,从“试验田”变成“高产田”

    “一汽-大众为中国汽车工业、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德股东双方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成绩,创造了中德两国产业长期持续合作的一段佳话,也树立了全球汽车产业合资合作的成功典范。”5月21日,在一汽-大众成立30周年庆典现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留平直言,不论是销量规模,还是经营质量、发展能力,一汽-大众都已位居中国乘用车企业第一位。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事实上,安庆路5号不仅见证了中国汽车业的腾飞,也诉说了一段充满勇气、果敢和魄力的创业故事。

    “一汽-大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历代开拓者、建设者的辛苦付出和无私奉献,是他们用青春、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一汽-大众的丰碑。”一汽-大众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潘占福向公司前辈深情致敬。

    在他看来,经过全体中外员工的奋力拼搏,一汽-大众从一株幼苗长成参天大树,赢得了超过2200万名用户的信赖,实现了从开拓者到引领者的跨越式发展。“这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中德股东双方的精诚合作、供应商和经销商伙伴的同心共创以及用户的信赖。”

    在汽车业一直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卡车是小学水平,轿车是大学水平。”一起步便拿出“年产15万辆规模”大手笔的一汽-大众曾遭遇不少困难。

    改革开放伊始,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到成立合资公司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中国汽车业发展进入了最为精彩、也最为惊心动魄的阶段。建设年产15万辆的轿车合资企业,这在新中国工业史上尚无先例,因此一汽-大众被视为“合资试验田”,也曾遇到不少困难和阻力,有些人对其持怀疑观望态度。

    刚开始,由于种种原因,国内汽车合资企业处境并不理想,“吉普风波”“标致撤资”接连发生。“穷相争,饿相嚷”,从上海大众到一汽-大众再到神龙汽车,没有一家合资企业不是在坎坷中坚持着。

    “合资企业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经营的企业。难就难在如何统一合资双方的意见,拧成一股绳去争取企业的最大成功。”作为一汽-大众首任总经理,林敢为回忆说,从1995年国内市场逐渐升温后,一汽-大众按经济规模建设的决策得到了回报。仅仅9年后,一汽-大众就收回了投资。

    “回望过去,大众汽车集团当年作出了最明智的决定,找到绝佳的合作伙伴——中国一汽。”5月21日晚,在一汽-大众成立30周年庆典上,95岁的哈恩以视频方式遥寄祝福。

    “创业期的一汽-大众就像蹒跚学步的婴孩,又像是一步跨入大学校园的小学生。当时大家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从体系到管理,从质量到技术。”有一汽-大众老员工向记者回忆说,那时候的青年就像铆足了劲儿的运动员,总是想着如何克服一切向前冲。

    “30年来,追随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分享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德双方同心同向全面加强合作,全力服务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致力于打造领先产品、领先技术和领先品质,携手将一汽-大众创建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合资合作汽车企业。”徐留平表示,面对产业变革,一汽-大众要顺应时代趋势,积极启动电动化、数字化领域的探索。

    向创新要潜能,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除了吉林省、长春市政府领导的现场道贺,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迪斯博士、奥迪汽车股份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杜思曼的视频致辞,在通往一汽-大众成立30周年庆典会场的路上,一字排开的功勋车型和新车型仿佛正面对面述说着什么。人们很容易在它们中间找到那些像“军功章”一样的拳头产品。

    从屡创纪录、把皮实耐用刻在脸上的捷达,到打响中国豪华车市场“第一枪”的奥迪200;从创下“神车”传说的速腾、高尔夫家族,到志在引领电动车新浪潮的ID.4 CROZZ……30年来,一汽-大众为广大用户奉上了一款款经典车型,经得起市场和时间的检阅。

    回望30年来路,这块昔日中国合资企业的“试验田”已结出了累累硕果。2020年,一汽-大众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产销均突破2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而如今,中国在新能源、智能互联技术领域走在了全球前列,被视为“最新研发成果的陈列室”,一汽-大众也有志于成为中国汽车业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一个缩影。

    徐留平表示,当前,中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为全球容量最大、增量最大和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的发展前景更加灿烂,“汽车产业作为中国支柱产业的地位作用更加重要,一汽-大众作为中德双方股东最重要的事业板块之一,其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我们坚信,拥有时代之势、产业之势、合作之势的一汽-大众必将乘势而上,再展宏图。”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挑战并存。”潘占福坦言,面对新时代发展态势和竞争格局,一汽-大众将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的号召,承接双方股东战略,主动拥抱产业变革浪潮。

    在他看来,所谓“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就是要以质量为前提,创新求变,推动绿色高效益转型增长,“力求将电动化、数字化打造成我们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不断为用户打造超越期待的高品质出行体验”。他同时强调说,一汽-大众将持续与员工共创共享,提升员工幸福感,服务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

    一汽-大众第一(财务)副总经理施安德介绍说,在节能减排的时代背景下,一汽-大众将加速新能源产品布局,构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为用户创造超越期待的绿色出行生活。

    据透露,一汽-大众正不断完善绿色工厂的建设。2020年,一汽-大众二氧化碳排放同比2015年下降36%,佛山华南基地实现了MEB车型生产100%使用绿色电力。

    1980年,林敢为带队去美国接受培训。下飞机后,他们看到了当地川流不息的车流,再看到工厂自动化生产线上鱼贯而出的新车,不少人自言自语,“怎么会有这么多汽车?汽车生产怎么能这样先进?”

    如今,汽车早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国的一些汽车厂也被评为“全世界最先进的工厂”。这样的对比既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也让人备感自豪。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我们将继承前辈们的开拓与奋斗精神。”潘占福说,面向崭新未来,一汽-大众将加速推动高效益转型增长,在电动化、数字化的浪潮中,在时代发展的“高速路”上加速前行,持续领航。

    毫无疑问,这将是一个更富想象力的故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许亚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5月27日 11 版

一汽-大众30年:昔日合资试验田 今朝创新主战场
商用车创新接力赛打通物流“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