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代人有自己的圈子,广场舞中也有KOL,没必要、也不可能统一。
——————————
都说春节期间,远方归来的子女和父母之间的“蜜月期”,往往坚持不到一周。今年过年,我和我妈就发生了一次冲突。起因是我着手清理抽屉里的陈年旧物,写了一半的本子、出水不太顺畅的笔、再也不会使用的小玩意儿……当我把一堆东西扔进垃圾桶,我妈一开始是一件一件往回捡,并解释不能扔的原因,当我一一反驳这些理由不成立后,她竟然哭闹了起来,像极了小时候被扔玩具的我。
我起初对我妈那一把眼泪十分不解,后来冷静下来,厘清了她的心路历程:你平常不回家,一回家就否定我的生活方式,还采取“破坏性”的处理方式——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家庭教育中,经常被提及的一个观点是“不要让孩子活成你想要的样子”。每个孩子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代孩子也有需要去面对的世界,父母的期望未必是孩子的愿望,也未必适合这莫测的未来。那么,当越来越多人认可这一观点时,我们不妨把目光回调,是否也一定要让父母活成你想要的样子呢?
比如,精通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方式。有人吐槽父母,手机内存永远不够用,坚称自己没装任何多余App,结果打开一看,堪称垃圾软件集大成者;有人给家里配置了全套的智能家电,但父母还是习惯“手动”,智能了个寂寞;还有人在视频通话中远程指导父母用手机处理生活缴费等问题,教了半天,那头的老人一脸茫然。
有的子女在教了数次未果后,失去耐心,但别忘了,你当年学不会拼音可能父母也教了你无数次。当然,换位思考,父母也可以想想当年是怎么憋着一肚子火教娃的,此时此刻,不妨做个虚心的小学生。
而且,“线上”的生活方式,未必适合所有人。就买菜而言,如果有时间、家门口又恰好有个菜市场,那每天早上迎着朝阳,在一个个摊位前细细地瞧着哪颗小青菜新鲜,哪把水芹嫩得出水,未必不如“1小时送货到家”。
再比如,迎合年轻人的审美和习惯。作为一个在北京租了10年房子的人,我对空间有着执着热爱,恨不能客厅空无一物还能跑个10×4往返跑,但我妈显然对目之所及的物质极大丰富有着不输于我的执念。
春节期间几乎天天在家,3年没回家的我如同一个游客,“参观”家中的各个角落,发现又多了一些“冗余”的东西:固定在地上的“乒乓球训练神器”;两个电饼铛,一个做薄饼,一个做厚饼;一个榨汁机、一个鲜汁机——这俩有什么区别;更不用说好奇地打开柜子,发现里面码着十几瓶酱油醋黄酒。两个人,住一百几十平方米的屋子,竟没剩下多少空地。
很多类似的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家庭。比如,有的父母要把房子装修成KTV的模样,有的父母要在每一件东西外面套上一个塑料袋,有的父母出门拍照必须挥舞各色丝巾,有的父母一大早就要公放各色神曲……
都说时间是一切的解药,其实时间也是一切的“致病”原因。无论是对互联网生活的陌生,还是与年轻人格格不入的审美和习惯,其实在我们的父母还是年轻人的时候,都是那么理所当然。
为什么要套塑料袋?因为怕脏,而脏了是没有能力随时换新的;为什么喜欢艳色丝巾?因为在曾经只有黑白灰绿蓝的年代,能拥有一件彩色衣物或饰物,是多么难得;智能手机,那会儿家家电话都尚未普及;至于囤物,有的东西并不是随时随地就能买到的——这些年年轻人也已经学到了这一点。
既然我们在面对孩子时,能为他考虑到未来的可能性;那我们在面对父母时,为什么不能考虑到过去的既定事实呢?何况,审美和习惯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因人而异,更因时代变化而发展。上一代人有自己的圈子,广场舞中也有KOL,没必要、也不可能统一。
每个老人都曾风华正茂,代表了当时最时尚的潮流与最先进的文化。有些潮流传承下来,成为经典,有的时尚烟消云散,显得“过时”,但都深深印刻在当年那些年轻人的记忆中,构成了他们当下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也会这样,每个人都会这样,不要让父母活成你想要的样子,只要在健康、善意等基线之上,年轻人的标准不是真理,只是一种选择。
当然,最后,依然强烈呼吁,爸爸妈妈,你们不妨也来看看我的世界,说不定打开了夕阳红的新大门呢!
白简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