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塔里木盆地的西北角到西南角,和田河将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两地连接起来。这唯一一条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穿行的河流,全长400余公里。
和田、阿克苏虽相隔千里,但近年来,两地受益于新疆大发展,在实现沙漠腹地复兴的追梦之路上各自一路前行,成为新疆经济社会驶上时代发展快车道的两颗“大漠明珠”。
生态筑梦
在阿克苏地区的“南疆第一村”塔村景区,高中毕业已两年的古丽娜尔带游客骑马游乐,生意好时每月收入有5000元,平时也有3000元。
古丽娜尔说:“以前帮家里放牧,没想到现在还能用自己家的马挣这么多钱。”
塔村位于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山脚下,从落后贫穷的山村到南疆第一村,巨变的发生只用了两年多时间。
塔村生态优美,不仅有雪山、草原,还有喀斯特地貌,但山高路远,多少年来偏僻的塔村村民一直以放牧为生,靠天吃饭。
阿克苏地区文旅集团驻塔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吐尔洪·肉孜深度参与了塔村两年来的巨变。他介绍说,塔村巨变的密码就是阿克苏文旅集团在扶贫工作中充分利用了这里的生态优势,投入两亿多元打造了归园田居·塔村景区,景区与塔村联合发展,村民们充分就业,有了稳定可观的收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9月底在塔村景区看到,阿克苏文旅集团在塔村修路架桥,建设了大型滑雪场、玻璃滑道、摇摆吊桥、火车民宿、星空帐篷等项目,乡村怀旧文化和时尚主题在托木尔峰下汇合,商业开发完美融入良好生态中。
在和田地区的罕艾日克镇,两万亩沙漠水稻田和维吾尔族民俗文化正在紧密结合,当地投入近7000多万元打造了罕艾日克镇稻香·民俗文化村,这是一篇生态发展的大文章。
罕艾日克镇镇长乃比江·多来提说,文化村生态优势突出,紧邻万亩水稻田,沙漠环绕其间,会成为山水林田湖草沙这一特殊生态系统治理的示范点。
“统一运营、分类经营、品牌为主、农户参与、收益共享”是稻香村的改造原则。村民艾热提·肉孜买买提夫妻俩,自孩子去外地上学后将家里部分闲置房屋出租开农家乐,夫妻俩在农家乐打工,每月除了挣房屋租金,还有6000多元的工资收入。
有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这在和田、阿克苏已是常识。阿克苏温宿县的柯柯牙纪念馆解说员魏凤凤是阿克苏本地人,她从上初中起就开始参与阿克苏绿化工程。
魏凤凤见证了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700多平方公里的荒地上,人们克服千难万险,一棵一棵种满了上亿株林木挡住风沙的人类壮举。
产业筑梦
和田地区有一家知名的招商引资企业——新疆昆仑绿源农业产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绿源公司”),绿源公司在和田建设了一座全疆最大的农旅综合体“和田县经济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馕产业)”,农旅综合体是和田谋划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
绿源公司董事长杜军介绍说,农旅综合体投资10亿元、占地2100亩,拟建设粮食、面粉深加工厂,饲草料加工中心,农副产品加工区,禽畜肉食品加工厂等。
据了解,农旅综合体主体工程只用了1年时间就建成,并随即获批国家级3A景区。杜军对这一大型产业项目的未来发展很有信心。他说,农旅综合体全面建成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实现年利税1.5亿元,直接带动当地农户2200人就业。
阿克苏也在用产业助力发展之梦,一个馕产业园见证了当地如何把产业做到极致。阿克苏馕产业园区总经理艾斯卡尔介绍,产业园于2020年6月建成,总投资1.5亿元,烤馕大厅配有600多个馕坑,可以提供近3000个烤馕就业岗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阿克苏馕产业园看到,上万平方米的烤馕大厅里灯火通明,一个个馕坑按次序排列,每个馕坑可以让5名烤馕师同时制作不同种类的馕,上千人同时烤馕的场景蔚为壮观。
阿克苏馕产业园区提供的数据显示,该产业园每日产馕高达101万个,年销量达3.6亿个,年销售额达9.2亿元,直接带动就业6800余人。
依力夏提·吐尔洪原来在阿克苏市英巴扎街道一家打馕店打馕,2020年得知阿克苏成立馕产业园,便辞职来这里承包馕坑。他说:“我在这里承包了3个馕坑,有8名员工,每月收入近万元。”
教育筑梦
在和田、阿克苏,当地近些年来愈发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免费。
在和田县布扎克乡的库木村,有一所可以容纳300名儿童的幼儿园,2017年建成使用后,库木村的学前儿童入园率达到100%。
库木村幼儿园园长阿尔孜古丽·阿力木来自吐鲁番,在和田上大学,毕业后就留下来从事幼教工作。她向记者介绍,库木村幼儿园由北京市援建,占地将近10亩,可以容纳300名学生,配备了14名教师,教师来自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藏族。学生学费全免,每年每生还有1450元的伙食补贴,非常受库木村维吾尔族家长的欢迎。
和田市则依据自身条件,直接办起了教育园区。和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翟启勇说:“教育园区不是为现在的教育考虑,而是为10年以后的教育考虑,我们着眼的是未来的民族地区教育。”
翟启勇介绍,和田市共计划建设4个教育园区,其中两个已建成投入使用,一个尚在建设中,还有一个在招投标当中。
在和田市的朝阳教育园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了解到,该园区2019年规划建设,2020年10月投入使用,占地面积402亩,建筑面积13万多平方米,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初中到高中,共可容纳7800余名学生,学费、住宿均全部免费。
尼加提·乃比江所在的初三(3)班有20名汉族同学,39名维吾尔族同学,他们同吃同住,彼此成为好朋友。尼加提·乃比江说,自己将来想考内地的高中民族班,读内地的医科大学,毕业后当一名医生。自己的朋友里有汉族同学,在生活、学习上都相互帮了不少忙。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亦为南疆发展培育了大量人才。“留疆率这几年连续保持在77%以上,内地生源留疆率连年保持在54%以上。”在阿克苏地区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的校史馆,校长张传辉提起塔大的毕业生留疆率很是自豪。
张传辉介绍,目前,塔里木大学的新疆外生源达到68%,山东、河南等人口大省的生源最多。塔里木大学的新校区在明年3月启用,“十四五”期间,在校生规模将达到3.5万人,将更好地实现“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的国家战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任明超 见习记者 宋一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