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师范学院不断深化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体制机制改革,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构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五点筑实,四体深化,三维推进”的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丰富的教学成果、显著的应用效果,以及良好的辐射效应。学校逐步走上了教师教育和非师教育并重、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并举、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并进良性发展轨道。
——————————
构建了“五点筑实”的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学校按照专业教育“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习实训-综合实践-探索创新”的递进培养体系,对应打造了“课程、项目、竞赛、实验班、经营实体”等五个融合落实基点,以“五点筑实”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是精心组织设计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引导学生形成理念,扎实基础,积淀成为创新创业型卓越人才的底蕴;二是积极组织参与各类创新创业项目活动,使学生在项目中培养思维、锻炼能力,逐步向创新创业型卓越人才转化;三是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使学生在竞赛中开拓视野、形成品格,继续深入向创新创业型卓越人才发展;四是积极鼓励建设各学科专业的实验班,如卓越教师培养实验班、新道创新创业实验班、企巢创新创业实验班、乃寅写作班等,协同政府、企业、社会各类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切实有效进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有效实现专创融合人才培养的系统功能;五是积极鼓励选拔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进入孵化基地落地运营,如砀山商贸、文艺生活馆、N11行动咖啡、纸张记忆等经营实体,实现专创融合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搭建了“四体深化”的专创融合支撑平台
在支撑专创融合落实的平台、资源和环境建设方面,学校从入口到出口开展了全程建设,构建了包括专创学院、专创学营、孵化基地、专创联盟的“四体深化”专创融合平台体系结构。一是在长久深入合作基础上,2016年学校与企业联合共建创新创业学院,形成入口处落实学校高层战略的“专创学院”载体,为专创融合深化发展提供基础平台。二是进一步拓展专创融合平台体系建设,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形成上升递进的“专创学营”平台载体,为专创融合深化发展提供上升衔接平台。三是2017年学校建立了面向全校的“壹街区”大学生创业园,即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平台,构建了专创融合发展的深化提升平台。四是2020年学校联合牡丹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8家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8家社会化创业孵化基地和10家创业培训基地,组建了“牡丹江市创业孵化基地联盟”并担任联盟组长,构建了专创融合协同发展和监督管理体系平台,形成了区域合作的“专创联盟”,为专创融合深入发展提供更有力的资源协同及监督保障。
建设了“三维推进”的专创融合保障机制
在专创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学校构建了学科专业融通、产学研互促、校地企协同的“三维推进”专创融合保障机制。从学科专业融通、产学研互促、校地企协同三个维度,全面推进并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整体机制系统,全方位整合人才培养资源,为专创融合的进一步深化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开创了广阔空间。一是以学科专业融通推进专创融合发展,围绕地方经济建设需求,打通学科专业壁垒,推动专创融合的产出导向发展。二是以产学研互促推进专创融合发展,整合教学资源,推动专创融合的协同设计、推进、管理及评价,保障专创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三是以校地企协同推进专创融合发展,进一步强化产出导向,整合教学资源,挖掘出口方向,推进人才培养,以此形成了灵活开放、多维一体的专创融合保障机制。
学校专创融合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开设专创融合课程覆盖全校学生,受益学生20000余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由2015年37项升至2021年91项;学校孵化创业项目由3个升至136个;创新创业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26项、省级奖项84项;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报名项目由20个升至601个;学校2021届毕业生创业150人,取得了创业数量新突破。
2020年牡丹江师范学院获批“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示范校”和“共享型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获得黑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1年5月,专创融合工作模式作为示范单位参加了第56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之全国创新创业成果展。教育模式作为先进典型在吉林省2017年高校转型改革工作推进会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讨会、黑龙江省2017年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研讨会、省2019年就业工作培训研讨会以及市2019年创新创业工作总结大会上做经验交流,得到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可。
(数据和信息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