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旷的戈壁滩上,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划破了第76集团军某合成旅营区的宁静。“上级命令我部于14时前完成一切出动准备。”旅作战值班室内,一条条指令迅速分发到各个作战要素,人员收拢、启封装备、装载编队……原本沉寂的营区像一台动力强劲的发动机迅速点火运转起来——装甲车队沿着4车道、20米宽的营区道路,分批次驶向集结地域。
近日,笔者来到海拔3000多米的西部高原,探访陆军第76集团军某合成旅基地化标准化营区试点建设最新成果,正赶上一场战备演练。
“部队全员全装紧急出动时间较以往大幅缩短,基地化标准化营区建设聚焦战斗力功不可没。”现地指挥应急演练的该旅旅长杨生春介绍,新一代营房的核心是练兵备战基地化、建设管理标准化。他们按照“营区设施支撑战斗力建设”理念,在上级机关指导下,建成了集指挥办公、军事训练、政治文化、营连生活、后装保障、融合服务六大区域于一体的基地化标准化营区,最大限度提升营房建设对部队战斗力的贡献率。
“‘硝烟味’弥漫在营区每个角落,‘服务练兵备战’成为新时代营房的鲜明特点。”杨生春说。
一
走进该旅指挥办公区,作战值班室内座无虚席,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各个席位上人员忙碌而有序。
“‘营房就要有营房的样子’,这个样子首先应该是打仗的样子。”该旅作训参谋葛江滨介绍,在指挥办公场所建设上,他们突出指挥功能,兼顾办公需求。办公楼一层建有作战值班室、作战室、战备资料室等指挥要素和机关兵器室、弹药室、战备器材库等指挥保障要素,二层以上才是办公区域。机关战备车库紧邻机关楼东西两侧建设,与战备器材库相通,实现了快速装载、快速出动。
“通过把指挥保障要素集中建设,将过去分散配置的战备车库靠拢部署,大幅缩短了平战转换时间。”参加演练的葛江滨说,“现在机关全员全装×分钟内就能进入指挥位置,×分钟内指挥车辆完成出动准备,实现了下楼进战位、出楼上方舱、上车能指挥。”
走出指挥办公楼,脚下的主路分外开阔。谈及营区道路建设,一旁的旅军需营房科助理白紫鹏介绍:“向战斗力聚焦不仅体现在‘中枢神经’,还延伸到了‘拳脚’。新营区设置‘5横8纵’道路体系,主路宽20米、次路宽12米,全旅车辆无交叉无会车,可在×小时内全部驶离营区。”
指挥办公区后方,矗立着三层钢架结构的室内综合训练场。走进去可以看到,场内套建多个训练专修室,涵盖轻武器、迫击炮、便携式导弹等专业,包含防空导弹、战伤员救治等38种模拟训练器材,还有军体训练场和军中书苑,既能保障战斗体能、共同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还可用于官兵学习充电和全旅大型集会。
推开便携式导弹模拟训练专修室房门,4架某型防空导弹发射具映入眼帘。向电脑软件输入相关参数、戴上VR眼镜后,一架在山地间盘旋飞行的虚拟武装直升机出现在眼前。笔者扛起模拟发射具,它的分量和真实武器相差无几。瞄准“目标”击发,虽然顺利“摧毁”武装直升机,但系统只判定成绩为“及格”。原来,这套模拟系统可综合射手搜索目标时间、丢失目标次数、解锁击发时机等因素来判定成绩,是否命中目标只是影响成绩的其中一项。
拾级而上,来到位于二楼的高原习服训练室,该旅合成三营九连官兵正在开展抗缺氧训练。“居住在高原上一段时间后,身体对缺氧现象产生一定的适应,这种情况就叫高原习服。这个训练室一次可容纳1个连队训练,能够模拟海拔3000米到5000米的缺氧环境。”九连副连长乔鹏一边负重深蹲一边介绍说。置身训练室,笔者呼吸骤然急促,肺部憋闷得有点难受,正在训练的官兵却面色平静,显然已经适应了缺氧环境。
站在宽敞的室内综合训练场中央抬头望去,复合钢材顶棚中嵌套着长条状灰色玻璃板、纯白色的圆柱空心管和绿色吊顶板材。军需营房科助理白紫鹏介绍:“这些材料可是高科技满满,屋顶上方的灰色玻璃是光电玻璃,能够把太阳光转化成电能,日发电量达200度。绿色吊顶板材是热水辐射板,采用红外线热辐射技术,确保冬天室内温度在18摄氏度以上。白色的圆柱体其实是采光导光管,可以把室外太阳光集中传送至场馆内部,解决了大空间场馆自然采光不足的问题。”
来到位于营区最北侧、占地2000余亩的室外综合训练场,眼前一派火热的练兵场景,官兵们正在开展班组协作翻越综合障碍、工兵分队架设机械桥梁、信息组网构建通信体系、包扎后送开展战场救护等课目训练。该旅作训科长苗立东介绍,室外训练场按作战编组划分为情报侦察、火力打击、防空反导、后装保障等七大要素数十个专业训练场地,部队不出营门就能完成从单兵到连排的所有专业训练。
二
来到后装保障要素训练区,该旅轻型高机动步兵二营正在组织铁路装载训练。训练区内设置了2座站台、1条长523米的标准铁路轨道、1列32节的铁路平车,一套标准的铁路系统就这样被搬进了营区。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一辆辆战车在引导员的指挥下,缓缓驶上火车平板。作为区域训练基地,该旅今年先后为3家驻训部队开放训练场地,初步探索了“同城共享、开放使用”的训练机制。
一路走来,房前屋后基础体能训练场、营门两侧战斗体能训练场、室外综合训练场和室内训练场模块组合、统筹调配,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军事设施建设必须与时俱进,紧贴部队类型特点和实战要求。”旅长杨生春解释说,部队调整改革后,合成部队成为陆军主要作战力量,兵种专业细分起来有几百个,对训练场地提出更高要求。新营区配套建设实战化训练条件和模拟训练环境,满足了全旅所有专业、所有官兵的训练需求。
离开训练场,笔者跟随合成二营支援保障连来到营连生活区。谈及连队宿舍的新变化,一旁的指导员徐阳忍不住点赞:“现在班用宿舍人均面积增大了,个人携行战备物资和战斗装具全部存放在宿舍里。连队走廊也拓宽到2.4米,能并排走两名全副武装单兵。连队不仅建有兵器室,还新建了弹药室,官兵请领武器装备更加快捷。”
笔者发现,新的连队宿舍不仅利于战备,更便于生活。每个连队宿舍都配了淋浴间,营连卫生室接通了输氧管道,室内建有阳光晾衣房,官兵冬天足不出楼就能洗澡、吸氧气、晾晒衣服。
走出宿舍楼,循着饭菜香,笔者来到食堂,炊事班正在准备饭菜。食堂共两层,一楼是储存区、粗加工区、切配区和烹饪制作区,二楼是餐厅。
在一楼副食品库,西红柿、菠菜、黄瓜等蔬菜分筐存放,整齐摆放在不锈钢货架上。库门口,一台迷彩色电子秤吸引了笔者的注意。炊事班长黄美龙介绍:“每次主副食出入库,都要用这个电子秤称量。电子秤具备拍照功能,可以把食材重量和图片实时上传数据库,还能自动生成账目。这样不仅杜绝了物资跑冒滴漏,也节省了人员登统计时间。”
来到烹饪制作区,炊事员正在操作炒菜机器人。在操作屏幕前设定好烹饪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倒入食材后,机器人开始自动翻炒菜品。黄美龙说:“这样一台炒菜机器人1小时可炒制570人份的菜品,大大减轻了人力负担。”
采访中,谈及新营区设计理念,一旁的白紫鹏助理忍不住点赞:“营房从规划建设之初就考虑到了标准化问题,比如以合成旅编制人数的上限设计宿舍楼和食堂,以陆军现役地面装备尺寸上限设计装备库房,确保一个营区适应多型部队、一栋营房满足多种需求、一间库房匹配多代装备,让铁打的营盘适应流动起来的部队。”
三
边走边看,笔者跟随白紫鹏助理来到后装保障区,走进勤务保障营车炮场。眼前的库房采用大开间、高举架的钢结构,进深达到22米,可满足陆军现役各型地面装备停放。车炮场距营连宿舍不到100米,部队紧急出动更加便利。
在融合服务区,“减负释能、还兵于战”的创新管理方法让笔者眼前一亮:垃圾分类、污水处理、水电暖管网维管等交给专业物业管理公司经营,让官兵集中精力练兵备战;与驻地银行合作开设财务综合服务保障中心,畅通平战一体的应急保障新链路;综合考虑军士构成、结婚比例、家属来队规律等因素,临时来队宿舍建设面积从43平方米增加到60平方米,更好地满足二孩家庭住房需求;将副食品采购交给政府组织,部队在智能化终端一键下单,一站送达,食品质量价格由政府把关、部队监督,部队不再直面市场采购,减轻负担、降低风险……
“新营房建得好,更要管好用好。”该旅领导介绍,他们施行“一类场所一项制度、一类房间一项规定、一类岗位一项职责”的管理模式,各类库室专室专用、专人专责,确保管理秩序正规、设备运行稳定、武器状态良好。同时对营区11万多件设施器材打码贴签,区分质量等级、使用状态、保障能力,实现标准配置、精确定位。
第二天清晨,笔者参加了该旅一场纪念活动——邱少云烈士牺牲69周年纪念仪式。邱少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作为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全旅官兵在缅怀先烈广场整齐列队,面向邱少云雕塑庄严宣誓。
该旅宣传干事郝剑飞介绍,营区政治文化区以“培育战斗力”为主题,集中建成了邱少云纪念馆、军史长廊、缅怀先烈广场等。依托红色场馆,他们常态开展参观学习、荣誉巡展、旅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官兵传承少云精神,担当强军重任。
“作为全军基地化标准化营区建设试点最新成果,我们为新时代营房‘画了像’,为军事设施建设‘引了路’,提供了能学习能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样本。驻扎在这样的营区,大家训练积极性更高,打仗更有底气。”旅长杨生春自信地说。
金晶 马振 张城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