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日期其实是很不敏感的,但4月11日我却格外注意——一年前的这天,我下定决心开始阅读马列全集,这也是我进入大学以后,真正意识到时间开始流动的日子。
倘若追根溯源,这一决定大概早在高中时便已作出了。当时,我阅读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新中国领导人的著作,并对马列原著产生了兴趣,期待着探索发掘。遗憾的是,高中生毕竟没有富余的时间和精力,我匆匆翻阅了《共产党宣言》之后,也就把阅读全集的打算放在了“未来计划”中,等待着大学时执行。
大学生活没有想象中那样轻松。整个第一学期在适应新节奏,第二学期开始我才稍微能够平静地“呼吸”。后来,我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认为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终于获得了进入原著世界的钥匙。于是,我向这门课程的助教、一位马院博士寻求马列全集的电子版资源。他在分享资源的同时,给了我一条坦率的忠告:马列全集毕竟卷帙浩繁,倘若试图了解,可以首先从选集切入,而内容更加丰富些的文集通常也足够了。的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50卷,《列宁全集》60卷,我曾目睹它们威严地陈列在书架上,仿佛一座连绵的雄伟山脉。诚然,我可以从精选出来的文章和著作中吸收革命导师的智慧结晶,但我丝毫不愿错过他们的任何一句箴言。
在阅读开始前我并没有充分的信心,因为理论著作毕竟艰深,阅读起来肯定不会很迅速。意料之外而情理之中的是,最初的阅读速度快于我的想象。毕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均为马克思的早期作品,包括他的博士论文、报纸社论、习作诗歌等,透露出年轻人的青涩气息,并不似后期的理论著作那样艰深。第2卷至第22卷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二人的著作和文章了,内容浩瀚广博,横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历史、哲学等诸多领域。在阅读原著的4个月中,我仿佛亲身经历了19世纪中后期“革命”“资本”“帝国”的年代。《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等著作,在批判其他思想流派的过程中让我领悟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所描绘的残酷资本主义社会图景,令我义愤填膺;《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一部通俗的经济学著作,成为我理解《资本论》的基础;《福格特先生》使我充分体会了马克思同敌人斗争时毫不留情的钢铁意志……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莱茵报》《新莱茵报》《纽约每日论坛报》《社会民主党人报》等报刊上发表的大量时评,让我了解到在国际战争与和平的交织中推进的无产阶级革命和他们对于政治经济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化。恩格斯在其中所体现的扎实军事知识,虽然经常超越了我的接受范畴,却不能不使我惊叹……坦率地讲,并不是所有的著作和文章都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明显的痕迹,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第23卷至26卷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最为难啃的硬骨头——《资本论》。它虽然是四卷,实际上却是厚实的七册。第一卷考察的是资本生产过程,相对而言是四卷中最具可读性的,因为它引用了大量社会材料以展示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阶级剩余价值的行径。第二卷考察的是资本流通过程,阐述了资本的循环、周转和再生产等过程。第三卷考察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展示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利润的。第四卷阐述的是剩余价值理论,批判了亚当·斯密、洛贝尔图斯、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理论中的错误之处。《资本论》在马克思生前只出版了第一卷,第二、三卷是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的,第四卷是在恩格斯逝世后由考茨基整理出版的,因此后三卷相当程度上保留了手稿的结构,包含了大量数字和公式,比较艰深难懂。尽管如此,我仍然坚持完成了阅读。在这300万字的鸿篇巨著中,马克思以冷峻的语调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机制,撕碎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温情脉脉的谎言。我随时可以从那些精确的数字和公式中听见马克思向工人呼吁:“你们是在为资本家这些强盗白干活!你们应当联合起来夺回自己的劳动果实!”它的革命意义,即使在资本主义的形式发生了许多嬗变的今日,仍然丝毫不减。
此后,第27卷至39卷是书信集,第40卷至50卷是著作和书信补遗。书信部分包括马克思、恩格斯二人之间的通信和他们致别人的书信,阅读起来不太费力,因为在其中即使讨论的是严肃的问题,语言也比较通俗易懂。他们在书信中对于革命敌人的批判较之公开发表的著作和文章更加毫不留情,充满了讽刺戏谑,读来竟是趣味十足。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看见了马克思、恩格斯在漫长的岁月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对于了解他们的思想演变是重要的背景材料。
目前,我已经完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阅读,并开始了《列宁全集》的阅读。但我深知,当前只能浅陋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逻辑,细致地品味每个经典文句的内涵,需在专业的学术指导下进行再三精读、研读。它所要求的时间和精力是难以想象的,或许需要毕生为之奋斗。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换言之,它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党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于准确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核,并结合中国实际国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阅读原著,既是为了感悟思想的伟力,也是为了奠定投入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思想和理论基础,我也正试图通过阅读原著寻找时代问题的答案。我相信,它会成为明亮的火炬,驱散前行路上的迷雾。
张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