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6月1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提升公民急救健康素养,让人人“会救”也“敢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6月14日   12 版)

    5月30日,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广场,泰安市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护师在为广场、驿站的工作人员进行AED使用及心肺复苏等应急救护知识的培训。 视觉中国供图

    近期,发生在北京顺义和河南郑州大学的两起120急救延误事件让人深感痛心,虽然相关人员已被问责,但逝去的生命却无法挽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对医疗急救管理体制进行质疑的同时,很多民众也意识到自己缺乏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在自己或家人有基础病的情况下,更应未雨绸缪,为自己和家人做好急救预案。

    为加快推动群众性应急救护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更好衔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其他12个部门印发通知,决定开展“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活动。在6月8日举行的“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活动宣传工作研讨会上,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表示,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就是为了让老百姓了解如何做好院前急救事宜。毛群安说,出现紧急情况时,很多人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寻求救助,应该注意哪些要点,在救护车来之前应该怎样做……而这些都是老百姓需要具备的急救健康素养。

    此前进行的公民健康素养测评显示,我国公民急救健康素养与其他健康素养相比更低,因此希望通过“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活动,让大家了解不同场景下出现紧急情况应该如何反应,提升公众的急救素养,减少本可以避免的不幸事件的发生。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综合协调组副组长王璐介绍,开展此次活动有四个目标:一是提升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水平。推动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应急救护知识普及人数和取得应急救护培训证书的人数持续增加。到2022年年底,取得培训证书的人员比例提高到人群总数的1%及以上。

    二是提升急救设备的配备率。逐步普及公共场所急救箱(包)等配备,持续提升客运航班、机场、客运列车、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地铁站、学校、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率。

    三是加快形成“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文明风尚。推动应急救护科普宣传教育融入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德育和素质教育内容,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提升社会公众急救能力。在教育、交通、旅游、体育等行业领域,壮大群众性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伍,提升救护响应能力,常态化应急救护服务覆盖有需求的旅游景区和重大体育赛事、重大活动、春运等。

    为此,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等13个部门将在6方面开展活动:一是开展“救在身边·救护伴行”活动。在客运航班、机场、客运列车、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地铁站、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配置急救箱(包)等急救设备,加强对交通、体育行业从业人员的应急救护培训,组织应急救护志愿者参与重大节假日交通运输及马拉松等大型赛事救护服务。

    二是开展“救在身边·景区守护”行动。推进A级旅游景区工作人员、旅行社导游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发挥景区医务室(救护站)作用,为游客提供应急救护服务。

    三是开展“救在身边·校园守护”行动。推进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完善学校急救标准,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加强师生应急救护培训,提高校园应急救护能力。2022年,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再增加200所以上。

    四是开展“救在身边·科普宣教”活动。在社区、单位、校园、企业、机关、家庭等场所加大急救宣传倡导力度,普及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宣传勇于施救典型事例,倡导“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的文明风尚。

    五是开展“救在身边·最美救护员”推选活动。选树群众性自救互救典型人物,宣介感人事迹,鼓励更多公众学习急救知识,参与“救在身边”活动。

    六是开展“互联网+救在身边”活动。探索通过开发应急救护App等信息化、人工智能方式,打造应急救护向导工具,实时监测应急救护设施设备分布、使用等情况,以及应急救护培训人员和持证人员情况等,为群众性应急救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确保应急救护设施设备在关键时刻“可获得、有人用”,进一步提升群众性应急救护质量和效果。

    人命关天,在紧急情况下为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是应该鼓励的行为,然而,应急救护不但需要知识和技能,也需要见义勇为的勇气。即使是具有应急救护培训证书的人也难免担心,在公共场所对他人实施急救却造成了受助人损害,从而需要承担法律后果。

    对此,毛群安表示,2021年施行的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是被誉为紧急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即“好人法”)的国内最权威规定,可以大大减少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因此“会救”的人尽可以“敢救”。在“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下,每个人都会多一份“安全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6月14日 12 版

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0年提升16.6%,提前完成目标计划
提升公民急救健康素养,让人人“会救”也“敢救”
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核酸检测不可大水漫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