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除夕,浙江传媒学院的学生徐一帆独自坐上了从山东老家前往贵州的列车,跋涉20余个小时,只为给贵州山区的村民拍摄证件照和全家福。他说,在贵州的偏远山区,有些老人一辈子没有照过相,他给老人拍摄制作的照片可能是老人一生中唯一的一张,甚至会成为老人的遗照。他永远忘不了老人眼含泪水跟他说“谢谢”时的场景。
徐一帆的故事让浙江传媒学院爱好摄影的同学们感动不已,他们想让这份爱与感动传递下去,让爱在镜头中更有力量。在这个初衷的引领下,浙江传媒学院“移动三脚架”志愿服务队成立了,徐一帆成为第一任队长。
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移动三脚架”指导教师林立荣向记者介绍,“移动三脚架”志愿服务队旨在为边远山区的人民拍摄证件照、全家福照和全村福照,为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提供公益摄影服务。
每次公益行动,都让孙杨洋难以忘怀。“当村民拉着我们的手,邀请我们去他们家做客,一遍遍给我们塞鸡蛋和橘子表示感谢时;当我们离开,村民远远伫立,依依不舍地送别时……我们会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2017年,孙杨洋通过当地媒体报道得知马俊河在甘肃民勤植树治沙的故事,7月,她带领“移动三脚架”志愿者团队前往甘肃民勤,驻扎在当地专门为志愿者开辟的基地里,为两个村庄的村民拍摄全家福。西北地区地广人稀,村庄之间距离遥远,志愿者每天早上8点从基地出发,步行一个小时才到村子,平均每天服务8个小时。其间也遭遇过突然袭来的沙尘暴,队员们帐篷里、衣服里甚至眼睛里都是沙尘。“我们看到了这些小村庄里的村民的生存能力是多么强,也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保护环境,绿色传递,刻不容缓。”孙杨洋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泓君是一名来自贵州大山的土家族女孩,2015年,上初中二年级时,她在网上看到了浙江传媒学院“移动三脚架”志愿服务队到贵州省毕节市服务的报道,她被志愿者们“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将爱与温暖带向远方”的精神打动,同时也坚定了自己要做一名少数民族文化可视化传承者的信念。后来,她如愿考入浙江传媒学院摄影系,通过层层选拔成为“移动三脚架”志愿服务团队的一员,又在去年成为队长。
去年暑假,她带领队员去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坦歧村进行红色乡村文化调研,为当地村民们拍了肖像照和全家福,并且举办了影展。这次活动让余泓君更加相信,小小的镜头在爱与温暖的滋润下,也能变成具有大能量的媒介。“我会一直用行动将团队的宗旨——‘镜头,让爱更有力量’延续下去。”余泓君说。
“移动三脚架”志愿服务队在拍摄途中发生过许多感人的故事:队员徐皓用自己的镜头拍下了孤儿院的孩子,帮助他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生父母;队员张艺凡在金华武义帮助村民用电脑技术修复了仅存的一张老底片,让村民实现了见到亲生父母样貌的心愿……“用专业服务社会,以志愿奉献青春”正是队员们的宣言。“团队将影像文化与社会实践融合在一起,用影像呈现了大学生的青春梦想与人文关怀。”林立荣说。
目前,“移动三脚架”的足迹已遍及10个省份25个市县的山区,参与的师生千余人,为近万名山区百姓免费拍摄和打印塑封证件照、全家福照、全村福照数万张。此外,“移动三脚架”志愿服务队还记录下了中国全面脱贫这个新的时代命题。2018年,两部反映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的纪录片《梅林村的春天》和《望坝》启动拍摄,片中使用了大量团队拍摄的图片。
用影像记录自然生态的美好瞬间,完善生态影像数据,也是“移动三脚架”志愿服务队的使命和努力方向。“在海南鹦哥岭,我们与护林员一起行走在原始森林,拍摄了大量生态保护区的动植物、山川河流以及护林员日常工作的照片。”林立荣说,“我们想用自己的方式传播生态理念,增强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移动三脚架”团队还参与了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连续六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等重要会议的拍摄工作。
在摸索与奋斗的8年中,团队逐渐壮大,并制定了“镜头里的文化寻根”“镜头中的社会温度”“镜头内的时代剪影”“镜头下的绿色传承”“镜头后的别样人生”五大版块拍摄构想。“今后我们将继续在这几大板块发力,用专业(技能)做些温暖而有意义的事情,让一代代队员走遍全国。”林立荣说。
在林立荣看来,中国青年报社“温暖一平方”的推出,源自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重构。“温暖一平方”的空间链接起的正是“人心”的价值理念,与“移动三脚架”的“影像让爱更有力量,让我与你从此有关系”的理念不谋而合。
“带着温暖生活的青年,必然脱离冷气,自己有一分光,就会去努力照亮身边的人。”林立荣告诉记者,她也希望通过中国青年报社“温暖一平方”,将“移动三脚架”团队播撒出去的温暖以影像形式回流到校园,让年轻人感受到来自各个民族、大自然以及各行各业的温暖,并且将这份温暖汇集成面对未知的勇气和动力,为日后服务人民、干事创业、成为担当有为的新时代青年埋下积极的种子,凝聚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营造“青春上善好活法”,一起奔赴未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