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12月01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欧盟两位重量级领导人前后脚出访——

米歇尔来中国谈合作 马克龙去美国讨公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小茹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12月01日   09 版)

    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12月1日将访问中国。图为当地时间2022年4月1日,米歇尔在布鲁塞尔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二十三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视觉中国供图

    当地时间11月2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同夫人布丽吉特·马克龙抵达美国马里兰州安德鲁斯联合基地,开启访美行程。视觉中国供图

    几乎同时,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启程出访,一个向东一个向西——米歇尔将于12月1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马克龙已于当地时间11月29日晚抵达美国马里兰州安德鲁斯联合基地,开启对美国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作为欧盟重量级领导人,米歇尔到访北京,是寻求帮助与加强经贸的合作之行;马克龙奔赴华盛顿,却是为了抗议美国对欧洲盟友的贸易歧视,是向美国“讨公平”之旅。

    米歇尔访华:欧中接触的“及时机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1月28日宣布: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将于12月1日访华。这将是中共二十大后中国和欧盟机构领导人之间的首场正式会晤。米歇尔也是继德国总理朔尔茨11月4日访华之后第二位访华的欧洲领导人。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1月2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说,米歇尔访华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他举行会谈,李克强总理、栗战书委员长将分别会见米歇尔。双方领导人将就中欧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赵立坚强调,中方高度重视发展对欧关系,愿通过此访同欧洲加强战略沟通,凝聚共识,共同推动中欧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注入更多稳定性。

    欧洲理事会是欧盟最高决策机构,由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欧洲理事会主席、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欧洲理事会设主席一职,任期两年半,现任主席夏尔·米歇尔于2019年就任,2022获连任。米歇尔曾于2016年10月以比利时首相的身份访华,他与习近平主席最近一次会晤是今年4月以视频形式进行的。即将开启的访华之旅,将是米歇尔出任欧洲理事会主席后首次访华,也是在任欧洲理事会主席自2018年7月以来首次访华。

    对于此次访华,米歇尔本人和欧洲理事会都把“接触”与“再平衡”放在突出位置。稍早前在印尼巴厘岛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米歇尔曾表示:“欧盟需要重新平衡与中国的关系,因此,倾听对方、促进理解就显得至关重要。”11月24日,欧洲理事会官网发布米歇尔访华行程时表示:“在紧张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背景下,这次访问是欧中双方展开接触的一个及时机会。”

    有分析人士指出,米歇尔此次访华,旨在为陷入政治、经济困境的欧盟寻求新的机会,也为欧盟内部渐趋强硬的对华氛围降温。英国、德国、法国的多家媒体11月24日援引一位欧盟官员的话报道说,米歇尔此访将聚焦两个核心:寻求中国帮助推动俄罗斯结束俄乌冲突,重新平衡欧中关系尤其是欧中经贸合作。

    尝试在中美之间调整欧盟的“音量”

    自2019年欧盟将中国定义为“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后,欧中关系每况愈下。2021年,欧盟追随美国以所谓“人权”理由首次对中国个人和实体实施制裁,双边关系陷入低谷,欧盟单方面搁置了包括中欧投资协定批准程序在内的多项重要合作。今年以来,随着俄乌冲突、欧洲能源危机、经济衰退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欧盟内部对华战略发生巨大分歧——以德国为代表的经济强国希望加强欧中经贸合作,并借此推动本国乃至欧洲减缓经济衰退;以立陶宛为代表的个别国家,则仍在追随美国炒作所谓“人权”等议题,要求降低对华经济依赖。

    据美联社11月24日报道,目前欧盟每年对华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约为2300亿欧元,欧盟既寻求增加对华出口、降低对华贸易逆差、提高欧盟在中国的经济地位,又希望在技术设备和用于制造微芯片、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等产品的原材料方面减少对华依赖。在10月21日举行的欧盟领导人峰会上,各国领导人试图在平衡欧中关系与经贸合作问题上形成统一的对华战略,但分歧仍不小。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11月17日曾说,欧盟应该将中国“视为竞争者多一点”,并减少对中国经济的依赖;但他11月22日却又表示,欧盟不会跟随美国的对华政策,“美国是我们最重要的盟友,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对中国的立场或作为未必相同”。

    还有外媒报道称,米歇尔此次访华,很可能是带着与欧洲各国领导人讨论的最新结果赴会。法国《费加罗报》报道说,米歇尔此访关乎欧洲如何在中国问题上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如何在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下调整自己的音量。《欧亚时报》11月28日也称,务实的欧盟领导人明白,与一个正在努力使美国经济相形见绌的国家建立工作关系是不可避免的。

    马克龙要为欧盟向美国讨还公平

    在米歇尔启程访华之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已于当地时间11月29日抵访美国。2018年,马克龙曾应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之邀访美。此番访美,马克龙希望利用欧洲国家中唯一一位两次对美进行国事访问的领导人的身份,提高和放大他反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为法国和欧盟讨还公平,为欧盟工业寻找脱困出路。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11月29日报道,马克龙出访前称,访美期间,他将与美国总统拜登谈论俄乌冲突和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

    欧盟国家目前最关心的三个问题是:因配合美国投入俄乌冲突而引发的能源危机,因追随美国对俄制裁而激化的经济危机,因美国单方面立法补贴本国企业引发的欧洲企业出逃危机。如果说前两个危机是欧盟作出选择后的自食其果,那第三个危机,则完全是因为美国在欧洲盟友背后“插刀”。

    今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根据该法案,美国联邦政府将在气候和清洁能源领域投资约370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将用于为本土电动车等产业提供高额补贴。美方称这项法案旨在缓解通胀、削减赤字,但分析人士指出,美国为促进电动汽车和其他绿色技术在美国本土生产,出台包括高额补贴在内的大量激励措施,本质上是想诱使欧洲制造业将生产基地搬往美国,以损害欧洲工业为代价为美国企业争取优势。

    美国此举激发欧盟发出一片讨伐之声。“我们要的是公平。”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11月25日在欧盟贸易部长会议上表示,“《通胀削减法案》规定的许多绿色补贴措施,对欧盟的汽车、可再生能源、电池和能源密集型行业构成歧视。这些都是欧盟的严重关切。”欧盟内部市场委员蒂埃里·布雷顿日前警告说,拜登的新补贴方案对欧洲经济构成了“生死攸关的挑战”。法国和德国11月22日通过发布联合声明表示,两国在这一问题上将“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法国总理博尔内11月18日表示,“我们不会袖手旁观,必须行动起来,避免欧盟技术和工业发展停滞”。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11月29日说,欧盟将对美国的不合理补贴措施作出“强有力的回应”,将为与美国的贸易冲突作好准备。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11月29日援引一名法国官员的话透露,法美关系的一个主要症结是贸易问题,马克龙本周访美之行的一大任务就是,“希望美国在《通胀削减法案》中对一定数量的欧洲工业企业给予豁免权,就像美国已经给予墨西哥或加拿大的那样”。

    作为欧洲第二大汽车生产国,法国提出这一要求的意图很明确:俄乌冲突愈演愈烈、欧洲能源危机难以缓解之际,法国不希望也无法承受本国企业投资者离开。要想留住企业,关键在于能源与成本。如果马克龙无法说服拜登给予欧洲企业豁免权,那么,包括法国在内的欧盟国家若还想留住本国企业,将只得被迫卷入补贴竞赛,或与美国开打贸易战。

    对于欧洲强烈且迫切的豁免要求,到目前为止,美国政府仅通过一位不具名官员透露,美方“准备好(与欧洲盟友)进行这种对话,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美国与欧盟正走向“难堪的分手”

    米歇尔与马克龙几乎同步的启程出访,核心议题都是经贸,温差却是明显的。或许,在重新平衡对华关系之外,欧盟更需要在合作共赢与坐等盟友“收割”之间作出选择。

    “美欧联盟正走向‘难堪的分手’。”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11月28日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发文,评价了当前的美欧关系。他表示,在美国这个“大男子主义者”明显的“经济欺骗”下,美国和欧盟之间的“婚姻”可能结束。“你真的不能相信那些富有的赞助人,就像这样——欧洲的福利要没了……(欧洲)可以与欺骗他们的伙伴分手,开始新的自由生活,但他们很可能没有足够决心去做这件事。”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欧洲一再追随美国四处挥舞贸易与制裁大棒,但美国政府同时也屡次为维护自身霸权坑害其欧洲盟友。美国为重振本国经济单方面立法出台保护主义政策,其霸凌行径令欧洲国家自食苦果,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剧了欧美贸易战风险。无奈之下,欧洲领导人只能务实地将目光重新投向中国。11月初德国总理朔尔茨的访华之行拿下千亿订单,就是中欧愿意加强经贸合作的有力信号。

    有消息称,法国总统马克龙有可能在明年访华。法国驻华大使不久前在上海进博会上也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马克龙也非常想来华访问,甚至最好每年都来一次。”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11月28日表示,中欧中断了两年的面对面交流正在恢复,米歇尔访华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中方或许可以借米歇尔此次访华施加积极、正面的影响。欧方或许也有意借米歇尔访华向美国传递信号,即:美国在处理美欧关系时不能过于以美国利益优先,否则,可能会促使欧盟与美国渐行渐远,更倾向于与中国等国家合作。

    本报北京11月30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小茹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12月01日 09 版

米歇尔来中国谈合作 马克龙去美国讨公平
贸易保护或将引发美欧“补贴战”
岸田内阁:暂无翻船之虞 并非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