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就应该应用到产品当中去,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去,发挥更大的价值。”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让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博士毕业的张伟毅然投身到ADAS创业队伍里。
在一次参与技术验证的过程中,张伟乘坐的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严重事故。“当时交警过来说,如果安全气囊没有打开,如果我没有系安全带……任何一个如果发生就会危及生命。”
这让有着超15年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研究经验的张伟意识到,实现“道路交通零事故”任重道远。“将创新技术转化为可商业化使用的产品与服务,哪怕能够减少一次交通事故,都体现着我们努力的价值。”
2013年,张伟来到刚刚创立不久的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汽研院”),并成立了专注智能安全驾驶综合解决方案的企业——清研微视。
在清华汽研院的孵化下,清研微视从5人小团队发展为150人大集体,成功牵手多个整车厂,后装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并完成了三轮融资。
尽管在不少人眼中,有着核心技术的支撑,清研微视的发展顺风顺水,但在张伟看来,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过程充满着辛酸苦辣。
“让好技术走出实验室”
曾有一份研究报告指出,90%的科研成果还没走向市场,就被埋没在从基础研究到商品化的过程中。因此,一项创新成果从实验室样品到进入市场落地为商品的过程,常被人们称为“死亡之谷”。
对此,在研发、创业一线打拼多年的张伟深有感触。以疲劳驾驶预警系统为例,它具备了清华大学10多年驾驶员表情理解基础技术研究积累,历经两期国家“863”项目,各项性能对标均已领先同类产品。然而,在从技术到产品的过程中,它却遇到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挑战。
例如,在理论研究时,用于面部识别的摄像头装置在驾驶者的正前方。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摄像头放在驾驶员的正前方容易引起驾驶员的反感,需要安装在侧面。这就意味着,对驾驶员表情特征捕捉的难度成倍增加。
“在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来检测疲劳时,还可能面临阳光直射、眼镜反光、驾驶员佩戴墨镜等情况。”张伟直言,在技术研发时,往往是单点突破就行,但是要想变成产品,则要关注整个产品的性能,以及消费者的可接受性、体验度。“用户关注的内容和学术关注的内容往往有巨大的差异。”
除了技术工程化、产品化,公司的运营还涉及市场、融资、人才等方方面面的难题。这让之前一直泡在实验室里做研究的张伟有些摸不清方向。
“从2013年到2017年,公司在不停增加人力成本,并持续投入费用支撑研发。但是,在这个领域,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量产的产品,我们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试探,一次次迭代技术。”张伟说。
在张伟看来,清研微视能够走出“死亡之谷”,与清华汽研院的孵化密不可分。
他透露,一方面,清华汽研院的人才密度高、研发能力强,并长期致力于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在产品的前期阶段,清华汽研院的研发力量给了我们巨大的支持,推动我们的产品从技术成长为可以产业化的水平”。
同时,清华汽研院也不断和国内一线的主机厂对接,了解汽车企业的需求和前瞻性规划,使他们得以有针对性地开发,并和清研微视的产品进行匹配,从而更好切入市场。
对此,苏州优达斯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吕英超感同身受。2012年从清华大学汽车系硕士毕业后,吕英超就来清华汽研院工作,专注于自动泊车技术的研发。
从技术上的探索和迭代到对产品细节的打磨,再到瞄细分市场,拓展多元化合作模式,清华汽研院在全过程都给予了许多帮助和指导。
“可以说,清华汽研院就是指引我们跨过‘死亡之谷’的那道光。”吕英超说。
实际上,“让好技术走出实验室”正是清华汽研院关注的重点。
2011年3月,清华大学与苏州市政府签署协议,共同建设“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成波表示,研究院的定位正是“作连接大学和企业的桥梁产学研协同的纽带”。
在成波眼中,大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发现,更关注于基础的前瞻的研究,解决0到1的原始创新;而企业创新的出发点是为了应用,为了市场竞争,它要的是经过验证的、可切实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技术解决方案。
“从一个新技术思路诞生到形成满足产品要求的解决方案,需要经历应用开发、技术集成、中试验证等工程化的过程,这一工程化过程的缺失正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受阻的关键原因。”成波说。
同时,成波认为,进入产品开发阶段后,只有技术远远不够,技术还必须与市场、资金、制造、管理等非技术要素结合,这样企业才能走完整个过程,实现产业化。
近10年来,清华汽研院先后建成了技术研发、分析检测、人才培养、创业投资、技术转移、企业孵化等6个业务平台,牵头组建了总规模超20亿元创投基金,完成了70多项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转化。其中约有半数实现了批量生产,培育了十多个引领市场的产品,孵化了100多家高技术企业。
“科技成果转化在国内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像我们这类新型研发机构必须要有先行先试、创新改革的勇气与担当,为技术成果转化闯出一条路来。”成波说。
“严峻竞争将更凸显科技创新的价值”
全球汽车产业已经迎来了汽车诞生以来最为深刻的重大变革,我国的汽车产业也面临着建设汽车强国的巨大挑战。
“严峻的竞争形势将凸显科技创新的价值。”在成波看来,中国汽车产业要想赢下这场未来竞争,离不开“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深度合作,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技术创新,才能提升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和速度,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波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科技成果转化,“引领产业创新”也是清华汽研院的使命之一。
据了解,清华汽研院在成立初期依托清华大学汽车系(现车辆与运载学院)的优势方向,首先建立了智能安全驾驶辅助、新能源汽车、排放控制、振动与噪声控制、汽车轻量化和碰撞安全6支研发团队。后来他们又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陆续建立了10多支面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研制和技术服务的团队。
成波透露,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融合式环境感知、协同式决策规划、全速域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技术指标达到行业一流水平,已向多家整车厂输出L4级以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清华汽研院与比亚迪、壳牌合作,率先研发沉浸式电池热管理技术,让电池包体积减小30%,成本约减少20%,极限工况传热冷却提高50%,低成本混合动力系统、分布式驱动系统也完成了样机开发。
同时,面向汽车新技术人才培养,清华汽研院持续迭代智能网联及新能源研发工程师共八大类岗位课程,课程辐射人数超2万人,紧贴“软件定义汽车”的技术变革,与多家主机厂在汽车研发数字化人才培养上展开深度合作,为汽车企业的人才数字化转型发展保驾护航。
有分析认为,巨大的产业变革将使汽车文明焕然一新。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新技术由概念转入实际应用,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全面重塑,中国汽车工业正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成波告诉记者,“十四五”时期,清华汽研院将依托清华大学的技术、人才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整合创新资源,攻克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培育能够引领行业未来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与典型成果,打造以上市公司为龙头的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特种运载系统产业集群。
“清华汽研院将致力于构建高能科技创新平台‘核心区’、顶尖创新创业人才‘虹吸器’、汽车新兴产业集群‘新生态’,力争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创新高地。” 成波表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程鸿鹤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