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年春节,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十室的航天团队都是忙碌的。2020年春节,疫情严重,单位落实防疫政策,人员不能到岗,但结构主管设计师唐传军和航天组的同事为保证火星车雷达的研制进度,经单位特批正月初五开始加班。而此时食堂不开放,附近餐馆也不营业,他们连吃了一周方便面。
今年春节,这些航天人再次放弃了休息时间,他们要完成对技术问题的梳理、确认、总结,以便年后能够顺利开展电性件总结评审、交付探测器,为鉴定件研制做好准备。
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十室,也被称为电磁辐射与探测技术研究室,承担了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三号、四号测月雷达,四号低频射电频谱仪,五号、六号月壤结构探测仪,深空探测火星次表层探测雷达等的研制任务。他们通过艰苦努力,为我国的空天探索装上了“眼睛”,一直“看”到了月亮和火星上。
十室航天团队与“嫦娥”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009年。当时,在原空天院副院长、现空天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执行院长方广有研究员的带领下,研究室获得了“嫦娥三号测月雷达”载荷研制资格。十室航天团队就此成立,方广有担任主任设计师。
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是国家探月二期工程重大科技专项,在此之前,十室在航天研制方面没有任何积累和参照,仅有探地雷达技术上的一点“存货”。测月雷达作为国内首个应用于地外天体的巡视器载荷研制任务,面临很多困难。
月面环境究竟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工艺才能确保巡视器舱外的天线和发射机正常工作?空间辐射环境对电子学,尤其是放置舱外的发射机影响如何……一个个问题摆在了研究团队的面前。
“每一期任务中,对核心指标探测深度和厚度分辨率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嫦娥三号到现在为止,要求越来越高,指标越来越量化,尤其嫦娥七号的测月雷达任务,技术要求和难度有很大的提升。”沈绍祥副研究员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可达300多摄氏度,什么样的天线材料能够满足这样极端的温差?为了找到这个答案,该团队的天线专家纪奕才研究员不知熬了多少个日夜,经历了一次次失败,最终采用埋阻工艺,并通过低温摸底,实现了零下200摄氏度性能无影响。如今型号任务的天线材料,仍在沿用他当时选取的材料和方案进行设计。
作为结构主管设计师,唐传军从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十室从事型号项目结构设计及分析工作。嫦娥四号低频射电频谱仪研制任务,是当时项目中唯一的新研载荷,两年间要完成其他载荷4-5年的工作,才能赶上发射窗口,研制任务繁重,同期还有另一个载荷测月雷达载荷的生产任务以及嫦娥五号的研制任务。那阵子,唐传军基本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2021年,唐传军平均每个月加班80个小时以上。
十室航天团队现有职工58人,其中党员30人。这是一个团结的团队,也是一个不断交流碰撞出火花的团队。当大家有不同的想法,就在讨论中互相帮助,分析解决问题。就像卢伟副研究员所说的那样:做科研的人如果跟同事没有任何分歧,就永远做不好科研;不争执不讨论,永远碰撞不出来火花。
十几年来,为了最大限度地找到合适的地方,验证雷达设备的低频通道探测能力,研究者必须找到含水量低甚至无水的测试场景,我国的天山、老虎沟和扎子沟等旱地冰川内部是绝佳选择。
沈绍祥还清楚地记得,2022年9月,团队在扎子沟冰川进行测试时,当地的盘山路被洪水冲断了,所有的设备和补给品,都是由成员徒步3公里搬上去的。
还有一次,冰川的一面斜坡上全是足球大小的碎石,时不时还会从山上滚落下来。危险无时无刻不在。
现任空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电磁辐射与探测技术院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群英研究员是个地道的“女汉子”。在祁连山海拔5000米的空气稀薄的冰川上,她和同事顶着严寒,忍受着高原反应,一起完成了嫦娥三号载荷地面验证试验。不仅如此,无论是在刮着凛凛寒风的库布奇沙漠,还是在气候干燥的戈壁滩上,都有她调试设备的身影。
每当一个任务完成,他们的目光就看向远方,准备迎接新的任务,解决新的难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