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8月27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暖评

以什么样的姿态救人合适

曹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8月27日   05 版)

    你想象过这种情形吗?当你看到一个小女孩身临险境,紧急之下,冒着种种风险救了这个孩子。救人视频传到网上,有人不仅没给你点赞,还阴阳怪气地骂你救人的姿势不对,手不能那么放,手放在那个部位,是不是想揩别人油啊?面对这种质疑,你会怎么想?

    安徽淮南的高先生就遇到了这种质疑。近日,一名女童不慎头部卡入小区铁门空隙中,进退不得,路过的高先生询问情况后,托起女童的一条腿,将她以平躺的状态穿过铁门,助其脱困。他担心别人误解,还让旁边的孩子拍下这个过程。这段视频发到网上后,却引发争议,有人批评他救人时的动作不妥当,手部靠近女童隐私部位。“救人是好事,手确实应该把双腿抱起或者下来一点都好,否则真的容易引起误会。”高先生很委屈,说自己也有儿女,救人时哪会想那么多。

    很反感这种争议和评论,不仅反感其角度的阴暗,更担心对人心的败坏。人的心灵要自私冷漠、不明是非到何种程度,才会这样苛求一个救人者。当好人善行受到这种恶评时,人们之所以愤愤不平,主要是一种对好人的亏欠感,对不起,竟让做好事的人受委屈了。不怕这种阴暗和冷漠,毕竟只是极少数,人们害怕的是,这种冷漠刺痛人心所带来的委屈感,好人反遭恶评,会让更多的人心安理得地冷漠。让受委屈的好人心理强大一些,不必介意那些恶评,这种话总是那么无力,为什么总要让好人去承担更多的责任,让他们流汗流血之外还要流泪?

    让人掂量救人风险,以什么样的姿态救人,救不救人,救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这个掂量的过程,就是一个让人心变得麻木和冷漠的过程啊。人们担心,当自己遇到风险需要求助时,路人会有种种顾虑而不敢出手。当自家老人和孩子遇到危险时,身边都是冷漠的目光。这就是人们为什么痛恨那些恶评的原因,纷纷出手谴责那些冷漠的言论。有的说,心里是脏的,看什么都是脏的。有的说,紧急情况下,任何姿势都是正确的。这是在救人,又不是玩游戏。

    说得好,不为好人撑腰,就配不上拥有好人的善行。好人,只要负责做好事就行了,其他的留给舆论,营造一种让好人无后顾之忧、让好人不受委屈的友好环境。这个救孩子的高先生,救人时之所以让旁边的孩子拍下过程,可能就是有某种担心,看过那些“救人反遭诬陷”的寒心新闻,冒着风险伸出了援手。没想到,拍了视频,还是被质疑了。不能让这种本就小心翼翼的善意,变得战战兢兢,从而“以后算了”。

    别小看这种恶评,虽然是极少数,但却有强大的议题设置力、情绪干扰力和人心败坏力,让人心无法释怀。钱钟书在《围城》里有一段妙喻,他说: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同样,像这种好人善事新闻后一两句阴阳怪气的评论,伪装忠厚的恶毒,有着同样的刺痛感,你越善良,越容易被这样的刺给伤着。

    多说几句。当下舆论场上有很多情绪,感动的,震惊的,愤怒的,往往都是正义凛然。要特别警惕那种站在安全区域的闲人愤怒。一个人如果当时在救人现场,身临其境,是断不会发出这种质疑的,救人要紧,哪有心思想其他。倒是身在安全区域的闲人,闲嘛,从不同角度去打量,找那些可以体现自身智商优越感、碾轧别人的地方。这些人啊,只敢在安全的地方表演愤怒。稍有点风险需要他们挺身而出的时候,别指望看到他们。鉴别某种愤怒感或正义感的真诚度,很简单,看需不需要承受什么风险或代价。

    真的良善,像那位高先生那样,有勇气冒着风险去做好事。假的愤怒,就包括在自己的安全区敲几行字,表达着迷人的愤怒。

曹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8月27日 05 版

风正潮平冷眼观
如何幸福地活着,有意义地离去
五次报病危的女孩决定退还水滴筹捐款
以什么样的姿态救人合适
劳动者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