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岁末年初,很多人开始盘点过去一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回顾2022,每个人都有留在记忆中的难忘时光。有人感激孩子发烧时邻居送来的一瓶美林;有人感慨考研复试之后与好友相拥时的如释重负;有人戏称还好自己在疫情“末班车”感染的是“好株”,没有很难受;也有年轻学子为一年只在学校上了三个月的学而遗憾,祈盼来年一切如常。
是的,这是艰辛而不平凡的一年。有人说,写完年终绩效自评,感觉自己一年来忙忙碌碌白干了,太沮丧了。也有人说,这一年比上一年进步了一点点,希望以后的日子越来越好,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状态。
总之,年终总结里的你我他各不相同,但有一些是相通的。比如这一年我们齐心协力与新冠病毒交锋,每个人都在战疫。工厂放缓了生产进度,餐厅暂停了堂食,学习改成了线上,很多人都在付出。城市静默了,但人们居家工作,快递小哥更忙碌了,所有人都是战士。
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就像在回望一段艰难的航程。逆水而上,我们难免感叹行舟之艰,但更多的人是在奋力划桨。我们会发现,正是那些努力奔跑的身影、奋力划桨的身姿,让我们共同乘坐的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比如“在毕业论文中用6000多字回顾求学之路,并一一感谢65位帮助过自己的人”的彝族小伙苏正民,他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在网络上刷屏,感动了无数人。苏正民来自大凉山,毕业后回到大凉山支教,践行毕业论文“致谢”部分写下的诺言:扎根最基层,永远做这片黄土地上最忠诚的儿子。
又比如《中国青年报》报道的四川眉山一批90后、80后种粮大户,他们从城市、大学“逆行”回到乡村,把濒临撂荒的土地改造成高产农田,把曾经被人瞧不起的种田活儿变成了现代而时髦的职业,成为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一分子。
年轻的苏正民和种粮大户们,正是这艘时代航船的划桨手。苏正民的家乡大凉山刚刚摆脱绝对贫困,但跟实现整体富裕尚有距离,还需要产业、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持续投入。面对时代的召唤,苏正民拿起了“桨”,用力地划。
他们是有为敢为的青年,更是善作善成的一代。在遭遇市场波动、天气灾害的时候,年轻的农人在迷雾中识别时代大船的航向,他们从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捕捉到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重要信号,从而坚定了扎根土地创业致富的信心。
我们相信,这样的划桨手还有很多。他们中的大多数也许没有进入公共舆论的视野,但他们真切地存在着,默默奋斗着。
在遭遇疫情风险而实施静默管理的时候,是快递小哥、外卖员们激活了城市物流保供的“毛细血管”;当重庆山火蔓延的时候,是青年志愿者们骑着摩托车、背着给养,和森林消防员并肩作战,阻击山火……
过去一年的你,何尝不是一名划桨手呢?一边咳嗽一边复习备考的你,一边照顾上网课的娃一边居家办公的你,一边在城市上班一边牵挂家乡父母的你……每一个人的努力,都在给时代的航船注入力量。
2022年画上句号了,有网友说:“愿2023年一切顺遂的同时,再多一些欢愉和惊喜吧。”是的,新年的阳光照耀脸庞,让我们“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一起“划桨”,共同努力,亲手创造更好的2023。
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