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通市佰仁堂常青乐龄护理院院长助理李楠楠心里有笔“账”:以江苏为例,全省失能老年人总数约为135万,如按照1∶6的配备比例,需要专业养老护理员17.5万人,缺口超过12万。第二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她,始终在思考,怎么能让养老这个社会刚需行业留得住人。
“我觉得社会对我们养老行业的认可度并不高。”李楠楠感慨。
在调研和实际工作中,李楠楠发现,与日益增长的养老行业专业化护理服务需求相比,养老护理员队伍仍存在总体数量不足、技能水平不强、薪酬待遇不高等问题。
背后一个原因与晋升通道不畅有关。以李楠楠所处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为例,那里的医护人员在机构内设卫生所工作,申报职称时与南通市的市级医院有着同等条件要求。“这要求就太高了,有的同事评了几年都不能通过副高职称的评审,很多人最后还是选择去医院工作。”她说。
李楠楠还表示,受制于岗位比例限制,即使取得职称,也没有岗位聘任,不能领取对应的工资。“资格证书就变成了一张纸,导致很多人不愿参加职称晋升,职称低、待遇低、职业价值感低,医养结合机构的医护人员招不来,留不住。”
不过,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养老服务人才的培育和激励,也为医养结合机构的发展作出了系统性制度化安排。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李楠楠也在持续为此努力。
11年前,这名90后姑娘辞去“旱涝保收”的国有大型医院护士工作,应聘来到养老护理机构工作。她所在的这家基层护理院失能老人数量超90%,她从普通护工做起,为失能老人端茶、擦身、喂药,用心呵护老年人健康。
2018年,李楠楠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履职5年,她提出的建议多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关。当选之初,她便提出了关于加大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建设、恢复护理员资格证的建议。建议提交后,很快便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复。2019年,护理员资格证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恢复。
后来,她又提出关于加强对养老护理人员给予岗位补贴的建议,也得到了当地有关部门支持。“现在,南通市对从事养老行业交社保满一年后的从业人员进行补贴,初级工每月可获补贴300元,此后慢慢递增。一位护士告诉我,今年她拿到了总共7000多元的补贴。”李楠楠说。据她所知,不少城市也已开始根据养老护理人员缴纳社保的年限,按月发放岗位补贴。
国家重视,代表委员推动,取得实质进步的同时,李楠楠也继续提出建议。今年,李楠楠提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护职称的建议。她指出,有关部门应完善医养结合机构医护专业技术职称,设立正高级职称,打通职业晋升通道。
同时,她认为,还应该新增医养结合机构医护人员评审专业目录。医养结合机构专业技术相关工作作为实践性强的职称系列,应建立体现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技术水平、公共服务等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形成并实施有利于医养结合机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职称评审标准。
此外,李楠楠认为,实践中还应考虑岗位结构比例限制。比如,在医养结合机构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累计25年的人员,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取得正高职称的直接聘用为专业技术岗位四级,取得副高级职称的直接聘用为专业技术岗位七级。“激励医养结合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持续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从而提高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能力。”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悦 记者 胡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