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成为很多人关注的话题。对不少普通青年来说,择业算是当下的不确定性之一。选择什么职业?在哪个城市工作?如何处理好生活与工作的边界?与按部就班的学习时光相比,择业过程充满了未知,也存在着一些挑战。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1076万人——这是教育部公布的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的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指出,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人数增加,竞争更激烈,大学生就业选择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
想要帮助青年,尤其是帮高校毕业生拨开云雾,减少不确定性,需要全社会提供更多支持。
我在采访时接触的不少高校辅导员、就业帮扶团干部表示,大学生需要懂得制订长远且明确的职业规划。如果大一、大二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临近毕业时就很容易陷入迷茫,只能盲目地随大流。
进行职业规划,是一个对“可能的自我”进行测试、检验和了解的过程。减少不确定性的前提,是要有向前一步进行探寻的动力。高校也要通过提供课程指导、打造实习交流平台等方式,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
寻找就业的确定性,需要把目光放在细微处。2022年,昆明理工大学一名教师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他在梳理学生简历时发现,一名学生具有出色的三维绘图能力,于是帮助其在简历中强调这一技能。正是这一改动,让用人单位看中了这名学生,并给出了那届毕业生中年薪最高的offer。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鼓励学生多去实习实践,加强择业指导,都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找到自身价值所在。
减少择业的不确定性,还要转变就业观念,摘掉“颜值滤镜”,树立多元择业观。如今,社会给予青年的职业选择是多样的。人们对新兴职业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很多年轻人也勇于打破传统的就业观念,追寻自己的职业梦想。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超八成受访青年相信在基层大有可为;超七成青年明确会把融入国家战略目标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在采访中,我也接触到很多有为青年,他们有的选择去基层就业,有的选择返乡创业,很多人都在所谓的“艰苦岗位”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职业发展来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要直面内心,坚持心里认定的发展方向,未来就有无限可能。
除了“干什么工作”外,“去哪儿工作”也成为部分青年纠结的问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青年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已达71.1%。与上一代人相比,当代年轻人观念开放,选择更多元。一座城市对青年的态度,正成为影响年轻力量流入的重要因素。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青团中央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旨在通过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力争实现青年全面发展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提升。
青年的成长过程充满可能,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也在不断发展。他们希望通勤更加高效便捷,也希望在休闲时间放松自我。要吸引并留下更多青年才俊,各地需要拿出足够的诚意,不仅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青年创造更优质的工作和生活空间,还可以提供更多契合时代特点和青年需求的公共服务,优化城市发展的“软环境”,丰富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年轻人也需要树立城市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参与到引领城市文明风尚、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助推生活品质提升的事业中,来一场城市与青年的“双向奔赴”。
杨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