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50平方米的空间里一次性领略圆明园马首、敦煌飞天和兵马俑的魅力?在2022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元之境”元宇宙体验馆内,14家展商“秀”出了基于VR、AR等技术打造的数字人、数字地图、真人沉浸式竞技等产品。
令人眼花缭乱的元宇宙,越来越智能化的数字人,数字要素的“穿透”将怎样塑造未来世界的面貌?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从技术角度描摹了一个正在到来的世界:“全真互联时代将迎来一个全新世界——一个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紧密结合的虚实集成世界。”
7月29日,以“启航数字文明——新要素、新规则、新格局”为主题的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多国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围绕数字基础设施布局、新型数据要素配置、全球规则标准合作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数字经济早已成为全球性话题。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1年,全球47个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8.1万亿美元,占GDP的45.0%。其中,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7.1万亿美元,占47个国家总量的18%以上,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数字经济也与人们生产生活的细节紧密相关。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提到,数字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经济形态,近些年来,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以不同的方式汇入了数字经济的大潮。
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以城市交通为例介绍说,河北保定应用智能信控系统,在多条主干道形成了一条“绿波带”,驾车出行能一口气通过12个红绿灯路口,市民通行时间平均缩短了20%。据估算,以车路协同为基础的智能交通,可以让通行效率提升15%-30%,推动GDP每年2.4%-4.8%的绝对增长。
在这一领域,中国处于什么位置?奥地利财政部国务秘书弗洛里安·图尔斯基提到,中国是数字大国,对创新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中国信息通信领域的领先企业推动了全球数字化转型。
从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内陆,数字经济发展从纸面规划逐步落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市长果果说,拉萨作为面向南亚开放中心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国家首批5G试点城市,正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拉萨还在全力畅通面向内陆的数据大动脉,打通面向南亚的数据大通道,搭建起从首都北京到西藏拉萨、跨越喜马拉雅和辐射南亚次大陆的数据桥梁。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产生了不确定性影响,但研究显示,数字经济逆势上扬,展现出强大韧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讲述了他的见闻。位于北京昌平的三一重工北京桩机工厂深度融合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实现精准的无人生产。去年,工厂生产了价值78亿元的装机设备,比2019年增长了59%。过去,生产线上的工人高达上千人,如今只有10多个人,人均产值超过1000万元,而改造投资生产线的成本通过人工成本的节省,3年就可以相抵消。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说,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得益于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有些地区1/3的工作可以通过远程办公实现。“这说明了数字连接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他表示,预计到2035年,5G价值链将再创造13万亿的全球经济产出和2200万个工作岗位。
“数字化转型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与我们的生存直接相关。”韩国中小风险企业部部长李永提到,数字经济正在向平台经济快速演进,对世界各国政府、企业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数字经济为各国经济发展打开了新窗口。立足当下,如何抓住、用好这一战略机遇期,刘世锦认为,首先要重视发展数字化实体经济,加快实现由传统的实体经济向数字化实体经济转型,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重点要由消费到生产,由流通到制造。此外,要坚持用足用好各类数字资源,为数实融合提供源头活水,并摆正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政府把注意力放到维护公平竞争、提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合理引导预期等方面,具体的技术路线放手让市场竞争和行业发展进程来解决。
以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为目标的北京展现了其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2021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达16251.9亿元,占GDP的40.4%,位列全国第一;人才聚居位于全国前列,人才配套政策持续完善;近3年,北京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新设企业年均增加1万家;数字冬奥向全球展示了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鲁亚看来,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要素资产、数字技术创新、数字产业发展、数字治理水平,以及数字对外开放6个维度至关重要。
鲁亚表示,北京市数字经济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制度创新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即将出台的数字经济领域综合性地方法规《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及已出台的《北京市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行动方案》《北京市大数据标准体系》等,将使北京形成以地方数字经济立法为统领,以政策开放、标准创制等为支撑的政策体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 胡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