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4月14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全球新冠确诊病例突破5亿例:

结束新冠大流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子倩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4月14日   09 版)

    4月12日,韩国首尔民众排队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当日,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表示,韩国国内首次发现感染新冠重组毒株XL的确诊病例。XL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亚型BA.1与BA.2重组而成,目前尚无关于该毒株传播特点的信息。 视觉中国供图

    人类战“疫”形势依然胶着。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4月12日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超过5亿例,累计死亡超过618万例。过去28天内,报告病例最多的国家分别是韩国、德国和越南。疫情蔓延速度明显加快——确诊1亿例用时超过一年,从1亿例增至2亿例用时6个月,再增至3亿例用时5个月,从3亿例到超4亿例用了35天,从超4亿例增至5亿例则仅仅用时27天。

    “现在报告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呈下降趋势,但‘大流行’仍远未结束。”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4月11日强调。谭德塞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进入第三个年头,以下问题尤其值得重视:第一,警惕“抗疫疲劳”;第二,已经接种的疫苗或感染病毒后的免疫持续时间仍不清楚;第三,无法预测新冠病毒下一步将如何演变。

    世卫组织:解除防疫限制措施是“残酷”的

    2月1日,丹麦宣布取消几乎所有的新冠限制措施,随后,芬兰、英国等纷纷提出“与新冠共存”。随之而来的,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五波高峰,最严重时每日新增确诊超过21万例,确诊病例数加速从4亿迈向5亿节点。世卫组织3月中旬明确警告说,部分国家和地区决定解除防疫限制措施是“残酷”的。

    综合彭博社等外媒报道粗略统计,全球已有约16个国家宣布进入“与新冠共存”的阶段,其中超半数是欧洲国家,法国、德国均在其中。在美国,白宫3月发布一项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国家防备计划,旨在引导美国进入“新常态”。在加拿大,包括魁北克在内的多个省份取消了几乎所有新冠防疫限制。在亚洲,日本已不再有任何地区实施“防止蔓延等重点措施”;新加坡总理李显龙3月底宣布,将迈出“与新冠共存”的决定性一步;韩国疫情曾在3月达到历史最高峰,随着新增病例减少,政府也表示最早将在4月18日开始解除除在室内戴口罩外的防疫措施。

    相关国家放松防疫政策的理由,减轻疫情防控对民生经济和社会影响,是主要的共同之处。但事实上,新冠病毒并没有因为解除封锁和隔离措施而停止扰乱这些国家的社会和经济运行。在英国,因准备不足,餐饮、旅游等服务行业短时间内难以摆脱疫情带来的混乱,且每日新增病例又回弹至9万例以上。叠加通胀大潮和用工荒,英国经济复苏的预期反被降低。普华永道4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英国经济增长率预计在2.8%至3.8%之间,远低于此前4.5%的预期。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日本等国家。此外,随着“复活节”的临近,很多媒体和公共卫生专家都担心,欧美疫情可能再度恶化。

    什么才是结束新冠大流行的最佳方式,相关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医学》4月5日发布由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成员主导的研究文章《结束新冠大流行的公平路线图》,文章指出,只有关注疫苗和治疗药物的公平分配,充分保护弱势群体,制定可以迅速响应的公共卫生计划,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才会结束。文章对比了韩国、新西兰、智利和中国香港等老年人口较多的国家或地区近期疫情形势,得出的结论是,虽然逐渐增高的疫苗接种率有助于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控制住院和死亡人数,但一旦政府停止或减少关键公共卫生干预,例如保持社交距离、检测和隔离要求等,新冠病例大概率都会出现反弹。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宣布“与新冠共存”的同时,另一些国家和地区计划重启防疫限制措施。4月11日,美国费城成为全美首个恢复室内“口罩令”的主要城市。德国方面说,今年秋天可能重新实行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的要求。加拿大人口第一大省安大略省首席医疗官摩尔4月11日表示,“强烈建议”民众在所有室内场所继续佩戴口罩,且应是三层或医用级口罩。

    “奥密克戎也会让人们住院并死亡”

    变异病毒是目前疫情防控的另一大主要风险。世卫组织在4月12日发布的新冠肺炎每周流行病学报告中指出,极易传播的奥密克戎毒株迅速取代几乎所有其他流行毒株,导致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住院病例和死亡病例均大幅增加。在一些国家,奥密克戎毒株导致的死亡人数与之前的峰值相似,甚至更高。

    更易传播的奥密克戎毒株,再次凸显了公共卫生干预的必要性。以日本为例,据日媒《日刊现代》报道,因奥密克戎亚型毒株BA.2疫情蔓延,日本可能遭遇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第七波疫情高峰。在此轮疫情中,多个地方县新增感染人数均创下历史新高,但大阪、东京等大都市新增感染人数却相对较低。昭和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二木芳人解释说,这是因为此前东京和大阪的养老院针对民众聚集等采取过应对措施,地方养老院的相关措施不够到位,因过度聚集导致疫情扩散的情况较多。

    值得警惕的是,新冠病毒变异的步伐并没有放缓迹象。迄今为止,世卫组织已经命名了13种变异病毒;4月11日,世卫组织又将奥密克戎的两种新的亚型毒株BA.4和BA.5添加到其监测列表中,以研究它们的突变和免疫逃逸能力。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提醒说,相关研究不应局限于病毒突变速率加快这一点,更准确地说,大规模流行不断催生新的变异株,这些变异株一旦得到机会,就会努力成为“优势毒株”,存在潜在风险。

    世卫组织在每周流行病学报告中提到,奥密克戎毒株导致的疾病严重性有所降低。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4月7日发布的一篇文章说,奥密克戎毒株具有中和抗体抗性,这可以解释两个问题:一是,在南非等最初出现此变异毒株的国家,病例从新增到回落的时间比前几波要短;二是,随着疫苗接种率提高,轻症或无症状感染病例比例增多,其中还会有突破感染的情况。这也成为相关国家放宽疫情限制措施的主要背景和依据之一。

    但是,许多专家担忧,确诊病例激增仍有可能导致医疗卫生系统不堪重负,尤其是,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仍未从前一波疫情中完全恢复。谭德塞说过,与此前流行的其他变异毒株一样,奥密克戎也会让人们住院并死亡,因此不宜将这一毒株的特性描述为“温和”。特别是,全球数据网站“Our World In Data”结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有关研究监测显示,新变种似乎更容易出现在免疫缺陷和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高风险人群中,由此造成的“超额死亡”——自新冠肺炎疫情开始以来因各种原因死亡总人数与平均预期趋势之间的差值——高达2至4倍不等,这一情况在拉丁美洲等欠发达地区尤为明显。这意味着,目前的新冠实际死亡人数很可能被低估了。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4月11日在吹风会上提到了“地方病”的概念,他认为,即便未来新冠病毒像疟疾和结核病一样成为“地方病”,但减少感染、痛苦和死亡仍然很重要。

    重组病毒的出现或许是更加糟糕的情况。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4月12日表示,在韩国首次发现了感染新冠重组毒株XL的确诊病例。XL毒株是迄今发现的17种重组毒株(XA-XS)之一,与近期在英国、日本、印度、巴西和中国台湾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的XE毒株类似,由奥密克戎原始株BA.1和亚型株BA.2重组而成。

    “重组毒株并不罕见。”英国卫生安全局首席医疗顾问苏珊·霍普金斯指出,“特别是在几种变异毒株同时流行的时候。与其他很多变体一样,它们中的大多数都会很快消失。”但世卫组织认为,新冠病毒进化和出现包括重组毒株在内的新变异毒株风险依然很高。瑞安警告说,病毒传播得越多,变化的概率越大,“重组变体的可能一直摆在桌面上”。

    要不要接种第四针新冠疫苗

    疫苗接种仍被认为是降低病毒变异所引发风险的关键因素。在很多放宽防疫政策的国家,面对新一波疫情采取的主要举措,就是呼吁民众加速接种新冠疫苗和加强针。疫苗接种率居世界前列的以色列,已经开始为民众接种第四针新冠疫苗。以色列阿苏塔·阿什杜德大学医院传染病主任塔尔·布罗什领导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接种第四针新冠疫苗可以减少死亡,对于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尤其如此。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免疫学家唐娜·法伯曾指出:“人类免疫系统有一个特征,它能记住之前的感染,但它不一定能作出持久的应答。有些感染和免疫接种能诱导持续终生的保护力,但除此之外的免疫应答都很微弱,需要加强针或新设计的疫苗定期提醒它。”

    支持推进第四针疫苗接种的观点还包括,随着传播能力越来越强的变异毒株出现,新冠溯源、检测和预测难度均在上升,接种加强针将大概率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同时减轻卫生系统的负担。

    反对者则认为,大规模接种第四剂新冠疫苗,疫苗分配不公平问题会进一步凸显。“Our World In Data”截至4月12日的监测显示,低收入国家中目前仍只有14.8%的人接种了至少一剂疫苗;在该网站的监测地图上,非洲多国甚至没有与疫苗接种的数据显示。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一位发言人认为,无论是从公平角度还是从流行病学角度看,给非洲一位老人或医护人员接种第一针疫苗,要比给欧洲的一个健康人接种第三针甚至第四针疫苗更有意义。

    世卫组织同时呼吁关注和警惕“新冠长期症状”和“大流行性疲劳”。前者指的是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在康复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彭博社2021年12月曾援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的研究发现报道称,新冠病毒在感染一个人后,可能会在其体内存留数个月之久,并扩散到包括心脏和脑部的各个位置。这项新研究有助于了解病毒持续存在的机制,帮助改善对感染者的护理,以消除病毒造成的长期影响。后者则指的是应对新冠病毒大流行采取的长期管控措施的反应,这种情况甚至可能演变为对未来感到无望和孤独等。

    在《结束新冠大流行的公平路线图》这篇文章的结论中,研究人员认为,结束大流行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其中既包括各国政府需要一个以“事实证据”为基础的公共卫生计划,也必须保护包括医护人员和青少年等在内的脆弱群体。文章说,“最终,各国需要定义和决定什么水平的传播是本国可以接受的,如何在不给卫生系统带来负担的情况下控制病毒,并避免不利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后果。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在一个相互关联的世界中进行。”     

    本报北京4月13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子倩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4月14日 09 版

结束新冠大流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欧洲对俄外交驱逐战史无前例:伤人自伤的政治姿态
对印度“网开一面” 美式双标的又一次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