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距离毕业生最晚离校期限倒计时3天。
语凝整理好行李箱,锁上门,看了一眼手表。此时正值13:00,距离高铁出发不到2小时,扣除路上和检票花费的1.5个小时,她还剩下半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在最后半小时里,她选择去见一个人。那是她在图书馆自习室里认识的男孩,只是,她不知道他的专业、年龄,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字。
图书馆是回字形建筑,中间是镂空的环形楼梯,自习室排布在外圈,走道和自习室隔着一道磨砂玻璃。如果一直站着会很尴尬,语凝只能绕圈走,装作漫不经心地散步。绕一圈的时间是1分30秒,男孩出现在视线中的时间是5秒。
13:15,语凝开始绕第一圈,心中五味杂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他的呢?可能是看到他捡起地上的纸团藏在掌心?看他每天离开座位时小心翼翼将椅子归位?他温柔、开朗、阳光,好像和每一个人都可以相处得很好。想到这个空间里有他在,就会格外安心。
13:16,第二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他的呢?语凝回忆:好像是那一天,自己一个人蹲在储物间里哭,他递过来一张纸巾,不多问,静静待着,听自己絮絮叨叨。他只是耐心地听,肯定她的感受,不做评价。那一刻的相互理解,胜过很多人耳鬓厮磨几十年。
13:18,第三圈,“要不还是去问个微信号吧,就这样离开,怪可惜的。”但她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就算认识了又怎么样呢?我们会在微信上聊天,约出来吃饭,看电影,也许会相爱、结婚——和所有普通的情侣一样。最后,再多的热情也会归于寂静。
最后5秒,男孩还是保持着一个姿势看书,没有回头。
算了,就到这里吧。今天又看了他15秒,已经够奢侈了。语凝轻轻笑了,对自己说:他很好,非常好,对每一个人都很好。我不要自作多情。现实不是戏剧,没有那么多的巧合。
……
6月18日清晨,江赦林起床后开始洗头,他在手上倒了厚厚的洗发露,认真洗了三遍。这是他离开这个学校的倒数第三天,今天,他要去向自己喜欢的女孩告别。
很久以前,从女孩走进自习室的那一刹那,江赦林就注意到了。她的头发很长,乌亮亮的,喜欢穿绿色连衣裙,走起路来很轻盈,像夏天的薄荷。她做什么都很认真,看书很认真,玩手机也很认真。她总是一个人,一个人去食堂,一个人来学习,没有见过她大笑的样子,表情淡淡的,好像周遭世界与她无关。他总是忍不住想到她,在喧闹的火锅店里、在车水马龙的街头,在每一个开心或者落寞的时分,他都在想念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江赦林开始期待每一天的清晨,期待着去图书馆,做什么都特别有动力。
很多次,江赦林都忍不住想前去搭话,邀请她一起去食堂,可是转念又想:如果她喜欢一个人待着,我就应该尊重她。遂作罢。前几天,他看到女孩蹲在地上哭,想上前说些安慰的话,却紧张得哑口无言,只能递上一张纸巾。后来,女孩主动和自己说了话,不止一句,是很多句!他高兴极了,那是他入学四年以来,最开心的一天!
到了离校前,江赦林决定还是和女孩好好地道别,他不想表白,也不想索求什么关系,他不想让她有任何的负担,甚至连“希望你快乐”都说不出口——我只是一个路人,人家又凭什么要承受我的期待呢。所以只是道别,仅此而已。可是直到闭馆音乐响起,江赦林还是没有等到女孩,他安慰自己:“或许明天她会来呢?”
6月20日,毕业生全部离校,他们拥抱、合影、告别。这是很多人彼此人生中的最后一面。图书馆二楼的留言墙上,有人提问:“友友们,你们觉得爱是什么?”回复形形色色,有人说:爱是陪伴、理解、包容,有人说:爱是放手,是成全。还有一行清丽的字迹:爱是怦然心动后的寂静。
倪天佶(27岁)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