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英娃的愿望,是让更多孩子通过绿色阅读,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真实状况,包括生态的危机。把我国生态环境现状更立体、更全面、更深刻地展示给公众,或许就是生态文学的生命力,以及生态作家的使命。
这十年,随着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生态文明理念也不断厚植,自然生态不断繁荣,又为人们带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更广阔天地。
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看来,人类从一呼一吸到生产消费,其质量高低、善恶选择,都与对自然的认知、对生命共同体的理解息息相关。
作为2022年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阿来希望自己的写作能把科学健全的自然观和生命共同体的认知传递给更多人。
在今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生态文学论坛”上,阿来说,四川省正筹划在若尔盖草原建立黄河国家公园。他决定自7月开始,从黄河源头到若尔盖,做一次黄河上游的生态和文化考察。他说,一个写作者,就应该用这样的方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回应社会重大关切。
“如果没有去青海,我永远不知道黄河也会是清澈透明碧绿宁静的;如果没有去祁连山,永远不可能在雪豹的故乡与雪豹‘亲密接触’,触发更多关于豹子的想象和书写。”湖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陈应松说。不停地行走,让他拥有了从不衰竭的创作激情、从不枯竭的生活素材,这都是大自然的慷慨恩赐。
在陈应松看来,生态文学的繁荣,首先得益于生态环境保护,作家必须为其摇旗呐喊、擂鼓助威,勇于承担历史的责任和写作的道义。
辽宁省作协副主席鲍尔吉·原野在沈阳生活了30多年,老家在内蒙古,他每年都回草原,跟牧民们一起生活,向他们学习祖先留下的训示和习俗。牧民无比珍惜大自然,他们把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看成是神的安排,不得毁伤。在草原上,牧民以牛粪为燃料,绝不会砍树当柴烧。
“这种尊重和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价值观深刻地影响了我。”他把这些生活情景写进了散文集《流水似的走马》,获得了鲁迅文学奖。他还曾见过草原被一些大企业破坏得满目疮痍,而牧民们不敢控诉、不懂如何控诉。
好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亮剑,直指一些企业违法开矿和侵占草原的行为。鲍尔吉·原野说,从老百姓的角度理解生态文明,这就是历史性、根本性的转变。
这十年,除了文学,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在感受者生态文明理念带来的变化。
在北京市大兴区三合南里小区,废弃的2400多平方米锅炉房和堆煤场,被翻新改造成3000多平方米的便民综合服务体。居民走路不到5分钟就能到达家门口的社区食堂、超市、篮球场和公共阅读空间。
城市运行正在秉持更加低碳的理念。近年来,北京大力推进能源清洁化战略,完成1.5万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和近70万户居民“煤改清洁能源”,实现全市基本无燃煤锅炉、平原地区基本“无煤化”。
湖北五丰土家族自治县过去有许多人靠挖矿、砍树维持生计,付出的环境代价也极大。有村民回忆,那时粉尘飘在空中,河水都被矿粉染成了棕红色。污染严重时,周边100多口人吃水都困难。
后来,当地发现深山密林中野生蜜源植物丰富,农户利用蜜蜂养殖、蜜源植物种植吃上了“生态饭”。
自然生态的无限奥秘,唤起了年轻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员罗述金对北京豹猫的研究始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2017年秋天,她和朋友在延庆海坨山地区徒步,捡到了一份疑似猫科动物的粪便,带回实验室,通过DNA鉴定确定为豹猫粪便。这个发现让她很兴奋,行踪隐秘的豹猫出现在离住宅区不到一公里的地方。这让她对探讨北京周边人和野生动物共存的可能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18年秋天,罗述金启动了海坨山地区豹猫的研究项目,并在冬奥会赛场拍摄到这群“隐秘观众”的身影。
“这些野生动物邻居,在山谷一隅观望着奥运盛会。这样人和野生动物共存的场景,又何尝不是彰显了绿色办奥运的理念呢。”
截至目前,全国环境保护类志愿服务项目已超过130万个,占到全国志愿服务项目总数的约20%。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化身为“民间河长”“生态卫士”“环保守夜人”。
福建省海洋生态文明促进会会长方垂弘表示,构建从政府主导到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格局,推进绿色发展,青年环保组织、志愿者的作用不可或缺。
过去五年,有100多万名90后青年参与到新疆阿勒泰地区野生动物河狸的保护中,这个数字令项目发起人、90后自然保护工作者初雯雯感到震惊。2016年起,初雯雯扎根新疆,帮河狸建食堂、种树,还做短视频、直播,让更多人了解河狸。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力量的加入,促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蒙新河狸的种群数量增长了20%。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