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清晨,阳光透过云层照耀着东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军港。艇长胡晓舟率领艇员走向码头,登艇作业。为打造坚不可摧的“水下长城”,出海、下潜、备战已成为胡晓舟10多年来的生活日常。
作为一线作战部队,胡晓舟所在的艇员队长期处于战备状态。支队的营区里,“潜下去准备战斗,浮上来迎接新的战斗”“以出海为荣,以执行任务为期盼”“向实战聚焦,与打赢对表”等标语随处可见。
胡晓舟的爱人王娟说:“因为工作的保密性质,他每次出海都不会通知我。只有当我打不通他的手机时,才知道他出海了。然后便是音讯全无的漫长等待,什么时候发现他手机开机,那就是回来了。”
潜艇部队有句俗话叫“艇动三分险”。一次,胡晓舟所在艇参加红蓝对抗演习,舱室内的一个部件突发故障,海水立即灌进来,随时可能出现不可挽回的局面。胡晓舟坐镇指挥舱,一边关注损害管制,一边继续指挥潜艇“战斗”,那一仗打得特别艰难。
事后一名新兵不解地问:“既然是演习,为什么还要‘带伤’继续对抗,缓一缓或者向上级汇报不行吗?”胡晓舟回答说:“战斗一旦打响,敌人并不会因为你受伤了就摁下暂停键!”
胡晓舟所在的潜艇支队是全军首支AIP潜艇部队。几十年来,一代代潜艇人不怕牺牲、勇闯大洋,写下了某型潜艇极限深潜、某标志海域首次战备巡逻等辉煌历史。
胡晓舟忘不了自己第一次来到这支英雄部队、登上新型潜艇时的激动心情。当时一位老士官告诉他,潜艇比舰艇复杂得多,“学不完的潜构,敲不完的铁锈。优秀的潜艇人要像潜艇那样沉下心、沉住气。”
身高1.86米的胡晓舟奋战在布满管道、阀盘和仪器的狭小艇舱内,孜孜不倦地学潜构,学航行,学发射鱼雷等各型武器,践行支队“铁心跟党走、铁血闯大洋、铁胆斗强敌、铁拳震海疆”的“铁鲨精神”,逐渐成长为一名新型常规潜艇全训艇长。
“蹚新路、挑极限、创纪录”是该支队的优良传统。有一年,为全面推行新的管理制度,支队决定试行“组建一类艇艇员队直接管艇”的新模式。还在船厂带队修艇的胡晓舟被“点将”,负责领导一个刚成立不久的一类艇艇员队,并接艇担负战备任务。
消息传来,不少人为胡晓舟捏了把汗:虽说艇员都经历过全训,但他们来自不同单位、不同艇型,相互之间“零磨合”即上阵,风险很大;艇员长期不管装,接艇就要做到“人装合一”,随时执行重大任务,不确定因素太多。
“作为一名军人,当祖国召唤的时候,理应挺起胸膛站排头。”胡晓舟带着艇员开始了一场没有经验可供借鉴的冲锋。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接艇担负战备任务,5个月开始执行重大演习任务,1年内实射各型武器多枚。胡晓舟带领艇员队蹚出一条“组建即一类、接艇即战备、出海即迎战”的战斗力生成新路子。
身为潜艇艇长,指挥舱就是胡晓舟的战位。每次出海,这里便成了高速运转的“最强大脑”。官兵各就各位,方位、水深……根据指挥室、海图室、声呐室等各个渠道生成的数据,艇长需要快速拿出执行方案。可以说,胡晓舟的一次抉择、一个口令,直接关乎所有艇员的生死、关乎一场战斗乃至整个战局的胜败。
有一年夏天,胡晓舟率艇参加某演习。“X号管发射”命令下达,鱼雷进入发射程序后突然意外中止,舱室内不断发出急促的警报声。
继续发射,还是先处置故障?潜艇指挥舱内一片安静。
“X号管中止,X号管准备!”几秒钟内,胡晓舟迅速下达使用备用鱼雷的口令。
随着一声巨响,鱼雷成功发射,精确命中目标。
好消息传来,官兵们脸上却看不到一丝喜悦,所有人都清楚,他们正在“鬼门关”前徘徊。直至成功处置险情,完成任务靠码头后,官兵们才彻底放下心来。
潜艇是“百人同操一杆枪”,每次任务都是对指挥员心理素质、专业水平和指挥能力的考验。胡晓舟后来回忆说,下达指令时,心里其实就是“咯噔”一下,然而下达指令前后几秒却如此漫长:既要考虑贻误战机可能招致“被杀”,又要考虑故障鱼雷随时爆炸的风险,还要考虑备用鱼雷再出现险情的情况。
“回想起来,我的决定是对的。演习就是实战,实战中遇上敌方潜艇,能不打吗?你不打,敌人可就开火了。”胡晓舟说,“能打仗、打胜仗”就是要把每次训练都当作实战。
这些年,胡晓舟先后完成战备远航等重大任务数十次,成功处置多起突发情况,避免了重大事故发生。
“据我所知,只有一项任务胡晓舟没完成好,那就是几乎从未休满假期。”艇员队时任副政委余贵春说,因为要经常出海,潜艇官兵与家人聚少离多是常态。
胡晓舟的女儿上幼儿园时,班里每个孩子都上台介绍自己的父亲。他女儿走上去说,爸爸是个军人,整天不在家,说完就哭了。妻子王娟在老家银行系统工作,结婚后跟着胡晓舟来部队驻地安家。胡晓舟说过:“如果不是因为我,我妻子的事业可以干得更好。”
胡晓舟为女儿取名“泋玥”,意思是“海上明珠”。每到相识纪念日、结婚纪念日,他会给王娟送上一朵玫瑰花,“寓意万里挑一”。
成为军嫂之后,王娟才明白“军功章也有你一半”的含义。找工作、搬家、照顾老人……家里的事基本全靠王娟操持,有时着急起来想诉诉苦,那个最该听她抱怨的人却音信全无。
但王娟明白胡晓舟带领艇员“枕戈待旦,护卫海疆”的意义,也为丈夫感到自豪,“抱怨没用,解决问题最重要。”这位个性要强、办事干练的军嫂说,“我们明白,祖国需要他。”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怡 通讯员 张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