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10月2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思想者观察

“历史自信”的理论内涵与文明根基

王学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10月25日   10 版)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理论创新与实践成就的最新总结与提炼,尤其“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入实践的重大理论结晶。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就提及“坚定历史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在《人间正道 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代表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长篇报道中,新华社也特别提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历史自信”的论断后,该理论命题在一系列重要会议和讲话中屡被提及,此次于报告中再度出现,可知其意义非同寻常。围绕“历史自信”命题,大会报告明晰地点出须处理好三对关系,并提示理论界、学术界须努力推进该命题的理论构建和挖掘其文明根基。

    党的优良传统来之不易,“三个务必”是坚定历史自信的底气所在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一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时时胸怀忧患意识,无论顺境还是逆境,皆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而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一百余年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无数的党员干部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做到了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三个务必”需要整体把握,一体学习理解,如此,历史自信的底气沛然莫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大势所趋,“第二个结合”是坚定历史自信的精气所聚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经过百年交融,二者已经彼此“互化”、深相结合,孕育了一系列原创性的、带有理论飞跃性质的思想结晶,如此,历史自信的精气浑然凝聚。

    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历久弥新,文化自信是坚定历史自信的元气所本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悠久的文明发展为中华民族确立明确的历史坐标,养成良好的历史自觉,激发强大的历史主动,提供了无可替代的精神资源。历史维度原本就内嵌于文化自信当中,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提升中华文明叙事、展现中国价值,回击西方中心论、历史终结论的不二利器。传统故物因历久而珍贵,由革新才重光,本立道生,守正出新,如此,历史自信的元气油然而生。

    与此同时,报告中的新论断也给广大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新任务,即要着力加强历史自信这一命题的理论构建。比如怎样清晰解释历史主动、历史自觉、历史担当等说法与历史自信的彼此关联,又如何深入剖析历史记忆、历史认知、历史认同等概念与历史自信的内在逻辑。以上工作逐一完成,才能形成较为系统的关于历史自信的整体性理论体系。

    理论指导实践,文明映照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很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非常强调自信自立自强的能动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具备着鲜明的未来指向。走好新的赶考之路,须牢记风风雨雨来时路,深谙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同时笃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走好这五个“必由之路”,方位感的获取和强化至为关键。我们坚信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没有哪一种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深刻地、历史性地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更坚信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而不断用历史自信提振每位先锋队成员的士气与信心。

    既然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就一定满怀自信永不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开拓出更广阔的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中国史教研室主任,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项目“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首席专家】

王学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10月25日 10 版

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
深刻认识和把握“三个务必”的重大历史意义
“历史自信”的理论内涵与文明根基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