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5月1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在低碳产业赛道上探索“四川方案”

冯俊锋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5月17日   05 版)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重大的战略决策和坚定承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四川倚重省内门类齐全的能源结构,树立先立后破的产业结构思维,探寻安全可靠的能源替代新路。

    仲夏5月,四川省地热产业联盟在成都城南一座大厦里低调揭牌,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地热产业联盟,它承载的功能与价值不仅仅是利益联结与重塑行业品牌的需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需要,更是“双碳”背景下,地热资源“产学研”发展与转化的需要。

    类型丰富,兼具高、中、低温地热资源的四川在开发利用上有独到的“话语权”,中国地质调查局调查评价数据显示,全省地热资源仅浅层地热能就达164亿平方米,折合标准煤逾3000亿吨,可开发利用总量居全国第三位。早在2007年,四川就开始在民用建筑领域试水地源热泵示范应用工作,3年后颁布了全国首个地源热泵地方标准。从技术应用到行业示范推广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全川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体系化”思路。

    四川地热领域的话语权还与科研实力支撑密切相关,成都理工大学上世纪80年代就致力于地热研究,西南石油大学地热钻头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以及“国字号”的科研院所均有涉足,成型的研发团队与省内众多的地勘设计钻探队伍,成为四川地热资源领域的“集成系统”。

    但是,受制于空间距离、气候特征、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阶段等客观因素影响,四川的地热产业资源开采难、转化难、利用难,90%以上仍处在洗脸、泡澡、煮鸡蛋等低附加值阶段,2019年川藏铁路沿线仅川西高原甘孜州就勘查出40摄氏度以上的温泉170多处,“处在深闺人未用”,梯级利用严重不足,特别是运用于建筑节能领域的推广面积仅为天津市的6%左右。

    加快推进地热资源勘探开发与转化,四川地热资源面临“风口”也面临“关口”。四川省地热产业联盟能给理事单位成员方提供哪些价值?这是联盟的“出生之问”。显然,联盟理事成员单位就是要在重大政策协同、重点领域协作、市场联动与产学研转化方面同下“一盘棋”,全面激活“操作系统”。

    事实上,四川剑指双碳目标,结合“十四五”规划已祭出“组合拳”,随之一系列配套文件已先期为地热资源“赋能”,一个万亿级的低碳产业赛道呼之欲出。从省级层面系统研究和全面总结全省各地区、各类型地热资源特征和开发潜力,支持公共建筑地热能规模化应用,服务美丽四川建设;同步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成都都市圈、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区地热需求调查评价工作,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启动乌蒙山区、秦巴山区等为重点,实施低温地热资源勘探示范工程,为农村供暖、零碳示范旅游区、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提供支持,服务乡村振兴……

    这是一套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 “四川方案”,按照“全面系统、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原则,成都在试点示范工作中抢先分享“红利”,现已建成17个分布于10个区(市)县的浅层地热项目,应用领域涵盖交通枢纽、住宅、学校、医院、商业综合体和酒店,应用面积达122.1万平方米,折合标煤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600吨。最有代表性的成都东客站冬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项目,“把大自然请进车站里”,成为理想化低碳项目应用的象征。

    我国著名采油气专家、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大学原校长赵金洲对地热资源的“四川方案”格外看好,他说,地热是无污染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资源稳定可靠。他建议四川地热产业项目强化“实用性”,下一步应重点在建筑体冷热联供、工业供能、废弃矿井热能利用、农业畜牧业和地热发电领域广泛推广。赵金洲用“插上双碳翅膀的万亿级产业”对四川地热资源表达了无限的期许。

    (作者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副州长)

冯俊锋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5月17日 05 版

疫情之下 看不见的人怎样被“看见”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能够克服疫情影响,健康发展
在低碳产业赛道上探索“四川方案”
上海分阶段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上海:“练塘茭白”迎来采收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