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3月10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地方党政领导两会共话“青年发展”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3月10日   03 版)

        编者按

    去年4月,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青团中央等17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同年6月,45个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99个县域试点名单正式发布,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围绕“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目标,通过不断完善党委对青年发展工作的领导机制,积极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有效丰富促进青年发展的普惠政策和实事项目,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模式,在促进青年宜学、宜居、宜业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如今,各地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得怎么样?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不少人大代表是来自试点城市的党政领导,听听他们各自的建设经验。

————————————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宜昌市市长马泽江:建设青年之城 打造活力宜昌

    “青年盼的事,就是宜昌要干的事。”全国人大代表、宜昌市市长马泽江说,近年来面对强产兴城、能级跨越的现实需求,宜昌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

    马泽江表示,对青年友好,实质上是对人才友好、对发展友好、对未来友好。“我们做了多方面的努力与探索,全方位展现一个城市对青年的最大诚意。”他说。

    马泽江说,宜昌市拿出70亿元实施人才政策,从安居、创业、人才服务等方面出台系列支持措施,去年派发了5.86亿“人才大礼包”,新引进各类人才7.26万人。同时,设立“宜昌330三峡国际人才日”,以最高礼遇诚邀各路青年加盟宜昌。

    马泽江介绍,宜昌在全国率先为在校大中专学生建立住房储备金账户,多措并举筹集1.19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已有5000余名青年入住新居,未来两年还将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万套以上。

    此外,宜昌市新增中小幼学位17550个、托育机构51家。去年,宜昌市还举办了‘青春做伴·情定三峡’百名新人三峡大坝集体婚礼,深受青年欢迎。

    “青年选择一个城市、爱上一个城市、定居一个城市,说到底是这个城市有他们想要的生活。”马泽江说,宜昌突出青年优先发展的规划理念,启动实施城建交通五年攻坚行动,东部未来城、高铁新城、大剧院、科技馆等一批重大牵引型项目加快建设。

    同时,举办长江大保护可持续实践艺术展、电竞旅游嘉年华等活动,培育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龙舟争霸赛、滨江青年电音节等区域特色品牌,不断丰富完善青年文娱消费供给。发布“五十里滨江五十景青和力地图”,新建“青”字号口袋公园53个,打造西坝不夜岛、长江灯塔广场等时尚新地标,积极营造“第三空间”,让“出门就是景、转角遇到美”成为宜昌青年日常生活的“小确幸”。

    “我们既尽最大努力给青年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又满腔热忱为广大青年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马泽江说。

    宜昌市为青年参与社会治理“搭台”,实施“青春护绿”“青春活城”“青春促产”“青力缔造”四大行动,支持青年深度参与宜昌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为青年加快融入城市助力,持续开展“宜青向党·青年宣讲面对面”“大美三峡在宜昌”“宜昌品牌青年说”等活动,扩展青年个性社交圈层,越来越多青年主动担当宜昌城市“推荐官”。

    马泽江表示,“宜昌将坚持‘为青年人筑城’,努力让宜昌成为广大青年的情感依恋之地、夙愿以偿之地、生命托付之地”。

————————————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通市市长吴新明:推动青年和南通共成长、同进步

    谈起南通市为解决年轻人住房问题所做的努力,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市市长吴新明形容为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再到“一套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南通市根据城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人口增长变化趋势,实施了住房安居筑巢工程,初步建立了多层次住房供给体系。

    吴新明说,“一张床”,即推进青年人才驿站建设,为来通求职青年提供短期免费住宿服务;“一间房”,即针对已在南通求职成功但无购买住房条件的青年,持续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一套房”,即持续完善人才优先购房制度和加大购房补贴,市级购房补贴最高可达150万元。“通过一系列举措,确保到‘十四五’末,人才安居保障率达100%。”吴新明说。

    解决住房难题,只是南通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所做工作的一部分。

    吴新明介绍说,南通市聚焦青年就业、住房、婚恋等十大领域,系统推出111项服务青年发展政策,升级出台“科技创新30条”“人才新政3.0”,全力打造各方青年的向往之地、圆梦之城。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倾听青年呼声,精准补齐政策短板,着力解决青年成长的烦恼。”吴新明说。

    南通市不断拓展青年诉求表达渠道,充分发挥共青团、青联组织代表和反映青年普遍性利益诉求的作用,积极开展“共青团倾听日”“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等活动,及时了解青年的所思、所想、所盼。持续开展青年发展情况评估,2022年,面向全市1.5万名青年开展专题调研,了解青年需求,尤其是住房、教育、医疗等青年最关心的领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吴新明表示,南通市将人才津贴和各类保障覆盖到全日制大专毕业生,形成了从大专到博士的综合补贴体系,补贴标准可叠加至8000元/月。此外,在南通市,高层次创业人才项目资助最高可达600万元,并且对顶尖人才项目“一事一议”、不设上限,创立以产业和创新为方向、总规模超200亿元的两大政策性基金集群,形成覆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成长、成熟、暴发全周期的融资支持体系。

    “青年是创新发展活力的源泉,是城市决胜未来的关键。”吴新明表示,“今后,南通将进一步增强做好青年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试点工作首创必成、高分创成。”

————————————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贵阳市市长马宁宇:“中国数谷”拥抱青年英才

    “对一座城市来说,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全国人大代表、贵阳市市长马宁宇表示,作为首批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贵阳积极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的理念,推动“中国数谷”与青年实现“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马宁宇介绍,贵阳气候宜人,凭借夏天23.2℃的气温被称为“爽爽贵阳”。又因率先驶入大数据蓝海,从先行先试到风生水起,成为承载全国大数据领域试验、试点和示范最多的城市之一,被誉为“中国数谷”。

    “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推动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协同共融、同频共振。”马宁宇说,如果“爽爽贵阳”让青年更宜居,那么“中国数谷”就是让青年更宜业。

    马宁宇表示,围绕“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贵阳积极探索利用云平台、大数据等新业态开启线上智能化服务,赋能青年全方位发展。2022年,贵阳市青年人口增长11万人,青年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从36.89%提高到37.49%,“中国数谷”成为吸引青年集聚的强大磁场。

    “我们出台落户政策‘三个最’,以‘最宽松、最方便、最快捷’的措施,为青年提供户籍‘一网通办’,打造青年人才集聚高地。”马宁宇说,贵阳推出青年住房“三步曲”,通过“免费住、廉价租、低价买”的政策措施,让青年实现“一键申请”,帮助青年解决住房难题。

    同时,贵阳通过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强教育、医疗、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公寓等配套建设,积极打造青云路步行街、花溪十字街、清镇青年体育公园等一批年轻化消费业态,满足青年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的生活需求。

    马宁宇告诉记者,为让青年更有为,贵阳从重发动、重创新、重激励三方面搭建了青年展示自我、展现作为的平台,激励青年积极投身“中国数谷”建设主战场,做数字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奋斗者。

    “随着新基建加快建设、互联网迭代升级,青年已成为数字发展的主力军。”马宁宇说,贵阳与高校合作,设立大数据相关专业,引导青年积极投身大数据产业发展,并通过搭建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平台,发动青年创新开发服务各领域的数字应用场景。“仅在2022年,我们就打造了233个数字政务应用场景。”他说。

    贵阳还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创先锋”“青年突击队”等创建活动,动员大数据青年在科技攻关岗位奋力攀登,在产业发展岗位奋勇争先,用青年的能动力激发“中国数谷”的创造力。

    马宁宇表示,贵阳将高标准建成以“数字活市 青创未来”为特色的青年发展型城市生态,为广大青年搭建健康成长和建功立业的平台,努力打造西南地区现代化宜居宜业青年发展型城市示范样板。

————————————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市长闫继红:打造近悦远来的青春友好之城

    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如何让保定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保定更有为?自2022年6月,保定市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市长闫继红一直在思忖这个问题。

    “在主城区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充分融入青春友好元素。”闫继红说,保定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与城市更新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

    截至目前,保定已建成口袋公园179个、足球场24个、篮球场49个、健身步道100余公里,构建起了城市“15分钟健身圈”。42.2公里环城水系全线贯通,打造了一条保定环城水系国际马拉松赛道,成为“嗨起来”的时尚运动廊道。

    “除了让古城焕发青春,保定还努力让城市空间对青年更加友好。”闫继红表示。保定发布青春友好城市LOGO,点亮“保定印象·青春足迹”地图,还建成青春友好单位、窗口、青年会客厅等青春友好空间共724个,小青星驿站392家,青年中心285个,教育实习基地139个,青春友好研学路线10条。

    闫继红表示,除了硬件更新,保定更关注打造利于青年生活的“软环境”。保定市出台了《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来保定就业创业的十二条措施》,推出10万个岗位邀请全国青年来保就业,外地来保青年1个月未就业即可安排公益性岗位兜底。

    为保障青年基本住房需求,保定市出台了《保定市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办法》,打造20家青年驿站。“十四五”期间还将提供1.2万套青年保障性住房,目前已完成2590套。“我们还在积极创新规划青年未来社区建设,探索解决青年住房需求新模式。”闫继红说。

    在青年养育医疗方面,出台《保定市成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的实施方案》,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2.92个,婴幼儿照护服务位居河北省第一。

    此外,保定还打造了以西大街、汇博·上谷天街为代表的青年文化休闲消费场景32个,不断改善青年品质生活体验。

    闫继红认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不仅要让青年来到保定,更要让青年留在保定干事创业。”

    保定注重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青年发展,先后引进多家科技头部企业,聚集数字青年人才2.5万余人,打造元宇宙创新产业园区、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等科技创新平台383家,众创空间128家,青年人才创新工作室655家。实施“太行山创新驿站+”农村青年人才提升行动,搭建农村青年建功立业新舞台。

    同时,积极引导青年力量助力社会高效能治理,已累计注册130余万青年志愿者,组建青年突击队等队伍3000余支,展示了新时代保定青年的使命担当,实现了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

————————————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淄博市市长赵庆文:为老工业城市转型增添新动能

    “成功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和山东省首批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城市,为老工业城市转型跨越增添了新动能、注入了新活力。”全国人大代表、淄博市市长赵庆文告诉记者。

    厚植青年成长优质沃土。2022年6月以来,淄博市持续发力,相继实施“三年十万大学生集聚计划”和“五年二十万大学生来淄创新创业计划”,迭代推出“人才金政37条”“人才金政50条”,对引进的博士、硕士、学士等分别制定人才补助政策,近3年来落实生活补贴、购房补助等人才政策资金11.83亿元。

    构建青年创新创业生态。规划建设大学城、科学城、创业创新谷、双创公园城等优质平台载体,建成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5家。实施新一轮“硕博人才储备计划”“产业领军人才引领计划”,成立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基金,对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给予资金扶持,近3年累计发放“人才贷”7.5亿元。深化校城融合发展。与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校区、青岛科技大学教科产融合基地建成投用,推进与山东理工大学等驻淄高校多层次、多领域合作,驻淄高校毕业生留淄率达到35.5%。推深做实城市发展合伙人。以链接青年人才来淄创新创业为切入点,建立城市发展合伙人制度,在参政议政、子女入学、项目建设等方面提供服务保障,提升青年人才对淄博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打造青年生活优良环境。实施“惠青安居”工程,营造宜居生活环境。选择功能完善、交通便利、环境优良的地段或人才较为集中区域,筹建人才公寓3万余套。开展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十大行动”,规划建设一批湿地公园、生态廊道、口袋公园。增加城市活力指数,全面提升城市“现代气息”“时尚气质”,打造一批青年运动场所、文化创意主题公园,布局一批咖啡馆、时尚餐厅,策划举办“起源地杯”青年足球锦标赛、全国电竞大赛和啤酒节、音乐季等文体活动,建成海岱楼钟书阁等一批网红打卡地,使淄博这座古老城市更加时尚、更富活力。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和引导,举办50余场青年人才联谊活动,服务单身青年两万余人次。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覆盖体系,建成“青年驿站”“青年会客厅”“青春社区”等青年服务设施近600处。

    下一步,淄博市将聚焦“强富美优”城市愿景,着力在青年发展需求上增加有效供给,聚力打造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九江市委副书记蒋文定:在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中汇聚青年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九江市委副书记蒋文定说,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是江西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赋予九江市的目标定位,青年是建设的主力军和先锋力量。

    蒋文定介绍说,九江市在全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过程中注重挖掘本土资源,倾听青年呼声,始终以专业化、特色化的建设思路吸引青年、引领青年、汇聚青年。政策支撑是前提。九江市已将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写入本市政府工作报告和2023年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29家市直单位联合发布了《九江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人才集聚高地的若干举措》,强化跨部门工作任务沟通协调、信息共享和政策集成。

    蒋文定指出,九江市坚持从市情实情出发,努力把来自青年的声音汇聚成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比如通过举办九江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国情调查大赛,组织13支青年队伍分赴各地对青年状况开展调研,为青年发展型城市特色化建设、错位化发展、整体化推进提供第一手数据。

    项目建设是抓手。蒋文定介绍,九江市以打造“青年乐业九江、青年乐享九江、青年乐益九江”三大项目群为抓手,重点实施“大学生实习就业一体化行动计划”,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在校大学生从实习到就业的“无缝对接”,以“城市需求”“企业发展”和“学生专业匹配”为导向,实现理论与技能、专业与职业的有效对接,营造健康有序的就业环境,吸纳更多青年人才留浔就业创业,实现人才、用人单位和城市发展三赢。

    智库力量是保障。蒋文定说,在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过程中,九江市着重发挥智库优势,专门建立了专家顾问团和专家工作室,全程提供专业指导和智力支持,围绕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课题设计和研究,不断丰富知识成果,加强实践转化。

    青年参与是关键。蒋文定介绍,九江市现有各类高校13所,在建高校2所,在地高校本地大学生就读人数和九江市在外就读人数总和近40万人。九江市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充分激发青年参与热情,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了九江市时代青年发展服务中心、九江市数字经济青联盟、九江市青年就业服务站等社会化平台,吸纳一批青年社群领袖作为骨干力量,以“青年联系青年,青年影响青年”的方式,提供就业、婚恋、医疗、志愿等全方位的社会化青年发展服务,构建了上下融合、左右连接的社会化工作体系。

    蒋文定表示,九江市将积极探索构建九江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出台更多“小切口、大成效”的政策工具包,力争打造具有九江特色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品牌。

————————————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威海市市长孔凡萍:加快青年友好城市建设步伐

    近年来,威海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的殷切嘱托,将青年优先发展理念融入精致城市发展战略。

    营建青年立业创业城市。孔凡萍介绍,威海市大力实施“人才兴威”战略,实施“引、育、留”一揽子暖心政策,构建了从实习实践到就业创业全周期政策服务体系,吸引更多青年选择威海、创业威海、扎根威海。创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习实践,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247所高校1584名学子来威实习实践。强化创新创业支持,建设“1+4+N”创新平台体系,打造1家国家级、9家省级、17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为青年创业提供场地租金减免、创业担保贷款等服务,助力青年实现创业梦想。健全就业扶持政策,为来威稳定就业创业的本硕博毕业生连续3年每月发放1000-5000元生活补贴,累计发放津贴1.9亿元。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66万人,未来将形成更加明显的人才集聚效应。

    营建青年安居乐居城市。威海城市宜居指数保持全国前列,正大力实施青年安居工程,提升青年住房安居保障水平。实现免费住,布局15处“青年驿站”,提供5天内免费住宿及政策指引、就业岗位、交通文旅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低价租,建设人才公寓50万平方米、8000多套,让青年“拎包入住”;在公寓周边集中打造集健身休闲、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青年居住综合体,“15分钟生活圈”建设更加完备。实现优惠买,开展青年人才安居节活动,加大对新青年购房、租房补贴力度,推出两万元购房券、两万元契税补贴等优惠政策。

    孔凡萍介绍,威海注重打造青年友好的公共服务环境,从青年视角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一批特色商业街区、阅读空间、运动场所和青年公园逐步建起;一批集生产、生活功能于一体的青年友好型社区逐步形成;威高文旅综合体等青年地标建筑拔地而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等沉浸式青年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让青年的舒适感、幸福感触手可及、随处可感。

    营建引领青年有为城市。威海坚持为青年引路搭台,全面引领青年积极融入全市经济发展中。激励青年在基层治理中显身手,发挥青年党员、志愿者等群体作用,将高校、社会组织与社区结对,全市新增注册青年志愿者9万余人。激励青年在科技创新中强担当,组织青年人才、青年团队投身407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建设,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67%。激励青年在共同富裕中当先锋,全市4331名好青年通过合作经营、电商带货,带领农户增收致富。

    孔凡萍说,威海接下来将持续提升青年发展之城建设水平,编制威海市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规划,明确未来三年建设路径,实现青年友好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南昌市市长万广明:促进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

    “青年不仅是国家未来、民族希望所在,更是一座城市的发展潜力、希望活力所在。”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市市长万广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就业、住房等问题,都关乎青年成长和发展。

    万广明说,南昌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青春活力的动感之城。南昌市对青年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把青年工作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明确20个方面、109条具体举措,努力打造具有青年特质的城市名片,形成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相融相促的生动局面。

    “南昌始终把人才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万广明介绍,为吸引青年人才来昌留昌,安排百亿元人才发展经费,出台“人才10条”等系列优惠政策,每年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百场校招”、“千企万岗”实习计划、“万名学子走进南昌”等活动。2022年,南昌“10万人才引进”取得扎实成效,组织开展“百场校招”活动1992场,吸纳大学生和技能人才14.26万名。

    为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南昌持续打造创业孵化基地、强化创业扶持力度、举办系列创业赛事,释放青年创新创业的青春力量,激励和帮助广大青年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4家、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6家。“当前,南昌正大力推进未来科学城建设,致力打造成为中部科创总部聚集区、高端智造先导区和场景应用示范区,相信定会成为青年创新创业的热土。”万广明说,为优化青年创业环境,南昌市率先推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41个改革事项,升级打造了赣服通南昌分厅4.0版,全市2137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一网通办率分别提升至96.12%、95.84%。

    南昌在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中,明确各相关市直部门至少要出台1项以上青年工作的制度化举措、普惠性政策;成立1000支新时代青年突击队,引导广大青年在重大领域、重点工程、重要一线冲锋陷阵、建功立业;组建5000人“洪城红”青年志愿应急突击队,引导广大青年在急难险重任务前挺身而出、攻坚克难;开展“洪城计划”创业大赛、青英人才创业大赛等品牌赛事,为青年搭建人才凝聚和资源对接平台。

    万广明表示,南昌将以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推动出台更多青年普惠性政策,优化青年成长环境,激发青年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在全国试点工作中走在前、当标杆,打造青年“宜居宜业宜学宜心”的向往城市。

    (采访写作: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3月10日 03 版

地方党政领导两会共话“青年发展”
建设青年之城 打造活力宜昌
推动青年和南通共成长、同进步
“中国数谷”拥抱青年英才
打造近悦远来的青春友好之城
为老工业城市转型增添新动能
在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中汇聚青年力量
加快青年友好城市建设步伐
促进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