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某部副所长杨必武一头短发,显得精干利落,说话语速快得像崩豆,走路风风火火,一有空就喜欢钻进实验室或办公室加班。
从事科研工作以来,杨必武主持和参与完成40多项科研课题,其中10项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他参与研制的武器装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惊艳亮相,令世界瞩目。
一身闯劲儿
杨必武负责研究武器装备,每次装备定型前,都需要在各种气象条件下进行测试。他带着团队在盛夏去南方寻找“高温”,在冬天到北方等“极寒”,一轮测试要进行一整年。
有一年冬天,杨必武带队到北方进行装备测试,当地气温总是离理想温度“差一点儿”。团队中有人劝他差不多就行了,杨必武却坚持“不到标准不开工”。他们在当地等了一个多月,直到气温骤降,抓紧冒雪出门,终于完成了测试。
后来,杨必武听说有一种制造各种气象条件的系统平台。他立刻联系、走访考察。如今,试验时间大大缩短。
在杨必武看来,关乎“铸剑”的事是最重要的事情。“我们研究‘剑’也研究‘剑术’,要让装备能够适应现代战争的多种需求。”杨必武解释说。
那一年,经历11年本硕博连读,从军校毕业的杨必武来到火箭军某部。那时他已发表过27篇论文,授权4项发明专利,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
这个带着满身光环的科研“苗子”一进来就显示出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儿”。单位交给他的第一个课题是野战条件下人工消雾技术研究,这在当时是大难题,很多同事都认为“毛头小子哪能干这个”,杨必武却二话不说接下了任务。
他用半年时间跑遍国内几座“雾城”采集数据,向气象部门求教取经,还专门去基层部队了解对装备的需求。半年后,科室主任赵敬民看完他的课题报告,连声称赞“有思路对策、有数据支撑、有装备构想,虽说按现有手段难以实现,但就喜欢年轻人这股有想法、有办法的拼搏劲儿”。
“要敢于做困难的事”
从那以后,“毛头小子”杨必武便在科研这条道路上一路“闯”了下去。他带导弹发射车上高原戈壁,通过反复试验突破多项“瓶颈”技术,让导弹战车性能大幅提升。
为解决大型装备野外抢修难题,杨必武运用前沿技术,花了几年时间研制出某型设备,一举攻克难关,成果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做科研,就是要敢于做困难的事。”在单位,杨必武是出了名的“执着、有韧劲儿”。大家都知道,难题交给他准没错,因为他“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有一年发射演练复盘,发现装备故障大多出在地面装备。领导几经研究论证,决定运用科技创新手段改进地面设备性能,但苦于当时地面专业人才稀缺,谁来带队成了难题。
杨必武听到消息,不等开会动员就主动请缨,接下了“这块烫手山芋”。上任第二天,他就带着团队出发了。他们去高原深山考察,走访基层部队,用大半年时间对演练中暴露的“故障点”全面复盘,终于找到问题所在。
为了专心完成这项课题,杨必武干脆让出了某型号导弹副总师的头衔,带着几个年轻骨干钻研起地面装备。
4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开展了700多次测试,对比分析20余万条数据,终于形成研究成果。在随后的发射演练中,多型导弹武器装备亮剑试锋,由杨必武带队改进的地面装备完好率大幅提升。
“只要战场需要,用得上,就是值得的,个人的名利得失都是小事。”杨必武说。
科研创新中,杨必武非常注重技术的实用性。凡是他觉得有用、实用的技术,都希望拿来试一试。他曾提出利用某项技术改进导弹发射车底盘,观点一出遭到一些人质疑——新技术未推广,安全风险大。
他并未放弃。走访了一家又一家单位,最终找到一家单位合作攻关。他们很快做出第一台样车,一经问世便引起重视。看到诸多安全问题被杨必武一一解决,大家终于认可了他的方案,第二年课题顺利立项。
“科研是件需要坚持不懈的事。选定一个方向,然后坚定地走下去就好。”杨必武说。
在另一个项目研究中,他又带领团队进行60多次会商、40多轮修案,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经历全天候多地域考验,成果最终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从提出科研设想到课题结项,这条路杨必武一走就是10余年时间。团队成员吴金才多次说过,“如果有一次想要放弃它,就不会有后来的成果”。
服务部队战斗力提升,杨必武从没想过放弃。由他主持参与完成的40多项科研课题中,有不少项目都是“马拉松”课题。他常说,“时间是科研的记账本”。遇到团队中急于求成的年轻人,他总会劝道,“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极致,剩下的等着机遇到来就好”。
吴金才觉得,杨必武是典型的“甘于坐冷板凳”的科研人。杨必武的大多数成果不为人知,但他不在意这些,甚至还在一次成果报奖时,特意划掉了自己的名字,为的是“让年轻人出头”。
他更在意科研上的进展,每一点小的突破都能让他高兴很久。他“斤斤计较”自己为课题研究的付出,还特意算过一笔账。“我每天比别人多干半小时,加上周末,1周就能比别人多干1天。这要是1年、10年,能多干多少啊。”杨必武洋洋得意地说。
“差一点儿都不行”
杨必武曾作为现场负责人参加一次某型导弹装备质量评估和性能检测,在现场“死盯”每个细节。发现一个部件的外观尺寸误差超过几毫米后,杨必武当即叫停,要求重新改进制作。
“这么大的装备车,几毫米只是万分之一,没啥大事的。”对方想向杨必武“说情”,却被他当场怼了回去。
“差一点也不行!差了这‘万分之一’,哪来的‘万无一失’?”杨必武毫不留情,一口气接连指出了几处“不合适”。
为了一条装备试验的标准,杨必武和人拍过桌子。那一年,杨必武组织公开招标,遴选最优装备,多家单位带着装备前来参与招标。面对信心满满的“应试者”,杨必武将标准定得极为严格,一项项进行筛查。每一项比完,杨必武现场打分。有人被筛选出局不服,前来理论,杨必武就拿出一条条数据,让每个人心服口服。
在杨必武看来,尽管实验室与战场不同,但只要穿着军装,科研人员的血性就和战斗员是一样的。他的团队有一句“三敢”口号:敢担当、敢较真、敢突破。
尽管从事的是创新研究工作,但杨必武的实验室离“战场”并不遥远,他见证过无数次导弹发射。那年,刚来某部的杨必武第一次观摩导弹发射,冲天的火光和磅礴的场面让他震撼不已。随着科研逐步深入,杨必武的“激情”变成了坦然与自信,“我知道我们的装备没问题,备战打仗部队大可放心”。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威武的导弹方队在天安门广场受阅,杨必武参与研制的武器装备精彩亮相,让世人瞩目,“东风快递,使命必达”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
提起那一刻,杨必武平静地笑着说,“为大国铸长剑,让我们的军队有底气亮剑,这不就是我们从事科研的意义所在吗?”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通讯员 李永飞 李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