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9月02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从零起步到专业化运作

一家青年草根组织的成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嘉兴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9月02日   05 版)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义工协会“蜗居”在一个闲置的街道办公室里,楼道逼仄。这个完全由本地人组成、纯公益的组织,目前常态化运行女童保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等多个公益项目,已经长期帮教超过40名涉罪未成年人……

    协会2013年成立时,成员只有几个20多岁的年轻人,会长李晖当时的想法只是“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这个草根组织不得不考虑如何稳定、长远地发展,走上专业化的道路。

    以帮助他人为目标的组织,领头人反而是需要帮助的

    几乎所有第一次见到李晖的人都会感到惊讶:这个以帮助他人为目标的组织,领头人反而是需要帮助的那个——李晖是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残疾人,虽然能独立行动,但走路一瘸一拐的,行动有些不便。

    从小到大,他没有体验过奔跑的滋味,无法和同龄人一起踢球、爬树,会被人羞辱嘲笑,甚至还在就业时在成绩靠前的情况下被用人单位排斥。但他没有沉沦,不能跑步就学着骑自行车,身体不适合户外工作就学习编程谋生。他也没有忘记过成长路上他人给予的帮助,在自己生活稳定以后,便想着帮帮和自己一样外出工作不便的残疾人。

    他在本地残疾人的QQ群里帮大家找工作,还免费教有意愿的人简单的编程和网络技术,有空时甚至上门指导。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只能帮到几个人;如果有一群人,效果一定是1+1远大于2的。在武汉读大学时,李晖知道大城市里有很多公益机构,但觉得阳新是县城,经济不发达,没有那样的土壤。可回到阳新工作后,他发现也有不少人在以个人的方式做公益:有人在立交桥搭建旧衣物回收角;有人在街头组织救治白血病儿童的活动;有人通过自媒体帮助别人。他便四处走访,把大家集结在一起。

    对帮助他人这件事情,大家一拍即合,但成立一个社会组织,需要启动资金、办公场地、初始会员等。对几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每一个都是巨大的难题。

    不过,那些当时看来无比困难的问题,竟都被这些年轻人一一解决。

    办协会和办企业一样困难

    李晖找到一家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对方一听来意,很支持他们的工作,便免费提供了一间闲置的办公室。协会发起人每人出一点钱,协会就运转起来了。李晖还记得,当时的启动资金约2000元,自己工资才每月1300元。每到周末,他们组织城市清洁义务劳动、慰问环卫工人、到敬老院演出等活动。

    很多路人看到他们都表示感兴趣,那时网络还不发达,加上协会没有专职人员回收信息,骨干们便在自己的店里或者单位设报名点,热心市民可以填表报名。后来智能手机普及了,李晖就设计了在线报名系统。

    李晖统计,第一年就有700多人报名,远超他最初设想的几十人的规模。然而,协会核心成员只有几个人,平常还有本职工作,一个看似简单的两小时的活动,背后的筹备时间往往超过20小时,大家平常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就写方案策划活动,联系活动方、筹集经费和物资。尽管大家都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几乎全部休闲时间,很多报名的热心人一年都没有排上参加一次活动。

    李晖那时才意识到,其实办协会和办企业一样困难,只靠几个人兼职,很难做好。“比如和妇联、民政局合作,他们很欢迎,请我们去谈谈,可我们都有本职工作,很难保证一直有时间。很多有利于协会发展的事务错过了觉得非常可惜。”有时他觉得自己就是协会的轴心,遇到工作特别忙的时候,“我不转,整个盘子就停了”。

    李晖参加省内公益机构举办的交流活动,发现很多组织运行了10多年,仍然非常健康地发展着,总结后发现,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专职人员。

    痛定思痛,李晖决定聘请专职人员,先自己垫资,把整个组织盘活,同时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否则,我们很可能和很多公益组织一样,两三年就死掉了。”

    李晖还记得自己和一个协会交流时,对方问他每年承接多少政府采购项目,他被问蒙了,“什么是政府采购项目?”后来,他又了解到公益性岗位等概念。回家后,他赶紧查资料,然后向团县委、人社局等政府机构打报告申请,协会发展的资金问题才慢慢解决。团县委和镇党委还帮他们协调了现在这个办公场地,面积更大,交通也更便利。

    让协会走得更远

    在李晖看来,协会需要更多专业化的人才,他便鼓励大家去考专业证书。

    他自己先买书、准备考试。一个月后,他顺利拿到了《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在他的鼓励下,3名专职人员有两人已经拿到了证书,还有一些骨干也考过了。协会的秘书长等人还自费学习并获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

    有了相关资质,协会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广,他们进入校园做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开展未成年人司法服务,捐赠图书室,关爱留守儿童。2019年起,他们还与当地人民检察院、团委合作帮教涉罪未成年人。

    在李晖看来,协会想要走得长远,还要进一步让松散的团队团结起来。“怎么让协会不断吸纳新人,让老人持续参与,要花很大力气。”他还想实现协会的“造血功能”,结合青年创业、公益创业,让机构能完全靠自己长期运转下去。

    截至2021年4月,阳新县义工协会已经成立了7支企业义工队和3支乡镇义工队,累计发动志愿者2万余人。而这个县城的常住人口也不过100余万人。

    李晖常常想起自己当初“一起做好事”的简单愿望。而今,他身上肩负着带着一个庞大队伍前进的责任,他希望这群人能够走得更远一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嘉兴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9月02日 05 版

汤伟:基层工作让我收获底气
党史故事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家青年草根组织的成长
安徽医科大学设立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奖学金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