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2月1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倔强的中国速滑向“细节”冲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剑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2月15日   05 版)

    2月12日,高亭宇在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比赛夺冠后高举国旗。 视觉中国/供图

    2月14日,国家速滑馆迎来难得的一天休赛日,“冰丝带”显得安静许多,从2月15日开始,这里还有6枚金牌等待它们的主人——“冰丝带”是冬奥会产生金牌数量最多的单个场馆(14枚金牌),速度滑冰在冬奥会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高亭宇在本届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中以34秒32打破冬奥会纪录的成绩夺冠,坚定了中国速度滑冰“能行”的强大自信,尽管宁忠岩在1500米比赛中最终排名第7,但这个23岁、第一次参加冬奥会的大男孩直言“不服气”,后面1000米的比赛,宁忠岩还有机会让中国速滑再次震惊世界。

    每一枚金牌背后都是残酷到极致的竞争,更多真正关心速度滑冰的人想知道,高亭宇的金牌,会是中国速度滑冰振兴的前奏么?

    “自我养成”的中国速滑

    速度滑冰不是中国冰雪在夺金道路上所依赖的“王牌之师”,却有着极为特殊的开场: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叶乔波引领了中国冬奥奖牌“零的突破”,这是整个中国冬季项目突飞猛进的导火索,她舍身为国的拼搏精神,以及可以撑起拼搏精神的技术能力,都无愧于“体坛尖兵”这个伟大的称号。

    但叶乔波之后,中国速度滑冰一度陷入沉寂。2006年都灵冬奥会,王曼丽抢下女子500米亚军,2010年王北星收获女子500米铜牌,直到2014年,张虹才在索契冬奥会上夺得中国冬奥会历史上第一枚速滑金牌(女子1000米)。8年之后,高亭宇终于在北京“冰丝带”接过张虹递过来的金牌,中国速滑的传承才算找到了延续的方向。

    “看高亭宇夺冠,比我当年还要激动。”那场高亭宇夺冠的决赛,张虹在解说席上喊到声音有些嘶哑,作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张虹行使了自己的“特权”和一位来自非洲的委员“换班”,在颁奖广场亲手为高亭宇颁发金牌,她说:“看他举着国旗在场地中奔跑,我想起了当年的自己,历史就是要被突破的,纪录就是要被创造的,高亭宇引领着下一代,中国速滑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可能性”意味着更多潜能,也意味着更多风险。

    和大多数冬季项目在“国际交流”层面受益匪浅、有大批优秀外教和“外援”助力的状况相比,中国速度滑冰队始终保留着默默坚守耕耘的“倔强”:本届北京冬奥会中国速度滑冰队总共由30人组成。这30人当中,纯粹的“外援”只有冬奥备战冲刺阶段引入的按摩师伊万·约瑟夫·费利恩。长期以来,中国速度滑冰都走在一条“自我养成”的探索道路上,而这届冬奥会,成功的经验会让这个团队充满自信,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在新的备战周期中学习如何弥补弱项,让自己变得更强。

    细节就是“生命”

    要学的,还是细节。这届北京冬奥会中国速度滑冰真正领略到了强队、强手的细节——荷兰队“理所当然”成为“冰丝带”的王者,斯豪滕夺得女子3000米和5000米两枚金牌,维斯特、内斯则在女子1500米和男子1500米分别加冕,几乎所有速滑分项决赛,领奖台上都有荷兰人的身影。据曾有过多年荷兰外训经验的前速滑队队员孙龙将介绍,速滑在荷兰的受欢迎程度甚至不亚于足球和自行车,注册的速滑职业运动员接近3000人,此外还有大量半专业运动员及梯队青少年选手,“荷兰河道多,冬天结冰后男女老少都会上冰”,更重要的是荷兰有多家科研机构(包括院校相关专业)不断进行速滑项目的生物力学与生理学研究,这也是荷兰速滑得以长盛不衰的强大推动力。

    “冰丝带”里,荷兰速滑队科研教练桑德·范·金克尔每天到场都要测量冰温,他与场馆制冰团队负责人马克梅塞尔的沟通,甚至引发别国运动员的强烈抗议:冰越冷,就越硬,就更有利于习惯大力蹬冰进行高效滑进的荷兰选手,所以金克尔一定要用最周密的数据“暗示”冰面的温度应该下降。

    在细节方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支队伍能像荷兰队一样做到极致——中国冰雪军团已经在这个冬奥周期进入科技时代,国家体育总局与航天科技机构建造的我国第一个体育风洞建成于2020年,几乎所有竞速类冬奥项目运动员训练时都能从中受益,此外动态捕捉系统、抗阻和牵引装置都在中国速滑队开始应用,但科技之外,真正踏上冰面冲刺的“人”,以及人才的储备,才是决定中国速度滑冰未来的核心因素。

    提携弱项才能全面突破

    所以,当高亭宇把“冰丝带”染成“金丝带”,中国速度滑冰队更需要的是静心凝神,继续全面突破的努力。

    以2月13日晚场比赛为例,速度滑冰女子500米比赛——当年叶乔波、王曼丽、王北星的优势项目——金京珠(由短道转项)的37秒88和田芮宁的37秒982,只排在第12位和第14位,两人对于“滑跑”技术细节的理解和把控并不扎实;此前女子5000米长距离赛,最具潜力的韩梅排名第11位,而有3人参加的女子1500米比赛,韩梅、殷琦、阿合娜尔·阿达克分列第11、第15和第17名。

    同样的弱势还在男子团体追逐1/4决赛中有所体现:廉子文、王浩田、徐富3位从短距离“支援”到追逐赛的选手尽管拼尽全力,仍无法与对手抗衡,3分52秒25的成绩与第三名还相差接近14秒之多。

    “胜利是用来争取的,纪录是用来打破的”,荷兰队的内斯在男子1500米夺冠后说出这句话,对渴望确立优势、赢得整体竞争力的中国速度滑冰队而言,有了一个好的开端,至少在本届冬奥会上,还要全力争取一个好的收束。

    本报北京2月14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剑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2月15日 05 版

平视的一代不需要“拉踩”式的狂欢
羽生结弦:即使受伤也要继续接受挑战
倔强的中国速滑向“细节”冲刺
叶乔波:改变与守望中国冰雪半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