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今年合肥市累计举办784场线上线下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1.73万人次。记者了解到,合肥将对非市域范围全日制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来该市企业求职的,发放500元至1000元一次性面试补贴;对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合肥市重点企业稳定就业12个月以上的,3年内社会保险个人缴纳部分给予全额补贴。
---------------
透过办公室窗户就能看到自家阳台,步行10分钟、骑车5分钟就能到达单位……在合肥市宝之佳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之佳”),近30名年轻员工实现了“家门口”上班的心愿。不久前,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2022届毕业生周焯斌收到了心仪已久的生物科技公司的入职邀请,并完成网上签约,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合肥,凭借产业优势经济发展,跻身“万亿城市”、新一线城市行列,对人才的渴求与日俱增,在吸引人才上也下足了功夫,保障高质量就业,正成为合肥政府、高校和企业共同努力的目标。
“直播带岗”助就业
“诚邀外地大学毕业生来肥就业,诚请在肥大学毕业生留肥就业。”今年,围绕“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指平板显示、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产业、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链,在吸引青年人才上,合肥启动了“两诚”招才引智进高校活动。
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春季部分高校采取封闭管理措施,企业人员不能进校招聘。于是一些高校积极求变,开始了“直播带岗”。
3月下旬的安徽农业大学学生活动中心,没有往日招聘会“人山人海”的景象,只有一排排介绍企业情况的展架和4名对着手机和摄像头讲解的学生。该校2021级的汤冠柔就是其中一位“主播”。
为了将48家企业提供的1500多个就业岗位讲清楚,汤冠柔提前一周就开始准备,在讲稿上圈画出重点,将企业文化背景、未来发展方向等素材记在脑子里,还对着室友试讲演练。
当天,600多名毕业生观看了直播和企业线上答疑解惑。
该校2020级会计专业专硕研究生董开元就通过这场直播找到了工作。刚看到直播预告时,他和室友都觉得很新奇,“得试试”。当天,他们在宿舍里用电脑观看直播,“现场很安静,没有线下招聘会那种嘈杂的感觉”。一周后董开元收到了一家位于蜀山区的律师事务所的面试通知,目前他已经签了三方协议,找了份离家近的工作。
在他看来,线上招聘会能让求职学生尽快锁定目标,大家可以线上了解企业和行业信息,心里有个底,等线下招聘会的时候再深入了解。“班上很多同学都采取了这种‘双保险’的求职方式,最后找到了工作。”
今年,合肥市连续举办了多场云聘会,50余家重点产业链的企业通过“直播带岗”的方式,在135所高校里做推广。但也有学生反映,线上招聘会缺少当面深度交流。为此,4月开始,疫情缓解后,合肥市的人社部门又办起了线下招聘会。
日前,2022年合肥蜀山区“招才引智进高校”活动走进安徽农业大学。一大早,该校学生活动中心门口人头攒动,很多学生来排队,最终,80家重点企业收到1051份简历。
早在过完年,蜀山区人社局人才专员就主动与辖区企业联系,建立用工需求台账。在进校园活动筹备阶段,企业招聘信息就已经挂在了学校官网、人社局官网、区政务公众号等平台上。区人社局还召开校政企座谈会,对用工企业和毕业生需求双向摸底。
每到一所学校,区里工作人员都会提前设立咨询台,反复推介合肥市人才政策和蜀山区人才公寓、公共租赁房和面试补贴等福利。“我们辖区企业多,企业离高校位置近,一天跑两场是常态。每场活动前,会在报名企业中精选30家左右,组成特色招聘团,提高招聘精准度。”蜀山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陆丽梅说,到安徽建筑大学招聘时,70%以上岗位都是建筑类,很多二级学院的党委书记和院长都亲自来帮学生投简历。
一组数据可以印证蜀山区11场“招才引智进高校”活动的成效——563家企业提供国际贸易、人力资源、信息科技、财务管理等岗位20369个,11场活动平均达成意向率42.48%。
截至目前,今年合肥市累计举办784场线上线下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1.73万人次。记者了解到,合肥将对非市域范围全日制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来该市企业求职的,发放500元至1000元一次性面试补贴;对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合肥市重点企业稳定就业12个月以上的,3年内社会保险个人缴纳部分给予全额补贴。
“社区三公里”就业圈
社区居民就近上岗、中小企业招工难等也是合肥着力解决的问题。
家住合肥经开区海恒社区的年轻“宝妈”范敏,因为要照顾家中两个孩子一直待业。今年2月,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社区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平台上找到了工作,在宝之佳担任行政专员。
记者用手机扫描“社区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平台的小程序二维码,系统会根据求职者的年龄和特长,自动推送3公里以内的中小用工企业和岗位需求,双方通过聊天对话框就可以直接联系,就像网购时和客服聊天一样便捷。
34岁的汪燕也是通过“社区三公里”平台与范敏成了同事。她之前在离家十几公里的企业上班,现在,她每天能按时接孩子放学、回家照顾老人。“社区三公里”不仅让许多人重回职场,也为很多小微企业解决了招工之忧。
“平台提高了人岗匹配精准率,对企业有实质性帮助。”宝之佳总经理魏征说,汽车销售行业人员流动大,此前,受疫情影响,基础岗位“招工难”,让管理人员头疼不已。今年以来,通过平台,该公司招聘行政、客服、保洁、人事等岗位近30人。现在每逢面试,魏征都会问一句:“你家住在哪里?”在他看来,企业更愿意选择通勤成本低的求职者,而员工也有更多时间照顾家里,就业稳定性更好。
“当初谋划‘社区三公里’就业圈,就是为了改变公共招聘网服务白领阶层、服务中高层次人才的观念,打造布局简洁、操作简单、界面友好的线上‘好帮手’,让居民一看就懂、一用就会。”合肥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平台上线两年多,不断完善功能和操作。目前,平台企业注册数已达31787家,累计登记求职人数141168人,成功就业16718人。
线上的便捷,离不开线下的发动与组织,社区工作者也付出巨大努力。海恒社区年轻居民入住率高,有5.5万多名劳动力,辖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多,用工需求大。之前,社区工作人员协助企业将招聘单贴在小区公告栏,但收效甚微。
如今,社区依托企业家沙龙、企业专班等工作,进企业面对面宣传就业圈平台;每个社区居委会分别制作平台二维码入口,依托微信公众号、小区业主微信群,对居民进行动员。该社区今年已通过平台推荐310余人就业。
一位居民告诉记者,之前通过中介找工作,曾遇到信息不实、维权投诉的情况。如今,有了政府搭建的平台,求职者和企业直接对接,大家都放心。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激励企业就近招工、促进就业,近日,合肥经开区在省内率先出台“社区三公里”平台招工补助政策:企业通过平台招工,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缴纳社保3个月以上的,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用工企业补助;对以灵活形式用工、连续工作3个月以上的,按每人300元的标准给予用工企业补助。
“出台‘真金白银’的政策后,很多企业主动来询问怎么注册、入驻平台。”合肥经开区人事劳动局局长刘干说,后期会有专人根据企业提供的凭证,进行补贴发放审核认定。
人力资源“蓄水池”2.0
除了在重点群体就业上下功夫,保障稳定的人才供给,同样重要。
这些天,合肥海尔智家工业园招聘负责人夏芹虽然忙碌,但底气十足——校企深度合作的“精工班”人才储备和输出不断,满足企业对特定岗位的用工需求。5月19日,她来到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宣讲,近20名“焊接精工班”的学生表达了就业意向,接下来,她要组织面试工作。去年,该校也有20多名“精工班”学生来海尔就业。
“精工班”是由政府协调,在学校现有班级基础上灵活开设的“培养班”,学生接受企业定制的实践和职业规划课程,毕业后直接上岗。这也是合肥经开区人力资源“蓄水池”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肥经开区旨在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但企业在市面上很难招到技能熟手,学校培养课程和企业需求存在脱节,学生进制造业意愿不高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就业链条上的各方。
2019年6月,该区启动“蓄水池”项目,“水”来自合肥等地的本科、职业院校。“企业每年订单波动,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动态的。‘蓄水池’就是政府统筹将人才资源统一放在‘大池子’里进行储备,再收集企业各岗位的实习、实训、就业需求和缺口,从池中统一调配优质人力资源。”合肥经开区人力资源中心副主任郑静说,政府牵头搭建校企人才供需平台,大家合作起来都放心。
合肥海尔智家工业园包括冰洗、空调等专业生产园区,每年有4000人左右的用工需求,一度面临招工难题。夏芹拿焊工举例,空调零部件焊接对精准度要求高,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为此,海尔和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合肥理工学校及外省两所学校开展精工班合作,线上开设沟通技巧、礼仪等通用课,线下专攻专业技能和质量管理课程。精工班学生的实习、实训、就业遵循双向选择原则。
“精工班”的教学设置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以“焊接班”为例,如果在大一开班,学生接受基础岗位、技术岗位、管理岗位等循序渐进的培养,如果在大二开班,则挑选技术成熟学生进班,在教学中设计氩弧焊等专业技巧。“精工班将企业培养前置到了学校,让学生了解未来要面临的工作内容,增强对行业的认同感。”
这些天,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余燕忙着在海尔普工岗位安装弯头零件,大二加入“精工班”的她已经习得较为成熟的技术。她觉得,“精工班”的教学能让学生技能更加丰富,“提前吃苦打基础,在就业时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截至目前,83个“精工班”已为企业培养3420名技能人才。最近,该区又将“蓄水池”升级至2.0优化版本:引入第三方服务商,设立入池企业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标准,再按照此标准直接进校开展招生。去年秋季,加入“蓄水池”2.0项目的企业在蚌埠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和计算机应用专业,招收了230名学生,今年计划招收300名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学生。
“人不在多而在精。我们先调研了解新能源汽车、芯片制造、家电等企业需要哪些人才,缺口有多大,再倒推到招生环节,确定班级规模和培养方向,直接为企业定向输送专业人才。”郑静说。
企业“共享员工”,政府给奖励
“蓄水池”承担起“外引水,内调剂”作用,一方面通过精工班保障企业用工,另一方面则通过“共享员工”稳岗留工,对企业因生产淡旺季、产品订单增减引起的用工余缺进行及时调节。
今年春节之后,00后宫朦从宿州来到合肥务工,在位于包河区的安徽世纪金源大饭店找了一份帮厨工作。然而,4月受疫情影响,宴会、包厢服务员及厨工工作量大减,他暂时闲了下来。
宫朦每天待在宿舍干着急,甚至萌生找兼职的想法。4月下旬,他在饭店工作群里看到共享员工招工信息,立马和同事一起报了名,经过培训,成为位于合肥经开区的优旦科技的“短期”组装工。
优旦科技是一家从事智能电池管理系统开发的企业。4月23日,上岗第一天,宫朦坐在车间工位上,用电动螺丝刀安装螺丝,随后,在另一个区域用测试工具测试电池是否合格,一天下来,手巧的他应付自如。“我们签订了短期的共享用工协议,一天能拿到300多元工资,感觉很不错。”
今年4月至今,这家饭店还有近20名共享员工前往制造企业工作,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
事实上,早在2020年年初,合肥就实施“共享员工”模式。2020年2月,受疫情影响,安徽世纪金源大饭店有数百名员工“歇业”,当时人力资源经理邓蓉焦虑到整夜失眠。
随后,合肥人社局发布的一份倡议书突然为她点亮了一盏“明灯”。文件中提到,按照“政府支持、企业互助、职工自愿、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鼓励尚未开工的餐饮业、旅游业等服务型企业与复工的工业企业开展用工调剂。
邓蓉变成了“求职者”,在网上联系人社部门寻求指导,随后找到合肥海尔智家工业园。当时,员工无法返厂的海尔也在为堆积的订单发愁,于是双方一拍即合。邓蓉回忆,仅共享用工协议就来回谈判3次,双方法务更在一周内数次沟通细节。她记不清那段时间走过多少车间,确认防疫措施是否到位,工作性质、环境、难度如何。
最终,“人员闲置”的餐饮业和极度缺人的制造业成功“牵手”,3批50余名服务人员前往合肥海尔智家工业园生产一线工作,这也开创了安徽共享员工的先河。
两年多来,“共享员工”越来越规范化、制度化。合肥经开区人事劳动局指导、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共建的“共享员工联盟”应运而生,覆盖智能家电、电子科技、汽车制造、快速消费品等行业近40家企业,联盟成员可共享用工信息,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该区还出台政策,对“共享用工”满一个月的,按照400元/人的标准给予员工输出企业一次性补助;对达到一定规模、实际成效显著的,给予牵头企业10万元一次性补助。
今年,联盟群里的美的冰箱合肥工厂主动找到邓蓉对接,10余名餐饮企业员工前往美的冰箱生产线辅助岗位工作。在她看来,鼓励企业之间开展共享员工,实现企业、社会、员工三方共赢,才能形成良好的稳企保就业效应。截至目前,合肥经开区内外28家企业累计达成共享合作36批次,用工3324人,占合肥全市“共享用工”的85%。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