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PM2.5“六连降”,全国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实现“六连升”……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1年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用一组组数据绘出天更蓝、水更清、生态更美的图景。
这五年也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最快的时期,这样的成绩单与这十年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密不可分。
回顾这十年,我国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
发展爬坡过坎儿,要跨过“生态关”
1972年,中国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被学界视为当代中国进行现代化环境保护的起点。回顾50年来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比以往国家层面的“环境保护会议”,这次会议加上了“生态”二字。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并首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出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政策性文件。
这次会议传递的重要信息还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有不少难关要过,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还有不少顽瘴痼疾要治。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这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必须咬紧牙关爬坡过坎儿。
也就是说,在经济换挡的关键阶段必须以更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以生态文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力。
青海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这个拥有109处自然保护地、保护地面积超过全省面积1/3的省明确,其“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近期,环保圈里都在关注一则信息,青海黄河源水电站进入拆除及周边区域生态修复阶段,让生态更多地休养生息。事实上,这也是近年来,这一地区以更大力度保护生态的一个缩影,生态功能区的第一要务就是生态优先。
不仅在青海,更多的地区也在布局生态文明篇章。近年来,我国实施生态红线制度,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根据国家林草局的数据,全国目前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
2021年10月在云南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联合国也首次以生态文明为题召开全球性会议,这场旨在谋划全球未来十年的生物多样性治理蓝图的会议被打上深深的中国烙印。
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四梁八柱
2013年,我国提出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细数十年法治、政策变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逐渐清晰,法律、制度保障更加完善。
2014年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首次将生态保护红线写入法律,并加大惩罚力度。这次修改也被业界称为“让环保法长出了牙齿”。2018年3月11日,“生态文明”被写入宪法,从根本大法的角度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体系。
一系列改革举措密集出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2016年,围绕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重大瓶颈制约,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全面推行河长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等重要制度。
2017年,中央审议通过多项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具体改革方案,一批标志性的改革举措陆续推出,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逐步建立。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在提及强国目标中,加入了“美丽”的定语,在美丽中国目标的指挥棒下,政府部门的职责也在优化重组。
2018年,生态环境部组建,整合原来政府各部门分散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统筹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打通了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启动时,也加上了“生态”二字。从此前的督察主抓环境污染问题,到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两手都重点抓。6年,两轮,环保铁军动真碰硬的力度始终不减。2019年启动至今,第二轮督察已办结或阶段办结群众举报28.5万件。这个数字几乎是上轮督察的两倍。
我国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大国,具有全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能力。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淘汰量占发展中国家总量的50%以上,是对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
美国NASA观测的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全球新增的绿化面积约25%来自中国,生态系统格局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整体稳定,创造了最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有效保护环境的成功实践。
《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马鲁玛·穆雷玛表示,中国在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国家和地方发展规划、划定生态红线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发挥了引领作用。
绿色渐成发展关键词
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举措倒逼政府往高质量发展的路线上换道,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政治责任也逐渐成为共识。为让改革举措落到实处,绿色考核也成为评价领导干部的重点。
2013年,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干部绩效考核将“不再以GDP论英雄”。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环保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2017年,中央审议出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2019年,深圳先行探索了绿色GDP指标——“效益深圳”指数。深圳市政府有官员表示,这一指数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人的发展等方面综合起来考虑,强化了民生色彩。这标志着深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再攀比经济规模和总量,而是用新的指标体系作为考察官员政绩的工具。
除了绿色的政绩观外,绿色的发展方式、绿色的生活方式形成风尚。过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正发生改变,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逐渐壮大;光盘行动、简约生活成为年轻人追求的时尚。
今年3月1日,生态环境部上线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小程序,公众可线上预约、实地参观附近的环保设施,目前已有2000多家环保设施单位进驻。
群众的来信来访举报,也被视为发现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线索。生态环境部的12369环境举报平台,以及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进驻、专项行动开展期间的举报热线,都有力地推动各地环境质量的改善。
信息公开让公众有更多路径参与到环境的多元治理中来。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表示,除了空气、地表水等环境质量信息外,环保部门首次上线海水水质监测信息公开系统,按季度发布国控海洋监测水质信息;10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向公众常态化开放;根据今年6月5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噪声污染防治法,将统一发布全国声环境质量状况信息;“双碳”目标下,还将组建覆盖全国主要区域、重点城市的碳监测网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