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6月06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念好“山水经” 打好“生态牌”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浙江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6月06日   01 版)

    扫一扫 看视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这一科学论断。而后,余村实现了绿色转型。2020年,当习近平总书记再赴安吉余村考察时,对当地坚持绿色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念好“山水经”,打好“生态牌”。“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总书记的嘱托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信心与决心。”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玉成说,这些年,余村探索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智慧农业、乡村旅游,带动周边村庄抱团发展,实现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华丽转身。

    “六一”前夕,湖州市安吉县实验小学六(1)中队的汪子铭参加团浙江省委、省少工委组织的“沿着习爷爷的足迹 寻访美丽余村”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又一次来到余村,他感受到这些年家乡的变化,更坚定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念。

    近年来,天荒坪小学少先队依托“小导游”特色品牌,开展生态教育活动,宣讲“两山”生态理念、宣传安吉绿色形象。每当节假日,在余村,都可以见到“小导游”们在游客面前侃侃而谈。

    5月18日,一场“共富”市集在余村绿水青山之间举行。绿道两边,年轻人兴致高昂地出售土特产和文旅商品。棕编、竹刻、雕版年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游客沉浸式的体验。

    外表描绘着蓝天白云绿树的高大水塔矗立在田里,这是以前工厂的水塔,现在用来灌溉农田。1978年,安吉全县人均地区总产值仅336元。急于摘掉穷帽子的安吉,把目光转向工业:开矿采石、办水泥厂。经济发展了,但这种粗放式发展带来的污染,让人们的生存条件日渐恶劣。

    2003年6月,浙江在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动了事关农民民生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大行动。

    多年来,安吉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调整产业结构,从“石头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2021年,余村共接待游客近8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超8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6.1万元,一幅乡村共融、全民共富的美好画卷,正在余村徐徐展开。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到访“春林山庄”,潘春林就更坚定了走绿色发展之路。他曾是余村矿山上的拖拉机手。矿山关停后,他创办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如今,他家客流不断,年营业额达三四百万元。他把家里的几十亩竹林流转给村集体,每年可以得到几千元分红。

    家里的农家乐生意好起来了,潘春林想带村民一起致富。他当上了乡宿联盟主席、天荒坪农家乐协会党支部书记,带着大伙儿一起分享客源、提高服务质量。“以前我在矿上工作,整天灰不溜丢,如今干干净净,安全和健康也有保障。”潘春林说。

    在余村周边村开始创业之路的青年边月明起步艰难,后来他专注于种一个单品葡萄——阳光玫瑰,终于获得成功。最高品质的葡萄,一串可以卖到268元。他放弃化肥农药,通过土壤改良,增加有机肥,使葡萄树更加健壮,亩均产量从1000公斤稳步增加到3000公斤,并且还能保持高品质阳光玫瑰特有的口感和香味,亩产效益远超同类产品。

    2020年,边月明作为新农村建设者代表,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在乡村的实践。如今,边月明的农村事业版图继续扩大,有自建农场5个、合作农场7个。他把自己种植阳光玫瑰的技术带去更多地方、传授给更多人。

    初夏时节,余村游客接待中心、余村印象、乡里中心等未来乡村建设项目都进入收尾阶段。

    今年4月,余村被列入全省第二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村干部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余村要抓住这次契机,打造“绿色、低碳、共富”的乐游型未来乡村。

    “再也不用跑镇卫生院排队就医了,去村里的健康智慧驿站就行。”在余村,一名老人正通过大屏幕远程问诊,然后在健康智慧驿站的智能药柜拿药,非常便利。2021年,余村获评全国首批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村里还为儿童设置幸福学堂、余村书房、儿童成长中心,引入教师资源,提供托育照看、图书阅读、兴趣课堂等服务,让“一老一小”融合共享幸福生活。村里还建设了室内运动中心1个、室外运动空间5处,微改造银杏公园、矿山遗址公园,建成10公里环村绿道,打造15分钟健康运动生活圈。

    村内的闲置空间,被用于建设两山展厅、电影院、共享书房等生态文化阵地。同时,依托“余村故事宣讲团”,开展绿色生态文化宣讲,传播生态文明思想。

    未来余村的发展,一定要走生态化的道路——这在村干部和村民中,已经形成共识。余村联合周边4个村庄,抱团发展。出清低小散企业,对废弃矿坑、拆后空地全面实施复绿,使矿坑变美景,荒地变宝地,发展全域旅游;将全村580多亩农田、6000多亩山林进行统一流转、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林下经济,打造多个绿色农副产品,形成“余村农耕”区域公用品牌,实现绿色生态资源变现。百姓在家门口挣薪金、拿租金、分股金。

    舒适的居住环境、智能的应用场景、便利的公共服务、丰富的邻里活动……余村美好未来的蓝图正在绘就,“城里乡下一样美、居民农民一起富”的愿景近在眼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6月06日 01 版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同萨克拉罗普卢总统互致贺电
念好“山水经” 打好“生态牌”
攀登科技创新“制高点”
上合组织青年科技创新论坛举行
来一场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青春宇宙 文化创意独“数”一帜
神舟十四号成功发射
院士开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