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精神卫生中心这些“为社会托底”的机构,并不是人们固有印象中的样子。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生活在民政机构里的老人和患者,不仅有基础的照顾,还得到了心理、人文支持;在这些机构工作的年轻人,在付出更多爱心与耐心的同时,得到了暖心回报。
上海市民政第二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主任黄慧珍回忆,她刚入院工作时,因为和患者彼此不熟悉,不慎被对方抓伤了手,“当时挺没出息的,眼泪哗哗地就流下来了”。后来她很快了解到,院内对各类突发情况都有处理预案,护理人员要尽快熟悉自己负责病区的患者,以保障治疗、发药和活动的准确性。
长期和患者打交道,黄慧珍觉得双方逐渐发展成了像朋友一样的关系。在精神症状稳定的时候,患者会向她道歉或问候;逢年过节院里组织活动时,患者会主动到她面前说“新年好”,这让她觉得很亲切。
精神科主治医师林培毅来自福建,作为“沪漂”,他更能与患者共情。一名和他同龄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是“三无”人员,虽然有养父,但养父不是她的监护人,平时对她不闻不问,很少来院看望。一次,林培毅带她出院接受手术治疗,发现她从住院期间到回院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经多次心理疏导,才知道她是因为养父没来看望,觉得自己被抛弃、不被人爱了。为此,林培毅作了很多努力,劝说其养父来院看望。之后,患者的情绪明显好转,积极配合治疗,和护士、社工的感情更好了。
上海市第四福利院护理部干事张昕怡的感受是,福利院虽然不是家庭,但为老人提供了家庭般的温暖。朝夕相处中,工作人员也成了他们的“亲人”。
有了共情,工作人员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更符合老人心理需求的活动。社工部主任蒋小娟说,为了激发老人的自我价值感,安排他们种棉花,“大家可能有一个印象,老人是无力的被照顾者,但事实上,他们有能力照顾好这些棉花。从播种到收获,这个过程给老人带来了希望和慰藉”。棉花丰收时,老人们流露出的呵护目光,感动了身边的年轻人。
魏其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