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1月06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相约在2023的春日破土绽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戴月婷 谢宛霏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1月06日   T7 版)

    视觉中国供图

    “在成长路上,有哪些书籍与你一路相随?”“面对浩瀚的书海,又该如何寻找最‘贴心’的篇章?”“新的一年,你是否也想记录藏在生活里的浪漫诗情?”

    近日,在《中国青年报》推出的“陪你慢慢变好·迎春到”跨年可视化联播活动中,多位青年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这场以“绽放·书香”为主题的联播中充盈着色彩斑斓而又诗情画意的奇妙环游,青年与各大出版社的社长、编辑、作者“ 纸上相逢”,与各大影视剧的知名编剧“畅聊”,共同浸染书香;与同龄青年分享各自喜爱的经典,尽赏五湖四海的青春华章,共同奏响着一曲关于成长的浪漫交响,记录了从破土到绽放的时光之约。

    在这些青年口中,书籍背后的光荣与梦想,苦难与辉煌,悲欢与离合,都在与现实的交相辉映中熠熠闪光。

    播种·寻找生活的诗意

    “年少不懂词中意,读懂已是词中人。”长春人文学院学生朱隆吉还记得自己初读《人间词话》时是在初中,因为柳永的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便翻开了这本书,“读完就对王国维笔下人生三重境界的归纳念念不忘,很想一探究竟,但当时年龄太小,总是不太能理解,觉得三重境界不过是情思哀怨而已,似乎和生活没多大关系。”

    可此后的岁月,朱隆吉发觉这三句美如“情诗”般的宋词陪伴了他太多的瞬间,高中时每次“考砸”,对自己失望翻来覆去睡不着时,他脑海里总会闪现王国维所引用的第一境诗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上大学后,当所学非所爱,为了转专业“大费周章”“披星戴月”之际,后知后觉中才发现原来什么是第二境界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而后,他在大学期间应征入伍,在军事训练场挥汗如雨,一点点追赶战友们的进度,当逐步掌握训练技巧,慢慢赶上进度时,那一瞬的喜悦让他突然明白了“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活凛冽忙碌,幸好还有诗歌!”在编剧和作家眼中,生活中的诗意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瑰宝,代表着某种高光时刻,当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欢乐颂》编剧袁子弹和《宸汐缘》作者胡说在直播中共同探讨起影视作品创作画面时,不约而同想到一些饱含诗意的场景,比如《庆余年》里主角斗酒诗百篇、《妖猫传》里诗人李白随口吟诵出的千古绝句。

    萌芽·读懂前进的方向

    “几年过去,身份变了、地方变了、岗位变了,而当初合上书本的感觉犹在眼前,那时书中正义、善良和坚韧的力量在我心中种下的种子,如今早已发芽、茁壮成长。”武警宿州支队的军人张琪总能想起自己在大学图书馆里漫无目的踱步的午后,当路过挂着名人画像的墙壁,她第一次萌生了再深度阅读世界名著的想法,“没想到曾经望而却步的名著,读时竟然一发不可收,非得废寝忘食,一口气读完不可。”

    早已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张琪依然记得《悲惨世界》的经典语录,“大学是我迷茫混沌的年岁,而这些名著带我经历了一场深入人性的旅程,这段旅程里有历史的重现、有对黑暗的讽刺和批判、对正义和赞誉的颂扬、对亲情和爱情的讴歌,让我在冉·阿让灵魂的宽广与深邃中品咂信仰与爱,并以信仰与爱的光芒走出了自己人生的迷雾。”

    “即便身处黑暗,在逆境的漩涡中,也要把俯视墓穴的悲痛,转换为仰望星空的情感。”张琪把这句随手写下的阅读感悟牢牢记在心里,陪伴着此后的岁月。她希望,“以后也能在工作岗位上向更多人心中播撒正义和善良的种子,能够唤醒更多伟大的灵魂。”

    “造梦的灵感其实就藏在生活的细节里。”在自媒体博主“Zoe大宇宙”心中,国家一级电影美术师杨占家撰写的回忆录《因为我有生活》带给她许多力量,她看到的不光是《红楼梦》《霸王别姬》《卧虎藏龙》等40余部经典影片的创作故事,更能看到一个造梦大师的成长历程,看到那个曾经拿着鸡蛋换电影票的小孩是如何凭借坚持与热爱,用画笔绘制出国产电影美术设计事业。“他走到哪里都习惯随身带着相机、尺、纸还有笔记录细节,将生活积累成造梦的灵感,电影场景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造梦的艺术。”

    绽放·书写时代的华章

    “记忆最深的是一个雨夜,我正为小说里人物的那个顿悟时刻抓耳挠腮,忽然想起《九三年》里那个经典的场景:朗德纳克从高处走下,面容像一尊雕塑,从人群中走出。我忽然也就知道怎么去写那个场景了,小说中主人公从表演台走下来的那一刻,仿佛有奇妙的共振在发生。”复旦大学的学生顾迪在书中找到了写作的初心与梦想。那时,她正在备战创意写作方向的研究生,也想用文字构建起一个震撼人心的世界,描摹书写时代的模样。

    像顾迪一样,想用文字记录生活的青年不在少数,有人已有代表作,但依然觉得自己“闯入文学创作的领地纯属偶然”,有人仍在求学,有人在山村支教11年,利用休息间隙的碎片化时间,一个月便完成7万字小说的初稿。

    作为从西海固农村走出来的作家,季栋梁将家乡发生的沧桑巨变翔实记录,让“西海固”这个词变得诗意而传奇。

    “我在西海固生活了30多年,深知这片土地上父老乡亲的迷茫与痛苦,也深知他们的奋斗与追求、梦想与希望。后来我虽然离开了这片土地,但几乎每年都会多次赴西海固采访、调研,对其脱贫的历程有深入了解,也积攒了许多真实鲜活的故事。这里到处都是有故事的人,甚至每个人身上都有一部扶贫史。”在季栋梁笔下,昔日“天干地枯”“漫漫赤黄”“死水怕个勺勺舀”的地方,如今“鸽子、麻雀、野鸡以及叫不上名的鸟儿欢叫着,在林间活蹦乱跳,在风中荡着秋千”,中庄水库“澄碧如玉,镶嵌于山中”。

    “把自己土地上的变化化成了笔下的文字,这种文字是带温度、有精神、有力量的,有很强的现实性。”在直播中,《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对此作品同样高度评价,不吝赞美。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认为,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叙事文学,中国文学素有叙事传统,“伟大的《史记》每篇均堪称叙事文学的典范。像《鸿门宴》,写得多么精彩激烈啊!广大作家要从火热的生活中搜取素材。”

    伴随着2023年的曙光,西安培华学院学生王薇欢读完了《苦难辉煌》,她很喜欢书里那句,“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民族脊梁。谨以此书献给过去、今天、未来成为民族脊梁的人们。他们历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戴月婷 谢宛霏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1月06日 T7 版

相约在2023的春日破土绽放
好书如镜 陪你变好
书香中的人间烟火
在书香中拥抱新年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