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2月2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离开专业领域 专家就可能变成了“砖家”

廖德凯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2月22日   08 版)

    2010年,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为了“强调培养专家的方法”,出版了《专业主义》一书,并作出了这样的预言:“任何人都能成为专家。”他的本意是希望人人都能成为“真正的专家”,10多年过去,情况却有些不太一样:在互联网上,我们已经有种专家遍地的即视感,大多却被网友惯以“砖家”之称。

    什么是专家?大前研一认为,西方专家一词的词源为“profess”,意思是“向上帝发誓,以此为职业”。于是,国内有人以为“专家”一词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其实,中国早在南朝时期就有明确的“专家”一词。南朝梁沈约在《到著作省谢表》中写道:“臣艺不博古,学谢专家,乏怀铅之志,惭梦肠之术。”明朝方以智在《东西均》中说:“自技艺之专家,以至道德之标帜,皆误人迷人之方也。”

    按照国内对专家的定义,“专家”是对某一门学问有专门研究的人,或者擅长某项技术的人。大前研一则将专家表述为: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行动,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理念的人才。他提出了成为专家的几个条件:够专业、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能力、适应矛盾的能力。很显然,大前研一的专家概念要求更高,要具备深度的交流沟通能力,我理解这有利于更好地传递自己的专业意见。不过,无论专家的概念如何重构,“专业”依然是核心要素。

    奇怪的是,许多“翻车”的专家都是在某些方面确有所长的专业人士,为什么会成为“砖家”呢?活跃在舆论场中的“专家”又是些什么样的人?其实,从专家到“砖家”,只需要迈出一步:离开自己的领域。而走出这一步的专家,恰恰失去了其赖以成“家”的专业沟通交流能力。

    有一年,某博士在媒体撰文讨论白领跳槽问题,正儿八经地介绍“卧槽泥马”出自《战国策》,“马勒戈壁”也同出于《战国策》“刀枪入库,马勒戈壁”一语。文章发表后引发一片哗然。博士自然属于专业人士,然而,他却没有认真求证精神,将网络“谐音梗”及网友恶搞的“出处”当了真,以至于闹了笑话。在发表言论时不严谨,为表现自己的博学,旁征博引却缺少认真求证,导致论据支撑不了论点,可谓“硬伤专家”。

    近日,一位副教授“栽”在了自己的讲台上。他在一家中学的演讲中,传递了庸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有许多极端错误的言论,连学生都听不下去了,直接上场抢了话筒批评。专家个人的价值观倾向存在严重问题,一旦“放开了讲”,就容易进入自己臆想的世界,传递错误的价值取向。此类专家可谓“跑火车专家”,特点是跳出PPT就满嘴胡言,“语不雷人死不休”。

    另外,还有些专家喜欢迈出自己熟悉的领域发言。有的专业领域的专家常常在公共议题中做意见领袖,可自己根本不具备公共讨论的基本素养,甚至犯下常识性错误。此类专家可称“跨领域专家”,特点是发言的内容超出了自己的认知范围。

    如果连专家都不相信了,我们还能相信谁?专家作为在某一领域有深入研究或者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在其专业领域的发声,是普通民众了解相关知识并用以指导生活的重要途径。专业人士应当多做专业知识的普及工作,有利于整个社会科学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遗憾的是,恰恰是部分喜欢在公共舆论场发声而脱离专业领域的专家,给民众造成“没有专家,只有‘砖家’”的观感。

廖德凯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2月22日 08 版

媒体应避免导向无意义的“全民热议”
一些专家建议为什么脱离了公众感受
离开专业领域 专家就可能变成了“砖家”
不做舆论稻草人 专家更要“会说话”
弥合认知裂痕 让专家与社会良性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