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大同这座城市,很多人往往联想到我国古代一个流行词——“天下大同”。这是儒家知识分子追求的最高政治理想,其标志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社会公平,民族和睦,天下为公。古往今来,这种理想始终鼓舞着无数志士仁人不懈追求。
在大同的城市史上,孝文帝改革就是个典型案例。
大同古称平城、云州、云中等,它的历史可追溯到10万年前的许家窑文化时期。大同所在的大同盆地,是内蒙古高原与山西黄土高原的接合地,因盆地周边有多处山口,形成天然关隘,成为古代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的通道。
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在他所著的《读史方舆纪要》里介绍大同:“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居边疆之要害。”大同东边连接上谷(河北),可以到达华北平原的北部;南边可以直达太原(并州、恒州),南下中原;西边以黄河为界,向北则可以控制沙漠地区。所以,大同处于我国北部边疆的要害,战略地位异常重要,往往成为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互相争夺的焦点地区。
东汉、魏晋时期,中原混战,无暇也无力北顾,鲜卑族趁机占领大同盆地,把它作为进军中原的跳板和桥头堡。鲜卑拓跋部本属于东胡一支,世居大兴安岭附近,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
建兴元年(313),鲜卑拓跋部建立政权,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为北都,平城为南都;天兴元年(398),拓跋珪称帝,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七月,把都城从盛乐正式迁到平城(即大同)。之后,拓跋珪及其后代利用平城独特的战略地位,征服高车、柔然、西燕以及鲜卑部的慕容部等周边诸多游牧部落;然后,又以平城为根据地,派大军南下中原,占领了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基本统一北方。平城也成为我国北部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作为北魏都城长达96年。
但到了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在位时,却作出了一个决定,要把都城迁到中原地区的洛阳,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平城位于山西北部,高山大河环绕,土地瘠薄,交通不便。孝文帝统治时,平城人口已近百万,粮食和物资供应十分艰难;其次,平城位置过于靠北,不利于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北魏汉化政策的推行。
历史上,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始终把向南发展、乃至统治农耕文明地区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南进的过程,一般都走了三步棋:第一步,实力不够强大时,南侵犯塞,掠夺农耕地区的财物和人口;第二步,随着实力进一步强大,夺占和统治农耕地区的土地和人民;第三步,实力足够强大时,推翻中原王朝,入主中原。
鲜卑拓跋部已经成功地走完了这三步棋,实现了入主中原的目标。但是,平城毕竟远离农耕文明的核心区域,从长远来讲,既不利于就近吸取农耕文化的精华,又不利于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持久统治。
除了以上诸多因素,平城还给孝文帝留下了一些苦涩的回忆。在孝文帝的身边,有一位铁腕女人——冯太皇太后。她并非孝文帝的亲祖母,她曾逼迫孝文帝的父亲退位,孝文帝宠妃林氏的死也与她有关。对于孝文帝而言,平城哺育了他,把他养大成人,但平城又是令他伤心的地方,这或许是外人无法理解的促成孝文帝迁都的一个重要因素。
太和十四年(490),冯太皇太后病逝,这年,孝文帝24岁。虽然冯太皇太后不在了,但她实际掌握北魏大权近30年,在鲜卑贵族中培植了强大的实力。作为外戚,冯氏家族仍然手握大权,盘根错节,实际把握了北魏大权。孝文帝迁都,也有打算避开冯氏势力范围——平城,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北魏政权新格局的意图。
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正式把北魏的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然后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主要内容是“汉化”,史称“孝文帝改革”。改革力度之大,影响之深远,前所未有,不仅改变了鲜卑族的命运,还改变了大同这座城市的命运。
北魏曾经以大同和洛阳为中心,统治我国黄河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促进了这一区域饮食、服饰、风俗、宗教等文化的大交流。比如,北魏皇室崇信佛教,北魏统治时期,我国北方地区佛教广为传播,留下了大量的佛教寺院和佛教石窟。著名的佛教寺院如山西五台山寺庙群、嵩山少林寺,都始建于北魏;大同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的莫高窟、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我国四大佛教石窟也都始凿或兴于北魏时期。
北魏定都大同长达百年,后来,契丹族建立的辽和女真族建立的金,又以大同为陪都长达数百年。建都大同的优势很明显:形势险要,是进攻中原的前沿阵地,又背倚蒙古草原大后方,进可攻,退可守;但劣势也很明显,这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粮食和物资供应不足。
在孝文帝去世短短30多年之后(公元534年),北魏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短命而亡。这就意味着,建都在农耕文明的腹地,远离游牧民族的大后方,必然失去游牧民族的传统和优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同用自己的成败存亡为北京做了百年的实验,为北京建都提供了样板。
对于游牧民族来讲,建都北京兼有大同和洛阳的双重优势,又避免了两座城市的不足。首先,北京背倚辽阔的蒙古大草原和东北地区,有充足的回旋余地;其次,北京位于华北大平原和北方地区的咽喉要道,交通十分便利;再者,通过大运河可以很方便地把中原和南方地区的粮食和物资运往北京,满足都城的需求。所以,北京就成了金、元和清朝都城的不二选择,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但无论如何,孝文帝出生在大同、生长在大同,他的改革思想也定型于大同,而孝文帝改革的目标也是为了天下大同。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大同一直就是一座俯视中原、胸怀天下,追求民族和谐、天下一家的城市,它的名字也必将为中华文明史永久铭记。
(作者系河南大学教授,《百家讲坛》“六大古都”“黄河上的古都”“丝路上的古城”主讲人)
程遂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