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7月2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55分钟的比赛 9年的等待

中青报·中青网特派记者 慈鑫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7月29日   04 版)

    7月28日,中国选手王宗源、谢思埸在东京奥运会跳水男子三米板双人比赛中。中青报·中青网特派记者 刘占坤/摄

    8对选手、6个动作,整场耗时55分钟,对于一场奥运比赛来说,今天下午进行的这场男子跳水三米板双人的比赛算是短促的。但对于谢思埸,这55分钟的背后是整整9年的等待,他说,“这是更更更漫长的等待。”他用了3个“更”字。

    9年前,在谢思埸16岁时,他就入选了中国跳水队。这是跳水界的梦之队,能加入到这支队伍,既意味着距离实现奥运冠军的梦想更近了一步,也意味着只有拿到奥运冠军才算完成身为中国跳水队一员的使命。

    但是追梦的脚步刚刚迈出,就遇到了荆棘。

    2014年,谢思埸的脚腕严重受伤,对于跳水运动员来说,脚腕受伤意味着起跳受影响,这是致命的。医生的判断是谢思埸的运动生涯就此终结,但他在接受手术后顽强地回到了赛场,并且奇迹般地在2015年喀山世锦赛上夺冠。

    2016年,随着里约奥运会的临近,谢思埸憧憬着自己的第一次奥运征程,按照当时他的实力,确实完全有这样的机会。但是,命运又一次跟谢思埸开了玩笑,他的旧伤复发,无法参加队内选拔赛,由此失去了参加里约奥运会的可能。当看到队友们在里约豪取7枚金牌(奥运会跳水项目总共设有8枚金牌),与谢思埸年龄相仿的曹缘、陈艾森都在里约如愿登上最高领奖台时,谢思埸既为队友们高兴,也不禁为自己未能前往里约而遗憾。

    谢思埸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参加2020东京奥运会。为此,他又开始了4年的准备。

    但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4年等待变成了5年。而自2017年开始全力备战东京奥运会以来,谢思埸已经4年没有回过广东汕头老家。他知道,今天的比赛,父母、姐姐一定会在电视机前收看,但是他从来不敢让家人在现场观看自己比赛,谢思埸说,“我看到他们,可能会比他们哭得更厉害。”亲人面前,所有的坚强都会破防。

    相比起已经25岁的谢思埸,20岁的王宗源无疑是幸运的。2019年入选国家队,两年后就获得了参加奥运会的资格,而首次参加奥运会也是一路顺利,拿到了金牌。

    在王宗源面前,谢思埸就是老大哥,而他也给了王宗源无微不至的帮助。“比如,教练跟他说一个动作,他可能理解不到位,但我在训练和比赛中对这个动作有切身体会,我就会告诉他我的感受,使他更容易get(把握)到动作的要点,”谢思埸说。

    王宗源除了能得到谢思埸对自己在动作技术上的指点,更重要的还是学习他的沉稳、镇定的品质。今天的比赛中,王宗源在第五跳出现了一些小的失误,看的出来他有些紧张,谢思埸马上就开导他,“比赛还在可控范围内,调整一下心态。”

    最后一跳,王宗源/谢思埸毫无思想包袱、完美发挥,稳稳的将金牌收入囊中。

    双人跳水选手,讲究的是比赛中的同步性,王宗源发现,自己在与谢思埸两年的搭档中,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训练方式,都潜移默化受到了谢思埸的影响。他说,俩人已经不仅是跳水动作同步,更是人生节奏同步。

    与这样一位年轻队友搭档,谢思埸知道对方需要自己提携的地方很多,但他毫无保留地付出。他看到王宗源虽然年轻,但是好学,这让他始终相信,无论俩人的起步差距有多大,最终都一定能齐头并进。

    等待了9年,登场55分钟,奥运冠军梦达成。当俩人互相给对方挂上金牌之后,谢思埸仔细地看着它,原来这就是梦想实现的感觉。

    但是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王宗源和谢思埸还将参加本届奥运会男子跳水三米板的个人项目,“休息?可能不会”,谢思埸说,“因为四天后就是单人比赛,我们必须每天训练,保持好竞技状态。”

    本报东京7月28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特派记者 慈鑫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7月29日 04 版

难民选手:体育重启人生
从不容易到“容易” 她们用了13年
55分钟的比赛 9年的等待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