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5月09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微调查

一份来自首师大附中的校园微调查:他们为啥喜欢国风音乐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记者团 邓羽涵 刘子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5月09日   07 版)

    3月26日,武汉欢乐谷国风次元节正式启幕,百名古风少年全园布阵,演绎系列主题情景,开启跨次元盛会。视觉中国供图

    编者按

    国风音乐以其歌词中优美的意象、清朗的意境、富有民族特色的韵律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得到越来越多中学校园中的年轻人的喜爱。国风音乐的魅力何在?到底有多少人喜欢国风音乐?带着这些疑问,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记者团设计了一个小问卷在同学们中发放,回收100份左右有效问卷,并对部分同学进行深度访谈。调查中的数据也许并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但是代表了部分同学的声音。

    ---------------

    国风音乐的魅力何在

    调查中,绝大部分受访同学认为,歌词描绘的意境优美是自己喜爱国风音乐的原因。

    国风音乐的言辞间蕴藏着的几分诗情画意,古与今一脉相承。往往几句文字轻描淡写,却能使一番宏大的景象如卷展开,正是“亘古不变的春秋,美好从未被打破”。比如,“红雨瓢泼泛起了回忆怎么潜”,让人流连在朦胧的江南水乡;“西夏的眼泪 倒映着余晖 剪影不破碎 百炼为精粹”,令听者仿佛置身于闪着星光的沙漠之中;还有学生所熟知的“钿头银篦击节碎 血色罗裙翻酒污”“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这些令青年学子驰骋想象,穿梭在千百年之前的风景与深情中,对经典文章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问卷中,同学们填答了最喜欢的歌词,结果发现,被同学们提及的那些歌词71%是关于“爱”的。可见,国风音乐的魅力还在于能够引起同学们的共情。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染山河,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写出了英雄的无闻与赤诚;“照耀天地万物 夜如昼 纯净之心坚固 密不透”,透视着人的纯净与坚定。这些是血脉中流淌的家国情怀和寻根思想。“爱若执炬迎风,炙烈而哀恸,诸般滋味皆在其中”,描绘出那份炽烈与自在,是理想中爱情的模样。

    随着国风音韵,同学们与古人同呼吸、共心跳,一次次欢喜与感动、一个个小念头随时间沉淀为强烈的情感共鸣。这些情感并不“高大上”,反而简单纯粹:对美的向往,对爱的探求,对羁绊的摆脱,对自由无忧无虑的向往……随着成长渐渐被稀释的东西,音乐包容了它们,也让年轻人有了情感的释放。

    共情之后便是沉思。不少受访同学从精神上的触动中迸发出热爱的光芒。有同学从“休笑我休笑我命在朝暮之间,也敢只手补天裂”想到稼轩“眼光有棱,足以映照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油然产生敬意;“英雄过往,或斑驳在这朱漆的画堂,但也在,这山高海阔天地苍茫”,有同学以这一句歌词纵观中国古老的神话,将中华大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时空属性交错在独特的思想坐标中,融会贯通;有同学了解到有些诗词以吟诵的方式创作,其本身就是美妙的音乐;更有同学细细品味《万象霜天》三段副歌三句词三个层次,增添对我国传统哲学中的经典人生理论的感悟。

    同学们对国风音乐的多维度热爱最终指向了对自身的关怀。有人把它当作一把钥匙,让原本生疏的课文简单易懂,拓展“同好者”的社交圈层;有人把它当作一扇窗,因为一首歌爱上一位古人,因为一支曲开始了解昆曲、学习民乐;有人把它当作一支话筒,叩问历史的回声;有人把它当作一个木匣,纪念不平凡的时光;有人把它当作一把锁,守护内心逐渐迷失的初心。

    在国风音乐中,少年在成长。

    一名首都师大附中校友的留言令笔者感慨万千:“‘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当时一听此歌,我就想到了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决绝,待故人再看我,料来此身已在燕园。终于不负所望,黄金台上,终得龙头望,考上了北大,不负‘首师附’三字。”

    国风音乐的力量,正穿越千年,化为当代年轻人的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风音乐的土壤

    调查发现,同学们之所以喜欢国风音乐,最重要的原因是国风音乐的内容厚植于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古诗词本身就是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诗歌本就是音乐。”一名同学在调查中说。当今世界连结为一个整体,彼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都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国与国之间也出现了文化输出与文化输入的现象。“当身穿Lolita(一种服饰类型,主要风格为甜美,古典,哥特等——编者注)或cosplay(指扮装游戏,一般指利用服装、饰品、道具以及化妆来扮演动漫、游戏及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角色——编者注)的少年男女如潮水般涌上街头,当大街小巷的电视里都播着韩团打歌热曲,欧美明星的唱片泛滥了整个市场,我们很难不感受到一种文化遭到侵蚀的危机感。”一位同学说,守护传统文化的自觉在中学生心中蔓延开来,骄傲地投入到祖国优秀文化的怀抱,滋养内心深处的中国根。

    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国家也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树立人民文化自信。调查中,一部分同学表示自己是通过舞蹈、歌唱类综艺节目了解到国风音乐的;有21%的同学因自己喜欢的音乐人和歌手而增进与国风音乐接触。应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风音乐的土壤,同学们期待有更多国家层面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推荐和推广。

    随着信息时代的科技东风,国风音乐的传播途径也更多元更发达。

    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调查中,大多数受访同学是从社交媒体和App推荐上了解到国风音乐的。不少同学表示,很多音乐软件在首页上加入了“国风音乐”这一独特的版块,随后,这些音乐被怀有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的粉丝刷上了“飙升榜”“热歌榜”,这也让国风音乐被更多的人听到了。

    同时,借助科技,国风音乐不只拘泥于演唱,而是演变出了更加丰富的形式。从加入电音、摇滚乐、戏腔元素等音乐自身的改变到开展虚拟歌手全息投影、AI歌手无参合成技术等音乐“演唱”形式的改变,这些无不吸引了追新求异的年轻人的眼球。有同学在谈到国风音乐《囍》时说:“这首歌运用了十分反传统的写法却营造出了类似我国传统戏剧特有的氛围,传统乐器和电音制作的结合恰到好处。”这些新技术让中国5000多年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了光彩,也让人们意识到古老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并不古板老套,反而历久弥新。

    调查中,很多同学们表示,国风音乐在新时代的奏响,是复古,亦是传承,更是中华文明之血脉丝丝不断的最好证明。它之所以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既是时代潮流的必然性,也是千万音乐人用热爱和梦想浇灌的结果,这口气不会断、不能断。

    (指导老师:周璇)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记者团 邓羽涵 刘子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5月09日 07 版

一份来自首师大附中的校园微调查:他们为啥喜欢国风音乐
如果梦想有颜色
桂花雨
中高考前 我们一起逾越高原现象
文玩核桃与中考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